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一一李守玉</h3></font></h3> <p><b>题记</b>:近日,因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宅在家里觉得好无聊,随手翻开了35年前收藏的《南疆火神》一书借此消磨时光,当看到参战时的老首长李指导员《写给父亲的祭文》时仍感动不已,潸然泪下。时空仿佛又把我带到了那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老山战场上……</p><p> 1985年5月,李指导员率领修理所18名技工负责阵地火炮抢修保障,几个月来,战友们发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精神,“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多次冒着敌人的炮火抢修火炮,全力做好军械保障工作,为部队夺取“5.31”、“6.11”、“7.19”、“9.8”、“9.23”等反击作战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就在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时,11月突然收到父亲去世的噩耗,他悲痛欲绝、心如刀绞,避开战友们伤心地大哭了一场后,泣笔给九泉下的父亲写了一篇祭文,以表哀悼之心。此事,连我们同住一个帐篷的几个战友都没有察觉到,难怪原清泉技师跟我说:“立军,你要不说书上刊登了这个事,我也不知道啊”。他尽忠不能守孝的事迹在全团官兵中传为佳话。</p><p> 现将中国人民解放军55203部队政治部《南疆火神》一书刊发的《写给父亲的祭文》作品推荐给各位战友欣赏。</p><p> 王立军</p><p> 2020年2月6日</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写给父亲的祭文</b></h1><br>敬爱的父亲:<br> 今天,在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老山前线,传来您不幸逝世的噩耗,儿子心如刀绞,悲痛欲绝,我多么想即刻生出一双翅膀,一下子飞到家乡,回到您的身旁,望一眼你的遗容,抱头痛哭一场,为您老送终啊!可是,我是个军人,实在离不开战场,离不开自己的战斗岗位,只有在这远隔千山万水的祖国南疆,为您垂首默哀。<br> 父亲,您这一生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妹六人拉扯成人,不容易啊!记得1962年,家乡遭受自然灾害,颗粒未获,生活极端困难。恰在这时,母亲得了癌症,您东奔西走,借钱给母亲治病,并且把家里的家具全部卖掉,又抽掉房上的檩条,想救活母亲的生命。病重的母亲不堪忍受全家老小跟着受苦遭罪,竟舍下我们和年仅三岁的小妹妹,悬梁自尽,离开了人间。我那时不懂事,可怜的小妹妹,还爬在母亲身上要奶吃,您当时见此哭成泪人,昏了过去……。打那,您忍着失妻之痛,既当爹,又当娘。白天,您四处奔波,靠做小买卖赚几个钱来养家糊口;晚上,您坐在煤油灯下,借着微弱的光亮给我们兄妹缝补衣裳,苦涩的泪水常常伴着您彻夜不眠。后来,您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供我们上学读书,送我参军服役。记得在我穿上军装的时候,您买了一斤点心和几张老烧纸,领我走到娘的坟前,双膝跪地,流着泪喃喃自语说:“他娘,我总算把你舍下的这帮孩子给拉扯大了,咱的玉儿当上了解放军,您在九泉之下该瞑目了”。 <p> 我临入伍前的那天晚上,您拉着我的手,深情地嘱咐说:“玉儿,走吧,到了部队上别挂这个家,好好干,给咱家争点光”。我知道,您决意把自己唯一的儿子送到部队参军,是经过反复斗争的。父亲,我没有辜负您老人家的属托,在部队入了党、提了干。</p><p> 去年,我把你接到部队,正当我准备报答您养育之恩,让您这饱经人间沧桑的老人享几天清福时,部队接到赴老山前线参战的命令,当我把这事告诉你时,您是那样深明大义。至今,您的话还回响在我的耳边。“当兵就是打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嘛,自古以来就不能忠孝双全,你放心吧,到了前线别挂记我,要带领战友们多杀敌,立大功”。在我临出发前,您主动离开了部队,搬到了乡下妹妹的家中去住。</p><p> 敬爱的父亲,我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和您分别还不到半年,您竟匆匆地离开了人间。我做为您唯一的儿子,不能为您养老送终,感到非常愧疚和不安,尤其是当我看到姐姐的来信后,心里更是悲痛至极。姐姐来信说,在您突然得了脑溢血,送进医院抢救时,神志已经不完全清醒的您,不断的呼唤着您唯一的儿子“守玉一一守玉——”,当姐姐告诉您:“守玉在前线打仗,不能回来看您”时,您的眼角里渗出了平生最后两滴浑浊的老泪,坦然的走了。</p> 姐姐告诉我,您去世后,按照家乡古老的风俗习惯,应该有儿子领葬。可是,您唯一的儿子不在身边,只好有我近门的哥哥替我为您领葬。您出殡那天,富有同情心的庄户群众看到这一情景,好多人为您这苦命的老人留下了悲痛的泪水。<br> 父亲,请您在九泉之下原谅您的儿子吧,您不是说过吗?自古以来就不能忠孝双全吗。是的,我为了报效我们的祖国,抗击越南侵略者,使祖国这位慈祥的母亲不受屈辱,远离家乡亲人,来到这遍布烽火硝烟的战场,应该说,这也是符合您老心愿的。您这深明大义的父亲,一定能原谅儿子对您的不孝。<br> 安息吧,九泉之下的父亲,我一定化悲痛为力量,把痛苦埋在心底,英勇杀敌,用赫赫战绩告慰您的灵魂。<br> 儿:李守玉<br>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于老山前线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作者简介:李守玉,山东滕州人,1969年3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司务长、副指导员、指导员、副教导员等职。1985年3月至1986年5月参加了老山对越防御作战,1988年转业到地方,现已退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