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自1月29日接到通知后,呼吸内科的于晓波主任、孝艳华护士长、郝伟莹医生及魏文芳等5名护士迅速集结于感染病区投身于防疫第一线。</h3> <h3> 患者病情危重,意识不清,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经过闫卫军院长、刘建国院长及各科室主任会诊后,于晓波主任联合尹永奎院长立即给患者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后,患者血氧较前明显改善,经过长达7个小时的抢救,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于晓波主任终于脱下防护服,虚脱在了休息室。</h3> <h3> 虽然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但是仍然需要医护人员24小时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不间断的看护,并随时调试呼吸机参数及用药。穿着厚重不透气的防护服与隔离衣,呼吸着刚吐出的空气,随着时间的过去,阵阵晕眩感来袭,但是为了能让其他人多休息哪怕一分钟,值班的医生护士都尽可能的延长值班时间,但是四个小时已经很极限,心理与生理的透支,让所有人都疲惫不堪。</h3> <h3> 因为人员短缺,医生护士均5人,平均一人值班5小时,为了节省防护服,所有人都尽量少喝水少吃饭,分分秒秒都是硬挺,下了班回到康复中心集中隔离,不能回家,就算在休息中仍然松不开那根紧紧绷着的弦,久久无法入睡。每每家人问起,都是纠结的。说多了,家人们跟着着急,一句不说,家人们更加担心。每天最害怕听到两句话,一句是妈妈问:什么时候能回家?一句是感染病区那大爷血氧又不好了。</h3> <h3> 我们值完自己的班还能回康复中心休息,于晓波主任及孝艳华护士长却要时时刻刻留在病区指导治疗,感染病区资源短缺,流程不完善,事情无论大小,都需要她们去沟通完善,这边口罩防护服没有了。那边要安排远程会诊了,这边该给同志们订饭了。那边要感控协调开会了...连轴转了将近36小时,孝艳华护士长才回到康复中心,沉沉的睡了过去。</h3> <h3> 这是致呼吸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一封信,并不是要标榜什么。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但是我还是想说,你们辛苦了!呼吸内科成立将近一年,我们从互相不认识,从刚开始的磕磕绊绊、打打闹闹,到现在的心照不宣、十分默契,这一切都离不开大家的辛苦努力。我相信,经过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我们会成长、会蜕变,成为一名专业技术上自信、人格无限魅力的医生与护士。等到我们重回呼吸内科的时候,我们都将是新的自己,同心同力,没有我们迈不过去的坎!</h3> <h3>全体呼吸内科:于晓波主任、孝艳华护士长、郝伟莹医生、钱景艳医生、刘永胜医生、魏文芳护士、刘东亚护士、郭迎港护士、汪洪珠护士、李晓楠护士、吕云霞护士、王丽护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