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作者:刘鲜枝 2017年9月13日<br> 最近心里空落落的,总觉得遗失了什么,今天提笔写写我的父亲。<br> 父亲今年85岁,典型的中国农民,勤劳、朴实、吃苦耐劳,骨子里有点倔劲。<br> 我出生在中国经济还很不景气的70年代,我家的状况是那种比一般穷人家都更贫穷的那种。我想在那个年代我们中国农村的孩子都有过饿肚子的切肤之痛。父母亲一生养育我们七个儿女,我是家中的老幺。我记事起,父亲已经五十多岁了,在我模糊的记忆中,父亲似乎从来没有停息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田间劳作,晒的黝黑黝黑的。夏季里从来都是光着膀子,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养牛卖牛”是父亲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唯一办法,即使父亲一直拚命的劳作,但每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家中大多数时候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我永远忘不了父亲拿着口袋去别人家借粮食的背影。那时侯我还小,只知道借回了粮食我就可以填饱肚子了,现在想起来挺心酸的,那时真是委屈了父亲,他可是那种性格倔强不愿求人的人啊!<br> 父亲脾气暴躁,我们每个孩子几乎都遭过父亲的责打,现在想来,可能那时侯是父亲的压力太大了。庆幸我有一位很温和慈善的母亲,她每天都是笑眯眯的,从来不责骂我们。小的时侯,哪天父亲不在家,我会觉得很开心,因为家中好像温馨了很多,我也曾傻傻的期盼着父亲能够多些时日不在家,那样我们都会很放松,很自由。暴躁的父亲也有温和的一面,比如我的侄儿一岁半就寄养在我家,那时侯我也还小,是父亲一手把他带大的。记忆中父亲从来没对他发过脾气,总是百依百顺,我们对父亲的那种惧怕和憎恶在侄儿身上好像从没看到过,父亲破天荒的还会在别人面前炫耀他的孙子有多懂事、多聪明,提到侄儿,父亲总是两眼放光,口气也温和了许多。父亲的标准似乎很高,我们七个从来都没得到过他的肯定。<br> 父亲虽然穷,但他始终很支持我上学,他用卖牛卖粮的钱供我读书。在那个时侯,和我条件好的人都没怎么上学,但父亲却一直坚持让我读书,可我却没让他老人家如愿以偿,对于这件事我自己至今仍没有完全释怀,觉得很对不起父亲,很愧欠家人。在那些不懂事的年龄,我从没有把父亲放在心上过,如今我也做了父母,体会到了父亲一辈子的不易,想到父亲操劳的一生,眼眶潮湿,心中涩涩的。父亲现在老了,脾气好了很多,偶尔也会责备我们,现在我们都视他的责备为奢侈,倍加珍惜,并抱以微笑。因为我们七个都知道有父母才有来处,没父母却只有归处的遗憾。<br> 父亲和我家的故事已写完,我已经潸然泪下,我会监督自己去爱戴和孝顺父亲,让他老人家有个幸福的晚年。<br> 我笨拙的笔写不出对父亲的感激和深情,只能在心中默默的祈祷父亲健康长寿.幸福安康!<br> 我愿天下所有的老父亲都幸福安康!<br> 随记:看到别人写父亲,唱母亲,很是感动,心血来潮,写一下自己的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