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记双城交警大队城区中队抗击冠状病毒战役先进事迹<div>文:何锐<br><br><br></div> 双城交警大队主管城区中队的副大队长于波有个习惯,就是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是打开“学习强国”,一边洗漱一边收听新闻联播,当听到全国疫情逐日上升,疫情加快蔓延的严重形势,于波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老公安,他敏锐的感觉到了一场战役临近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果然在1月26日这一天,他接到指令,一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没有硝烟的战役正式打响!<br>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收到城区卡点布控任务的通知后,城区中队所有民警辅警立即结束休假,义务反顾的奔赴第一线!<br><br> 城区中队担负着城区内麦莎璐与堡旭大道交叉口卡点和粮麻路防疫卡点两个卡点的检查任务,在警力紧张的情况下,每个卡点7人,每班12个小时,不分黑夜白天坚守在岗位上,协助医务人员对过往车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配合相关部门核查车辆情况,做好来自重点地区车辆的拦查、劝返劝阻等工作。还要在维持城区的巡逻和交通管理的同时,对双拉路卡点进行支援,配合城管局封闭13个出城口,每天排查车辆超过3千台!巨大的工作量,重大的责任,让所有的人都恨不得24小时不眠不休!<br> <p>于波副大队长是双警家庭,他和爱人都战斗在最前沿,11岁的儿子独自在家,学会了洗衣做饭,照顾自己。中队长刘双斌得了重感冒,每天只有在忙碌的间隙才想起吃几片药顶着。58岁的民警孙德志有严重的前列腺疾病,每隔20分钟就要去一次厕所,他强忍病痛和同志们在冰天雪地里一站就是一天,年轻的女警李倩作为中队唯一的警花,不怕苦不怕累,也和大家共同奋斗在第一线。内勤赵守刚每天从清晨五点开始忙碌到深夜,及时向同志们传达大队的每一项部署,每一个信息,统计与疫情相关的每一条数据,认真整理推送同志们的先进事迹。</p><p>今年的立春来的晚,农历三十儿是四九的第八天,在东北有这样一句谚语“三九四九、棒打不走”,形容三九四九的天气就是用棒子打也不肯出门,今年哈尔滨的气温是历年以来最低的,初一到初八这几天,每天的温度都在零下20度,西北风刮在脸上像刀子一样,这样的天气滴水成冰,出门五分钟手脚就会冻的生疼,平时在城区站岗的一线民警是半小时一个班,一个班下来,缓三个小时也暖不过来,发热贴、暖手宝在这样的严寒面前,都无能为力。但是现在这个时候,中队全部警力都铺到路面上还嫌少,何谈轮岗串班!十二小时站下来,眉毛睫毛和帽子上的霜像圣诞老公公,口罩冻成了硬壳,粘在了脸上。副中队长许铁军带领同志们执勤的照片发到大队工作群里,让人看了无比心疼也心酸,他们不止是保家卫国的人民警察,是阻击病魔打击犯罪的蓝色盾牌,他们也是儿子、丈夫、父亲、兄弟啊!一位在双粮道口做志愿者的小姑娘跟民警在卡点站了两个小时就被冻哭了,而民警们不但要在严寒中站岗,还要核查车辆登记,疏导交通,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回来的人面对面接触,他们的防护用品只是一个口罩。战役初期各种物资调配紧张的情况下,民警们连喝一口热水吃一口热饭都很困难。就是这样,也没有听到一句怨言,大家都在竭尽全力的工作着!群众被他们忘我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协亨手机卖场、御景东方售楼处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市民都自发送来水果、暖水瓶和发热贴,表示慰问!</p><p><br></p> <p>城区中队负责的两个卡点都在镇内,外来人口多,人员密集,各类企业较多,人员情况复杂。城区中队中队长刘双斌同志每天都全身心的扑在防疫第一线,在执勤过程中,他叮嘱所有民警要提示每一位驾乘人员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遇到不配合检查的驾乘人员,给他们讲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让大家都积极配合防疫人员的检查。</p><p>随着疫情的升级,为竭力阻断传染源,检查点的工作越来越多,担子越来越重,给城区中队的执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家都深深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多么的重要,一旦有任何一个疏忽和纰漏,都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和影响。如何做到民警个人防护严密、工作不出纰漏,成为当务之急。关键时刻,副大队长于波和中队长刘双斌,每天不停的穿梭在各个检查点之间,进行督查指导,督促所有民警认真学习《公安民警抗击疫情身心健康指南》,将自己前期总结的抗击疫情工作经验以及在执勤当中应注意的事项悉心传授给中队的每一个同志,生怕中队同志在执勤过程中出现纰漏。</p><p><br></p> 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至今,城区中队出动警力450余人次,警车200余台次,登记进城车辆一万多台,排查人数近两万人,移交卫生防疫部门隔离人员6人。<br>“疫情防控点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家,只有保大家,才能有小家!”<div> 守好一道门,护好一座城,这是城区中队所有同志共同的誓言!为了保卫这座城市平安幸福健康的春天,他们还在战斗着!坚如磐石,矢志不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