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抗疫情守护家园

木木哒

<p>从武汉疫情打响的那一刻,全国上下都在想办法积极的应对,各地都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阻断病毒的传播。最初的武汉也在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帮助支持下,抗疫前线部队越来越强大,物资供应逐步完善。要想打赢这场战争武汉无疑就是这场无硝烟战争的制高点,我们只要把这块敌方根据地拿下了,这场战役就可以收尾了。随着疫情持续蔓延,各个省市也有了确诊病例,很多的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抗疫战争中来,虽然不像在武汉的医务人员一样奋战在最前线,但也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起来守护我们的家园!</p> <p>一场战争,各种不同的队伍缺一不可,如果把乡镇比做一个军,那我们所在的蟠龙镇中心卫生院就是一个团的编制。</p><p>这场战争该怎么打,往哪个方向吹号…这个时候指挥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团长严寒松、副团长钟娟同志的带领下,各科室指战员会上发表建言,整理思路,定好方针,积极部署,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项工作,当前线需要我们的时候,一刻也不含糊的带头请愿,按下血手印。同时院领导还身体力行,带头请愿去高速上值守,还时刻关心着职工健康,慰问一线职工,每天的一瓶牛奶就是一份温情与敬意!</p> <p><br></p> <p>&nbsp;一排:&nbsp;医疗组,先头部队</p><p>由医生和护士组成,医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对于每个来就诊的患者都要仔细询问是否有疫区、或者接触武汉人员,认真对待每一个来就诊的患者。输液室、病房里都可以看到护士穿梭的身影,她们在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只为药物早点到达患者的体内,早日康复!</p><p>她们中🈶️挺着大肚子一直战斗在导诊一线直到生的前一天,有还在哺乳的妈妈,还有很多十几天都未回过家,吃住都在医院的医生…他们也是普通人,为了这场疫情暂时告别家的温情,只为守护一方!</p><p><br></p> <p>二排:突发情况应急救援组 战地支援部队</p><p>由司机和医生组成,随着我区第一例确诊病例的出现,一些疑似病人的转院,还有物资运输的工作就要有人来承担,王焕淦是一位退伍军人,妻子也是我院护士长,作为本院的夫妻档,两人一直在一线战斗;肖承文,有着A照驾龄的老司机,身为医务工作者家属,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退伍老兵那种退伍不褪色的精神,也能看到平凡岗位也能发着亮光!</p><p><br></p> <p>三排&nbsp;&nbsp;侦查通信及医疗安全保障部队</p><p>由防疫工作人员、乡村医生,护士组成。排长罗月英同志,负责组织培训全院隔离防护,调配收集情报,安排人员做好全院消杀,应急接种,下村入户等工作;护士做好出诊物品浸泡消毒;乡村医生,我们的侦查兵,他们在一线摸排,任劳任怨,认真做好武汉返乡人员及居家隔离患者的监测工作,没有他们冲锋陷阵,我们就不能掌握敌人的动态,更好的做好防御措施,他们是最可爱的一群人,向他们致敬!</p> <p>四排&nbsp;&nbsp;后勤保障部队</p><p>由后勤医务人员、食堂工作人员、保洁阿姨组成。随着疫情发展,医院物资紧缺,如何做好物资采购、登记和发放是至关重要,她们每天认真清点和核对,保证着每个医务人员都有防护装备。</p><p>都说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陈定贵同志,我们炊事班班长,从年前就一直为我们医务人员准备可口的饭菜,当很多店面开始关门的时候,已经想着办法为我们储备充足的蔬菜和肉肉,每天变着花样,他烧的菜在全开发区的医院绝对是金牌🏅️不接受反驳🙅还有假期一直工作的保洁阿姨,没有她们,我们工作环境不会这么整洁舒适,我们也不可能穿着洁白的白大褂无忧的工作。</p> <p><br></p> <p>特种部队</p><p>当开发区第一例病例确诊以后,他们积极请命,深入敌区,默默坚守在隔离观察点,他们是戴着党徽的指战员也有普通战士。他们是医疗组组长李秀旺,护士长钟华清,副护士长曾芳芳,还有公卫战士黄集花,让我们为他们鼓掌与喝彩,期望他们早日平安归来🤜🤛✊✊✊</p> <p>特殊部队,也是空降部队,都说军民鱼水情。李阿姨,我院职工家属,蟠龙大街上的薯粉大王,她做的早餐没有谁说不好吃的😋在得知我们一线职工买不到早餐的情况下,每天起早贪黑不辞辛苦的变着花样为我们准备特供;还有得知我院口罩紧缺的好心小姐姐;为我们高速人员值守提供温暖的客家记忆餐饮…正是因为有你们的支持,我们才感受到了人心的美好!</p> <p>疫情还在持续,我们还在坚守,胜利的曙光即将到来。看的见的城市空了,看不见的心房却装满了,责任、守护、爱和希望,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认真生活的勇气,病毒就不可怕。春天到了,待春暖花开,我们再一起看车水马龙,武汉加油,中国🇨🇳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