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solo日本游-第三天

韩子

<h3>12月28日,到东京的第三天。这天将要前往曾去过的埼玉县大宫再次观看电影,并到大宫铁道博物馆进行“圣地巡礼”。</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买了大宫一大早的电影票,以及东京出发的新干线+new shuttle+铁博套票,因此需要搭清晨的新干线前往。</h3> <h3>酒店的美味早餐来不及吃了,但是昨晚在便利店买的腐皮乌冬也很不错。<br></h3><h3></h3> <h3>趁着太阳还没完全升起,奔赴上野站!</h3> <h3>上野站的新干线月台,所有属于JR东日本的新干线在这里进进出出。来了一列E5,又开出一列E7。</h3> <h3>我打算坐一趟以前没坐过的车型,比如这个:山形新干线E3-翼号!</h3> <h3>翼号的每节车厢侧面都画着代表不同季节的植物图案,我坐的这节是冬天的树。</h3> <h3>和秋田新干线一样,山形新干线也是由现成在来线线路改装而来的迷你新干线,一排四个座位。</h3><h3>我今天乘坐的这列车的终点站是山形县的新庄。</h3> <br><h3>新干线的特点之一就是窗户小,但能保证一座对应一个小窗,不会出现我国高铁的“面壁”现象。</h3> <h3>上野新干线到大宫只需要开20分钟,上车前买了咖啡提神。开着开着,太阳出来了。</h3><h3></h3> <h3>字面意义上的“金色的朝阳”。</h3> <h3>车向着北边开了一会儿,左边远处似乎有什么东西?</h3> <h3>一开始还以为是看花眼了</h3> <h3>拍下来仔细确认——是富士山!</h3><h3><br></h3><h3>如果乘坐东海新干线,那么经过静冈县时看到富士山也没什么奇怪的。可我现在是乘坐北行的山形新干线,从埼玉县隔着整个东京都和山梨县,看到了位于静冈县境上的富士山!</h3><h3><br></h3><h3>事后问了日本朋友,答曰因为这些地区都是一马平川,没有高山遮挡视线。但毕竟距离遥远,想要看到还要天公作美。我今天的运气好极了。</h3> 在大宫下车,拍拍阳光下的翼号。<br><h3><br></h3> <h3>山形新干线E3翼号时常会和东北新干线E2“疾风号”并联运行,我今天乘坐的这一列就是。开到福岛站以后二者就会分开,翼号向西开往山形,疾风号则继续往北,最远能开到北海道的函馆。</h3> <h3>大宫站新干线候车室附近,展示着E5隼号模型和《新干线变形机器人》中同名机器人的——列车便当贩卖小推车!看不出来吧。</h3> <h3>在大宫站内和今天约好一起看电影、逛铁道博物馆的朋友,来自新宿的“游泳圈”太太汇合。大宫永旺电影院位于郊区,并不在new shuttle路线上。我们出了站乘上出租车,十分钟后才到。</h3> <h3>电影院里有吉卜力动画的巨型海报。</h3> <h3>电影院里的抓娃娃机,右边的就是《新干线变形机器人》里的吉祥物“车长宝”。</h3> <h3>看完电影出来,已经快中午了。影院距离铁道博物馆只需十分钟脚程。路上又看到了这个代表埼玉县的足球消防井盖。</h3> <h3>铁道博物馆的侧门。头上是New shuttle的高架轨道。</h3> <h3>凭新干线套票可以在铁博这里换到赠品:《新干线变形机器人》的卡套,还有铁博特制明信片三张。</h3> <h3>今天是铁博年末前最后一天营业,明天就开始休息了。有各种庆祝新年的特别活动。</h3> <h3>熟悉的展示厅!</h3> <h3>往日人头攒动的铁博的二楼展望台,今天居然一个人也没有。我和游泳圈太太不禁举起手机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奇景。</h3> <h3>今天的午饭地点就选在这里——铁博二楼的餐厅“日本食堂”。名称来源于日本国铁时代负责餐车运营和提供车内贩卖的食品公司名。</h3><h3>日本现在的一般列车里已经取消餐车了,铁博这家餐厅内部特地装修成餐车的样子,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怀旧。</h3> <h3>我们选了“靠窗”的座位。</h3> <h3>“日本食堂”的一大特色:刀叉全都是在日本最后一列“blue train”(卧铺列车)、来往于东京-札幌间的“北斗星”上使用过的实物。</h3> <h3>招牌的牛肉烩饭。炖牛肉软烂得恰到好处,混合着加入蘑菇的浓郁酱汁淋在饭上,实在是好吃极了。</h3> <h3>付款时看到柜台摆着西瓜企鹅的充气娃娃。我和游泳圈太太都极喜欢西瓜企鹅,便询问收银员小哥到底如何能买到这个充气娃娃。</h3><h3>不想收银员小哥一听便走出了柜台…</h3> <h3>小哥从店外广告牌上拆下这个有点发旧的徽章:“不好意思,充气娃娃是非卖品,只好请你收下这个礼物吧!”</h3><h3>我大喜过望,把徽章别在了包包上。</h3> <h3><span style="font-size: medium;">从本馆向新馆移动途中,看到室外展示的国铁189系车头。作为新年特殊展示的一环,车头标志从一般的“梓号”换成了稀有的“梓号·银岭”。</span><br></h3><h3><font size="3">原来这是在1972年新年假期,为了运送蜂拥到长野等地滑雪的东京市民而加开的临时列车名字。</font></h3><h3><font size="3">(顺带一提,梓号行驶的线路就是历史悠久的中央线,我明天将通过这条线路前往富士山河口湖。</font></h3> <h3>历史馆,这次主要拍拍上次漏看的部分。</h3><h3>很喜欢展板的设计,用不同颜色的“轨道”将内容分为了不同方面,引导参观者去游览。</h3> <h3>明治2年新桥-横滨间、日本最早的铁路的铁轨结构。</h3> <h3>角落里有个抽屉,拉开全都是这样的设计图纸史料。看不太懂,但似乎和昨天经过的御徒町站的桥梁建设有关。</h3> <h3>这条是从1914年建设东京站时埋设的木桩,位于站内的北面通道。东京站的位置原本是海洋,明治维新时代填海而成,地盘松软,建站需要打进这些6米长的松木桩加固。近年重修时从地下取出这批木桩,改用现代材料代替。</h3> <h3>1927年东京第一条地铁通车时发售的纪念明信片。当时彩色印刷术就已经很发达了。</h3> <h3>1964年的报纸关于“集体就职列车”的新闻。</h3><h3>战后的每到春季,全国各地的大批初高中毕业生会乘上火车到大城市打工。北海道、东北地区的前往京滨地区、四国、九州和山阳地区的前往大阪、名古屋。人数会在三月下旬达到顶峰,而64的总人数更是比起去年增加了50%。</h3> <h3>64年也是东海道新干线通车的年份,这是当时生产的0系新干线铁皮玩具。</h3> <h3>日本1962年已经开始磁悬浮技术的基础研究,72年开始试验制造出了大量奇形怪状的试验车。经过半个世纪的研发建设,第一条商用磁悬浮新干线“中央新干线”将在2027间通车。</h3> <h3>这个展板显示出为了保证雪地中列车正常运行,需要在周边做好哪些稳固地形和防风雪的措施。</h3> <h3>日本本州和北海道之间一度没有隧道,列车运行需要通过国铁所有的青函联络船(载车客船)连接。1954年当时最大的客船“洞爷丸”遭遇台风沉没,死者超过一千人。这场灾难促进了青函隧道的动工,同时国铁也推出了更大、更安全的青函联络船。</h3> <h3>1988年青函隧道建成,青函联络船的历史到此结束。这是当年青函联络船结束营业前的优惠套餐海报。</h3> <h3>特别拍一下新干线的祖先“亚细亚号”。剧透注意:它就是本次《新干线变形机器人》的敌方boss机体哦!</h3> <h3>西瓜卡刚推出手机服务时的娃娃,仔细一看还是翻盖机呢</h3> <h3>铁博的隐藏宝藏!咋看只是平平无奇的一个集电弓,其实大有来头——这可是新干线诞生前的试验车1000型,也就是后来的第一代“黄医生”退役后拆下来的集电弓!</h3><h3>这列新干线也算是度过了传奇般的“人生”了。</h3> <h3>还是富士号的装修最高档了。</h3> <h3>之后我和游泳圈太太来到二楼的资料馆。这里对着很多没能展示在外面馆里、但也同样有价值的展品。比如这是成田机场特快“成田express”的各种标志。</h3> <h3>东北新干线开业典礼上剪彩用过的金剪刀。</h3> <h3>各种车头标。</h3> <h3>“JR skiski”是JR东日本和各大滑雪景点推出的促销活动,每年冬天都会找当红明星录制新的广告歌,已经持续了超过三十年。当然今年也有新的JR skiski广告,有兴趣可以找来看。</h3> <h3>来到铁博,当然要再看一遍《新干线变形机器人》的360度立体电影。</h3> <h3>还有片中经常取景的这个休息区~</h3> <h3>另外就是天台这个圣地中的圣地啦</h3> <h3>走之前还看到了楼下的小朋友寄存处,不由得感叹日本的小朋友真是太幸福喇</h3> <h3>离开铁博前又在商店一通买买买,回程通过New shuttle回到大宫站<br></h3><h3><br></h3><h3></h3> <h3>看到有自由席的新干线,就赶紧跳上去了。</h3><h3>忘记拍下外观,这可是一列E5!内部果然十分宽敞,</h3><h3>至此我就把JR东日本的大部分新干线都坐过了,只剩下E2咯。</h3> <h3>回到上野站放行李,已经快天黑了。<br></h3><h3>下面准备去东京站,听说那里夜景比白天还好看。</h3><h3></h3> <h3>登登登登!</h3> <h3>东京站门口在进行2020奥运会倒计时。</h3> <h3>夜晚的新丸之内大楼。</h3> <h3>东京站里的酒店,五星级。内部是沿用了百年前西式风格的高级套房,住一晚价钱RMB三千到九千不等。四千一晚的房间是围绕着车站内的丸之内南口圆顶的,从窗口可以看到楼下乘客进进出出。</h3> <h3>丸之内南口。</h3> <h3>丸之内南口内部辰野金吾设计的圆顶,南北各一个。照片下方二楼的大窗子就是刚才酒店客房的。</h3> <h3>从丸之内南口外过马路,就到了购物中心KITTE。这是商场里的“邮递熊”吉祥物。</h3> <h3>KITTE是非常小资的商场,也有不少餐厅…但我今天主要目的并不是商场的内部。</h3> <h3>Duang!</h3> <h3>这是从KITTE六楼天台上看到的景色。作为能够从独特的角度把东京站全景收入镜头的著名拍照点,这里的天台无论何时都挤满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我也是好容易才找到了一个位子。</h3><h3><br>东京站夜晚的灯光工程由国际灯光大师面出熏操刀设计。直接引用日本国际照明设计师协会的评语:<br>“东京站是日本的“玄关”,在复原修缮过程中,设计师根据不同材料 (砖瓦、石料、铜版、屋顶材料),精心调整色温,优化照明方案。东京站的照明不是简单地照亮整个建筑,拱门、开口部分、柱子等部分都要面面俱到,处处用心,通过灯光烘托出整体庄严凝重的空间氛围。因时间不同,景色自然千差万别,设计师对于日落到午夜的特殊时间段,更加用心调控照明组合,力图达到最佳光照效果。”</h3> <h3>车站广场和对面的大楼。</h3> <h3>走到天台的右侧,能看到站内的铁轨和列车。</h3> <h3>一列特急常盘号正在开出站。更远的地方是新干线站台,能看到东海道新干线N700A“希望号”和刚才坐过的东北新干线E5。</h3> <h3>一整排的希望号!</h3> <h3>站台上的人们。</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天台吹完冷风,到楼下找吃的~</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这是来自北海道旭川的拉面店“梅光轩”,北海道拉面的特点就是……咸。除了咸味啥都没吃出来。</h3> <h3>北海道炸鸡,没放粉直接炸的,倒是很鲜嫩。</h3> <h3>吃完饭,回车站里坐山手线回上野咯~</h3> <h3>上野酒店楼下停着这么一辆车子,车窗上全是迪士尼公仔。也不知道堆这么多,司机开车时还能不能看见路。</h3> <h3>晒一下今天在铁博的战利品。右边是餐车历史特展(不允许拍照)的展品目录,左边……这人已经是西瓜企鹅的粉丝了!</h3><h3>收拾行李,明天就要离开东京出发去河口湖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