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

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h3>  疫情突然而来,让这个寒假变得不一样,每天的前线疫情消息接踵而来,工作群里文件一个接一个,各种禁足宣传、禁足问候形式多样。在这个前线医护人员拼力战斗,躺在家不给国家添乱的形势下,正好让我有了不出门的借口,自己有了更多的时间还有些暗自庆幸。寒假之前,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临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的数学老师在读《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我想这本书应该挺好,就偷偷在淘宝上买了一本,趁这个机会在家好好读一读。<br></h3><h3> 我从小很喜欢数学,是一名纯理科生,刚毕业时从事财务工作,后来有幸成为一名数学老师,一直与数字打交道,享受与数字打交道的工作,更是与自己的内心无比契合。从事数学教学以来,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学到了太多太多。从每一个数字的书写,到每一个算式的意义,都让我感觉到数学教学的乐趣!</h3><h3> 身为一名地地道道的理科生、到一名曾经的财务人员、再到现在的一名数学老师,本以为自己对数字、数量、对数的运算很熟悉,拿起这本书才知道自己对数学的认识是多么的浅薄。数学中的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数量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需要创造出一些语言来表达数量的多与少和数字的大与小。数量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就是多与少,数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就是大与小,而是数学的本质就是在认识数量的同时认识数量之间的关系,在认识数的同时认识数之间的关系。</h3><h3> 都说数学是符号,是抽象的。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数的关系是对数量关系的抽象,数的大小关系就是从数量关系的多少抽象而来。比如:两个方格对应数字2,三个方格对应数字3,两个方格比三个方格少就对应2小于3,三个方格比两个方格多对应3大于2。这个过程中我们又不知不觉使用了一种重要的实现数的抽象的方法——对应的方法。看,数学多好玩!严谨的数学始终都是好玩的!</h3><h3> 说起数学的严谨性,因为数学的严谨性是从数的定义开始的,就不得不聊一聊在实现数的抽象过程中的另一种方法——定义的方法。数的定义依赖于数的关系,即大小关系。比如:利用“后继”的概念通过大小的关系定义自然数,先有1;称1的后继为2,2比1大1,表示为2=1+1;称2的后继为3,3比2大1,表示为3=2+1;等等。在这个基础上产生自然数,对自然数有一定的感悟和理解之后,为了方便表书写、记录、表示自然数,创造了自然数的十个符号和数位。</h3><h3> 在数学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大家都听说过“数感很重要”,培养学生的“数感”不仅是学习数学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和解释现实事物的能力,这是一种数学素养的教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数感的解释是: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对数感强调的是一种感悟,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学生感悟“数对数量的抽象”,还应当反过来,让学生感悟“抽象出来的数与数量是有联系的”。抽象的核心是舍去现实背景,联系的核心是回归现实背景。比如同样是100这个抽象了的数,100粒黄豆和100头猪给人的现实感觉就很不一样,带100元钱去买菜就足够多了,但是带100元去买房子就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去感悟数与现实的联系,能清晰的从现实生活总抽象出数,使学生能够在运算过程中对运算结果有一定的感悟或直觉判断,在现实生活中能比较合理地把握数以及数的运算。</h3><h3> 读完这本书我感到自己以前太不了解数学,太不了解数学教学,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尽力能够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把握数学里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感悟这些实质。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携手努力,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教学相长,共同成长!</h3><h3> 最后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让我们共同为祖国祈福,为武汉祈福,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祈福,同时一定待在家里不出门,严防死守保家园!武汉加油!中国加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