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了不起的我》

闲云

<h3><br></h3><h3><b> 自我发展心理学</b></h3><h3><b> 作者:陈海贤</b></h3><h3><br></h3><h3>第一章:开启行为的改变</h3> <h3>  在我们的躯体里有两个自我,一个是感性的自我,一个是理性的自我。人的情感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就像一个骑象的人,骑象人骑在大象的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和大象相比,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骑象人想往左,而大象向往右,那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动力。</h3><h3> 如果人的理智想达成改变的目标,就需要了解情感这头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利用大象的特点才能事半功倍,否则改变将非常困难。 </h3> <h3>  讲个故事,从前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下山去化缘,回到山脚下时天已经黑了,小和尚看着前方,担心的问老和尚:师傅,天这么黑,路这么远,山上还有悬崖峭壁,各种怪兽,我们只有这一盏小小的灯笼,怎么才能回到家啊?老和尚看看他平静的说了三个字:???</h3> <h3>师傅平静的说:“看 脚 下“。</h3> <h3>  旧的经验根深蒂固,而心理舒适区会给我们带来控制感。想一想什么是当前最让你感到焦虑的?你用了什么样的应对方式来处理这种焦虑?再想一想如果你朝着自己的目标改变了,你会有什么新的焦虑,你准备如何应对这种新的焦虑?</h3><h3> 思考:心理舒适区?你怕什么?</h3> <h3>  自我发展中要自我改变,改变的过程就是这样的,我们心里有目的地,可是在行动上只能看清脚下,这就是这本书里说的,自我改变的小步子原理,我们迈开一小步一直坚持,也许有一天回过头,我们会发现走着走着自己已经走得很远了。</h3><h3> 思考:从哪里迈开一小步?</h3> <h3>  我们的奋斗,我们的挣扎,我们的灵光一现,我们的引以为豪,这些事在别人看来也许无足轻重,可是对我们自己却意义重大。如果你是一个敏感内向的人,经常感到疲惫,那就给自己营造一个“场”,每天到一个固定的地方独处,静坐散步,养花,远离喧嚣,让自己恢复能量。</h3><h3> 思考:“场”的作用?</h3> <h3>有些人会很轻率的表扬你,其实也就是说,他认为你只能做到这种程度,而有些人会经常批评你,挑战你,他就是要把你从固步自封的壳里逼出来,因为他相信你完全能做得更好!所以批评也是一种信任和期待。</h3><h3> 思考:在高要求的背后,究竟是你对自己的厌恶,还是爱和期待?</h3> <h3>  你对自己还好吗?你在想起自己的时候是带着厌恶和憎恨,还是爱和同情呢?如果你还在内疚和自责中自我折磨,也许你也应该放弃和自己之间的战争了,就像一个士兵终究要解甲归田一样。</h3><h3> 大象也许听不懂你说的道理,但它是能听懂爱的,它会清楚的知道你爱不爱它。</h3><h3> 只有爱,才会让它,心甘情愿为你上路。</h3> <h3>  接纳自我本身就是一种改变,而且是很难的改变,难就难在忍受。接纳自我其实不是追求,而是舍弃。舍弃什么?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舍弃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h3><h3> 思考:自我发展,在追求改变的过程中让你更快乐,还是更不快乐?更自信,还是更不自信?</h3> <h3>  以5年后自己的身份给自己写一封信,告诉自己5年以后,你会怎么看现在的自己遇到的困难,以及现在自己的坚持。</h3><h3> 思考:你喜欢五年前的自己吗?五年后还喜欢现在的自己吗?</h3> <h3> </h3><h3><br></h3><h3><br></h3><h1> <b>2020年2月5日</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