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ul><li><b>万全区第一初级中学</b></li></ul></h1> <h3></h3><h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在这场"战役"里,深深感受到中国人民骨子里的坚韧、团结和奉献精神,当然也有担忧。</h3><h3></h3> <h3>面对疫情如何做好心理应对?如何缓解和克服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br></h3> <h3>在这场战斗中,我们要筑牢自己的身心抗“疫”根据地。<br></h3><h3><br></h3>
<h3><b>面对疫情可能会有哪些身心反应?</b>
(一)对身体各种感觉特别关注,将各种不舒服与“疫情”联系起来。
(二)紧张、担心、焦虑、恐惧;情绪烦躁,容易激惹;对“疫情”信息感到愤怒。
(三)逃避、回避一些信息或者场景,反复去查看疫情的进展消息等。
(四)食欲差,恶心,腹部不适,出汗,肌肉紧张,胸闷,手足无措,坐立不安,甚至出现血压、体温升高等<br></h3> <h3>上述反应都是个体心理对重大变化或威胁而产生的身心整体性调适反应,即应激反应。不同应激水平对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h3><h3><br></h3> <h3><b>过度反应会有什么危害</b>?</h3><h3>对疫情过度关注带来的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还会直接影响自身免疫能力。长期处于应激下或是遇到了重大应激,免疫系统就会受到破坏,更容易感染疾病。
</h3><h3><br></h3> <h3><b>应对疫情的10条心理建议</b>
</h3><h3><br></h3> <h3>1. 保持自然的生活节奏和稳定的生活状态。如合理的作息时间与正常的饮食习惯等。
2.客观审视,防止吸纳过量或失实信息。正确认识疾病,理性接纳事实,既不侥幸,也不恐慌。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不道听途说,不偏听偏信。
3.保持居家环境干净整洁,营造温馨和谐家庭氛围。家是心灵的港湾,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支持非常重要。
4. 培养健身习惯,开展居家运动。行为能够促使态度的改变,从而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和信心。
5.保持亲人间联系与沟通,构建情感共同体。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人和亲友保持联系,相互间的鼓励与支持会增强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6.正性思维,积极赋意。多一些正面思考,赋予一些负性事件以积极的意义,如不能外出恰恰增加了与家人深入交流的机会,保持积极、理性、平和的心态。
7.面对压力,释放情绪。面对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时,寻找合适的情绪疏泄方式。如向亲人倾诉,做瑜伽,看电视等。
8.打开心灵,关怀他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温暖。
9.疑似病人,合理帮助。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采取合适的方式对他人实施救助。
10.走出恐慌,恰当求助。如果心理压力较大,自我调节失效,建议及时寻求心理援助。<br></h3> <h3><b>情绪状态与免疫力密切相关
稳定的情绪是抵抗病毒强有力的屏障</b><br></h3> <h3>我们要调整心态 ,积极应对 ,科学保护,戴好防控疫情的心理“口罩”!
我们坚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91919">一中人与你同在!!!</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