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月27日清晨一个人到酒店附近转了转。小镇人不多,显得非常安静。这就是我们入住的菲拉赫环球广场酒店。旁边就是德劳河(Drau),站在桥上可以看到远处云雾袅绕的阿尔卑斯山,青山绿水环抱的小镇景色怡人。</p> <p class="ql-block"> 酒店对面的菲拉赫大教堂是菲拉赫的地标式建筑,高高的塔顶在小镇各处都可以看见它,所以不怕迷路找不到酒店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9:30从酒店出发,行程246km途径斯洛文尼亚前往萨格勒布,沿途的阿尔卑斯风景如画。</p> <p class="ql-block"> 在高速上遇到堵车,这是我们这次欧洲之行唯一的一次堵车,14:30才到达萨格勒布。右图是高速旁的华为手机广告牌。</p> <p class="ql-block"> 还是住在上次住过的花房公寓,我们一家入住的房间都没变,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放下行李后,小午陪红萝卜去机场还车。机场离市区也就一、二十公里,回来的的士费居然用了280库纳(库纳与人民币的汇率是1:1),比国内贵多了。</p><p class="ql-block"> 小午回来后,我们先到超市补充了食物,萨格勒布超市的价格是我们一路下来最便宜的。然后按计划去游览了上次没有到达的几个地方。</p><p class="ql-block"> 铁托广场是萨格勒布最知名的广场之一,建立于1856年。广场的名字在不同的时期因为不同的政治环境而改变,目前的名字源于约瑟普·布罗兹·铁托(Josip Broz Tito),铁托1892年出生于克罗地亚,二战时期他领导南斯拉夫各族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法西斯战争,1945年当选南斯拉夫联邦总理,从1953年起,连续当选南斯拉夫联邦总统。</p><p class="ql-block"> 铁托广场并不大,它的东边是萨格勒布有名的国家歌剧院,西边则是一个博物馆。很奇怪的是铁托广场居然没看见铁托的雕像,原来以前在广场中央的确矗立着一座威风凛凛的铁托铜像,在1991年克罗地亚独立的时候,搬到了离萨格勒布西北方向约66公里的铁托的故乡--库姆罗韦茨村。</p><p class="ql-block"> 萨格勒布国家歌剧院于1860年首次作为克罗地亚国家歌剧院建造,为萨格勒布第一个城市歌剧院。1895年的时候,萨格勒布国家歌剧院搬迁至铁托广场,国家歌剧院有着淡黄色的外观,是一座漂亮的建筑,为萨格勒布最火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年不同形式的艺术会在此上演,如歌剧、戏剧、芭蕾舞等。</p> <p class="ql-block"> 剧院对面有铁托广场最知名的雕塑--生命之井(The Well of Life),围绕着一口井的十个裸体人物表现了人生的各个阶段。这个雕塑是克罗地亚著名雕塑家伊凡•梅史托维奇(Ivan Mešrovic)1905年的创作,是新艺术运动的早期作品。</p> <p class="ql-block"> 国家剧院西边是萨格勒布艺术和手工艺品博物馆,建立于1880年,收藏艺术品和手工艺品,展览精美。门票40库纳/人。</p> <p class="ql-block"> 萨格勒布大学建于669年,是欧洲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如图左边的建筑是位于铁托广场旁的萨格勒布大学音乐学院新址,这座2014年落成的有着彩虹色屋顶的建筑十分有特色,入口处装点了一座29米长的镀银圆锥雕塑,名为银针。萨格勒布音乐学院走出了众多世界级著名音乐家,演奏《克罗地亚狂想曲》的著名钢琴家马克西姆·姆尔维察和大提琴家豪瑟都曾就读于这所音乐学院。</p> <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前往上次没有去的上城区,图为余晖下的耶拉西奇广场。</p> <p class="ql-block"> 连接上下城区有一条著名的街道,名为“血街”,位于距广场100米的地方,是从上城往下城走所必经的一条步行街 。历史上这条街的东边是大主教管区,西边名为格拉代茨,13世纪时,西边经济更繁荣些,东边的大主教区却没有成规模的集市。后来威尼斯人掌握了这里的资源,阿拉伯人又想分一杯羹,东西两边区域就发生了冲突,鲜血染红了街道,所以称为“血街”。如今已见不到这些戾气,这里成了萨格勒布主要的购物和美食街,街道两边数百年历史的老建筑里开满了餐馆、披萨店,咖啡馆,精品店或者酒吧,徜徉其中,可以感受到历史和现代融合在一起,是萨格勒布旅游必须打卡的地方。今天来到这里,意外发现这条街上的日落景色真是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 沿着缓缓的石板路,我们很快就来到了老城中仅存的一座古城门前,这就是石门,“石门”前的花坛中有一尊青铜骑士塑像,它是根据中世纪流行的圣乔治斩杀巨龙的传奇故事创作的,象征着善与恶、基督徒与异教徒之间的斗争。塑像建造于1908年。</p> <p class="ql-block"> 过了石门,就进入上城区了,我想象中的古城门应该是建在城墙中的,而这座石门却是开在一座房子中,如果不是一路导航过来,很难发现这座貌似普通老房子过道的就是著名的“石门”。</p> <p class="ql-block"> 石门的内部是一个九十度的转角,1731年一场大火几乎烧毁了当时木结构的城门,然而圣母和耶稣的画像却没有任何损毁,于是这里变成当地人做祈祷的圣地,他们相信这个画像具有神秘的力量。今天这里已经成为一座神龛,把《圣母与圣子》的绘画像供奉在此,以供信徒膜拜。路过这里的当地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驻足停留,虔诚祷告,默默祈福。</p> <p class="ql-block"> 出石门径直向上走不出百米,便是小山顶上的圣马可教堂广场。圣马可教堂是一座融合了后期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建筑,最初的建筑建于13世纪,目前的教堂重建于14世纪,拥有悠久的历史。它为萨格勒布老城区的教区教堂和议会教堂,教堂不大,但却是萨格勒布最知名、最重要的教堂之一。</p><p class="ql-block"> 圣马可教堂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屋顶,色彩艳丽、精美细腻的马赛克磁砖带有典型的斯拉夫风格,拼贴出的两个臂章和衬底,</p><p class="ql-block"> 左边是克罗地亚旧王国的徽章,右边是萨格勒布市徽。教堂的形状让我想起小时候母亲送我的一个塑料存钱罐。</p><p class="ql-block"> 圣马可教堂前的广场绝对是克罗地亚的政治中心,广场西侧的这栋两层楼的巴洛克式建筑是克罗地亚总统府,建于18世纪,1809—1918年为总统官邸,前南时期,这里曾是南斯拉夫驻克罗地亚政府的办公地,现在是政府所在地。广场东侧的这栋三层楼建筑是十三世纪时的市政厅,现在是克罗地亚议会大楼,1918年,就是在议会大楼的阳台上宣布克罗地亚正式脱离奥匈帝国;1991年6月25日,也是在这里宣布克罗地亚脱离南斯拉夫联邦独立,这个日子也成为克罗地亚的国庆日。所以圣马可广场在克罗地亚的地位就是天安门广场在中国的位置,遗憾的是面积小了一点,还不及中国一个中学教学楼前的小广场。</p> <p class="ql-block"> 圣马可教堂正面入口的大门最有价值,据说是14世纪的作品。11个壁龛内有15个雕像,上面是约瑟夫和怀抱耶稣的玛利亚 ,下面是圣马克和狮子 ,两边有耶稣12门徒(4个木制的是复制品)。圣马可教堂没有其他大教堂的宏伟气势,内部装饰也没有其他教堂的奢华,但却成为萨格勒布最重要的宗教圣地,成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堂里面陈列着罗地亚著名雕塑家梅什特罗维奇(就是在铁托广场看到的“生命之井”的作者)的作品,但是内部不开放参观。</p> <p class="ql-block"> 圣马可广场旁边就是克罗地亚市政厅,就是图中右侧黄色的房子,所以常常可以看到年轻人在这里举行婚礼,今天在这里碰巧遇到一场婚礼,参加婚礼的一对克罗地亚青年热情邀请我合影。 </p><p class="ql-block"> 照片上看到的教堂是圣弗朗西斯教堂,建于13世纪,1880年在地震中被毁,20世纪重建为一座哥特式风格的教堂。教堂的旁边就是著名的洛特尔萨克塔,它曾经是老城城墙的一部分。有趣的是至今上面还设有一尊大炮,当然,它不是用来守卫城门的,而是用来报时的。这里有一位服务人员,每到中午十二点整时,他就会鸣响大炮,这已成了萨勒格布的一个传统。</p> <p class="ql-block"> 每当黄昏时分,会有一些身着民族和复古服装的演员出现在圣马可广场上,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游客可以和他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然后向着洛特尔萨克塔方向走,这是经过的克洛维切维・德沃里画廊。</p> <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就到了圣•凯瑟琳教堂。</p> <p class="ql-block"> 在圣•凯瑟琳教堂的侧后方是一个大平台,在这里可以俯瞰萨格勒布老城。像我们这次走过的巴尔干所有地方一样,满眼尽是红色的屋顶,漂亮极了!</p> <p class="ql-block"> 从凯瑟琳教堂下来不远就是洛特尔萨克塔,在塔前有一个世界上最短的缆车。这是一座老式铁轨缆车,将山上的老城与山下的新城连接在一起。1893年投入使用,那时还是蒸汽机,1934年改为电力。缆车索道长度为66米,是世界上最短的索道之一,全程时间只要55秒。缆车爬升高度30.5米,倾斜度很大,是世界上最陡峭的索道之一。当然从旁边的台阶上走上去为费不了多大的劲夫,到此的游客大都还是愿意花5库纳去体验这个最短索道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开始沿着血街下山,街上依然是热闹非凡,街边的餐桌总是坐满了来喝咖啡,吃零食或用餐的顾客。</p> <p class="ql-block"> 离开上城区在夜色中前往我们在萨格勒布的最后一个景点----托米斯拉夫国王广场,如图为街中央穿梭而过的蓝色有轨电车。</p> <p class="ql-block"> 托米斯拉夫国王广场就在我们入住的花房公寓附近,这是一片由多个中心广场和公园相接而成的城市绿地,以19世纪城市规划师乐努茨名字,叫乐努茨马蹄公园。我们先来到其中的孜日涅瓦茨(Zrinjevac)公园,这个公园以栽满百岁梧桐树的林荫大道著称。道路的两旁是卖着传统食物饮品的可爱小木屋,林荫道尽头是一个音乐亭,这里是每年春夏音乐会和圣诞节晚会的主场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连这座看似普通的凉亭都是建于1891年的文物。我们去时一场音乐会正在上演。</p> <p class="ql-block"> 穿过孜日涅瓦茨公园,就可以看到克罗地亚国家艺术展览馆,建于1896年,当时克罗地亚还属于奥匈帝国中的匈牙利王国,作为庆祝匈牙利千禧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本馆盛大开幕。艺术馆以其色彩艳丽的黄色新艺术运动外观而著称,是当时萨格勒布最华丽的建筑。现已用于当代艺术展览。</p> <p class="ql-block"> 国家艺术展览馆的背后就是托米斯拉夫国王广场。广场中间有喷泉和花坛,四周则绿树环绕。广场的南端耸立着一座托米斯托拉夫国王立马横刀的青铜塑像。托米斯拉夫国王是克罗地亚第一任国王,率领克罗地亚人民击败进犯的匈牙利军队并建立国家,他于公元925年加冕,但三年后即神秘逝世。 雕像由Robert Frangeš-Mihanovic创作于1927至1934年间,雕像的基座在二战前完成,整座雕像于1947年矗立起来,两边的浮雕则是后面加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 托米斯拉夫雕像正对的就是萨格勒布中央火车站,电影《东方列车谋杀案》中提到的萨格勒布站就是这个车站。</p> <p class="ql-block"> 晚9点回到花房公寓。明天我们将离开克罗地亚乘坐欧洲大巴前往匈牙利。克罗地亚是我们这次欧洲旅行中行程最长的国家,一共去了杜布罗夫尼克、斯普利特、扎达尔、十六湖和萨格勒布5个地方,对这个国家整体印象还是不错,最后想用《孤独星球》的评价结束这次愉快的克罗地亚之旅:如果你的地中海之梦是温暖的天气和古城墙下蓝宝石般的海水,那么克罗地亚就是你梦想成真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