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br></b></h1><h3><b> 昨天晚上,我在《新闻联播》上看到火神山医院接收第一批肺炎患者的消息,频为感动!“火神山”医院从鼠年除夕那天,百台挖掘机开赴现场开始土地平整,接着全国各地紧急驰援,仅用10天时间就建成了一座有1000床位的传染病医院。</b></h3><h1><b><br></b></h1><h3><b> 紧接着第11天,8架大型军用机运输机,执行中央军委习近平主席命令,运送解放军医疗人员和58吨医疗器械当天飞抵武汉,1400名人民解放军医护人员直接进驻医院,立即接收病员!<font color="#ed2308">奋战在第一线上的医护人员,屏幕上的一幕幕真令人动容</font>!</b></h3><h3><b><br></b></h3> <h1><br></h1><h3><b> 中国速度、中国军民总动员能力、患难之中见真情,越是急难险重共产党员冲锋在前,人民解放军冲锋在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初心与担当!请问那几位对中国防控疫情说闲道淡的外国政客们,你们“站着说话不腰疼”哪个国家能够做到?</b></h3><h1><b><br></b></h1><h3><b> 本文题目中“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是怎么回事,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基本上都不知道,这件事的发生距现在整整过去60年了,<font color="#ed2308">巧得很刚好是一个甲子,即1960年2月2日正月初二,也是鼠年、也是正月</font>。我把这部充满时代气息的老电影下载在本文中,无广告,时长58分钟,您看后体会会更深刻。</b></h3><h1><b><br></b></h1><h3><b> 我们这代人记事比较早,那年春季我7周岁刚好上学前班,我记得老师给我们读报<font color="#ed2308">《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font>讲这件事情,讲着讲着就哭了,我们似懂非懂抽噎着争抢把自己胸前别的小手绢儿给老师拿去擦眼泪。</b></h3><h3><br></h3> <h1><b><br></b></h1><h3><b> 1960年2月2日,山西省平陆县正在<font color="#010101">修建一条从芮城风陵渡到平陆南沟的省级公路,这条公路是山西省支援黄河三门峡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工程的交通命脉,筑路工地民工春节不休息,要打新春开门红的大胜仗,有的人一天竟挑几百担土。他们展开了对手赛,改革了一系列工具,工效步步提高。</font></b></h3><h1><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1><h3><b><font color="#010101"> 没想到2月3日中午,紧张的劳动工地上竟发生61位民工因午饭集体食物中毒,逐成生命垂危的不幸事件!这是61位多么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他们的生命有危险,平陆县委和全县人民能不心急如焚吗?</font></b></h3><h1><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1><h3><b><font color="#010101"> 在本地及运城市、三门峡市和太原市医院都没有解救药品的危急关头,县委郝书记立即长途电话连线越级向国家卫生部报告求援,在时任国家卫生部徐运北部长(</font><font color="#ed2308">我上网查百度资料,这位共和国开国时期的部长2018年1月6日逝世时,享年104岁</font></b><b><font color="#010101">)的具体指挥下,终于下午五点在北京的八面槽特种药店找到叫“二巯基丙醇”的解毒针剂药。</font></b></h3><h3><b><br></b></h3> <h1><b><br></b></h1><h3><b> 1000支救命药找到了,怎样在4日凌晨的抢救极限时间前,送到平陆县张村公社卫生院?<font color="#ed2308">现在当然不成问题,两年前我自驾去山西在吕梁、太行山脉间南北转游了12天。平陆在山西版图“这块腊肉底部”从北京到运城高速如紧些走也就七、八小时</font>。但那时不行交通不发达,火车需要21个小时,弯弯曲曲的公路要1500公里,境内山塬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复杂,古来素有“平陆不平沟三千”之称。卫生部和中央军委决定空军派一架运五飞机,执行空投任务。</b><br></h3><h1><b><br></b></h1><h3><b> 2月3日晚九点北京南苑机场,运五军机飞上夜空,十一点平陆县城外圣人涧一块平地燃起<font color="#010101">四堆大火,飞机压低至500米,将装有1000支救命药的木制箱光闪闪的准确投下来。原来特药商店的共青团员们怕深夜药箱落在山丛不好找,在木箱周围装上24节干电池点亮的许多颗小灯。</font></b></h3><h1><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1><h3><b><font color="#010101"> 从县委郝书记打电话直接向北京求援,到军机送药品从天而降仅用了八个多小时,多么惊人的速度,这其中牵动了多少单位、牵动了多少人心!61名生命垂危的阶级弟兄得救了!人民心向北京,北京和平陆人民的心一起跳动,这箱救命药盛满了首都无数人最美好的感情,它比泰山还重!</font></b></h3><h3><b><br></b></h3> <h1><br></h1><p><b> 昨天,我又查到这篇当时各大报刊杂志都转载的震惊中外的纪实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再读后,我由衷感到,</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这篇纪实通讯所歌颂的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的共产主义精神和目前我们正在进行防控疫情阻击战的斗争事迹和精神是多么的一致!</b><b>我这里引用两段,请大家看看吧。</b></p><h1><br></h1><p><b> </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平常事足以体现我们时代最美好的思想、最高尚的风格。党的教育,在我们心里开出了多少最芬芳的共产主义鲜花?你数不清!这种思想使人们创造了多少共产主义大协作的奇迹?你数不清!但是这种平凡而伟大的事情,却每天都在你的身边发生”。</b></p><h1><br></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18px;"> “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亿万劳动人民是一个亲密无间的整体。一根红线贯穿,颗颗红心相连,大家同呼吸共命运、共甘苦…,这是一场共产主义风格大发扬的胜利战斗。舍己为人、友爱互助精神万岁”!</b></h1><p><br></p><p><b> 事情相隔整整60年,我仍感记忆犹新、文字语言犹新。整篇通讯里面流淌着干部、群众之间真诚、质朴无华的深情,让人动容。党、政、军领导干部勇于担责,身上体现的</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切为了人民”</b><b>的思想和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工作作风,是那个时代,也是当代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切为了人民”</b><b>这真正美好的东西永远不会过时,反而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发展更加弥足珍贵。</b></p><p><br></p> <h1><b style="font-size: 17px;"><br></b></h1><h3><b style="font-size: 17px;"> 写</b><b style="font-size: 17px;">《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b><b style="font-size: 17px;">这篇</b><b style="font-size: 17px;">纪实通讯的记者是中国青年报记者王石和房树民,<font color="#010101">主笔王石当时还不到30岁。</font><font color="#ed2308">此王石非彼王石</font><font color="#010101">,你上网查查看看,这位新闻界正能量的知名记者早已被万科前董事长王石淹没了。</font><font color="#ed2308">现在网络的导向力量你怎么估计都不会过高。咱们的定力够吗</font>?对本文有好处的是,大家看看前面我下载《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这部</b><b>老电影</b><b>没插一点广告,因为看的人少不够广告本钱。</b></h3><h1><b><br></b></h1><h3><b> <font color="#010101">王石是吉林榆树人,和我是老乡,是比我大20岁的前辈,当时已经担任中国青年报总编辑的他不居高临下,和年轻人谈话也没有一点年龄上的距离感,谈吐既专业又率真,</font>直入主题没有丝毫官场的东西。记得1980年4月那次我和他在海运仓招待所见面,是前去汇报吉林团省委组织工业战线青年开展新长征突击手活动情况。</b></h3><h1><b><br></b></h1><h3><b> 谈到《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他介绍说“平陆事件<font color="#010101">如果没有空军张廷发副司令员具体安排军机,这61位民工生命很难保住”</font><font color="#010101">。对于</font><font color="#010101">张</font><font color="#010101">廷发我们这代人都知道,这位</font><font color="#010101">长征时的红小鬼、被授</font><font color="#010101">衔</font><font color="#010101">为开国少将时才</font><font color="#010101">37岁。</font><font color="#ed2308">我在兵器工业部直属军工厂工作时看过他在抗美援朝、中越自卫还击战和主管空军专机工作时为保护毛泽东、陈毅和外国总统安全经过的资料,很吸引人也很感人</font><font color="#010101">。</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h3><b><font color="#010101"> 王石接着介绍说,平陆投毒事件起因是民工队伍连、排管理中简单粗暴矛盾引发起的报</font>复事件,往民工菜汤锅里投砒霜的反革命犯罪分子张德才、回申娃当即被逮捕归案以后法办。报道为了正面化,没有写此事起因细节,实际民工管理中存在简单粗放导致矛盾激化的漏洞和问题相当大。</b></h3><h1><b><br></b></h1><h3><b> 当时抗美援朝以后,国家恢复和发展经济,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蓬勃进行。党中央和新华社、人民日报也是为了把坏事变成好事,弘扬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和</b><b>共产主义的</b><b>精神,把我<font color="#010101">们这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大面积、长时段播转,还上了电影、进了课本,确实在国际和国内的社会影响相当大,</font></b><b><font color="#010101">教育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font></b></h3><h1><font color="#010101"><b></b></font></h1><h3><b><br></b></h3> <h1><b><br></b></h1><h3><b> 时光斗转整整60年后的今天,我们面对新冠疫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领导下,全国人民心手相牵,<font color="#ed2308">“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彰显出当年《为了六十一位阶级弟兄》的共产主义精神</font>,喊岀“国有战,召必赴,战必胜”的响亮口号!</b></h3><h3><b><br></b></h3><h3><b> 昨天我看到新闻报道,半个多月来,全国的医疗力量迅速整合,16省市对口支援湖北, 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已经11000多人,其中有3000多名医护人员都是重症专业的医生和护士,大量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逆行至湖北令人动容。</b></h3><h1><b><br></b></h1><h3><b> 这些出征的主力军,不只是本文开头我提到的人民解放军,而是首都和各省医院的医护人员,这个被称为白衣天使的人群,</b><b>不少人是在年夜饭餐桌上和家人告别,</b><b>一封封请愿书、一个个红手印、一张张坚毅的面孔,带给人们无尽的敬佩与感动。</b></h3><h3><b><br></b></h3><h3><b>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医院这个战场之外,还有不计其数的人们,在物资保障、科研攻关、民生供应、基础预防,消毒保洁等多方面、多行业全力以赴与疫情竞速平凡无名的英雄。</b></h3><h3><b><br></b></h3><h3><b> 思思、想想、看看,已经习惯了丰盈物质生活的国人,<font color="#ed2308">这</font><font color="#ed2308">半</font><font color="#ed2308">个多月,哪天不为荧屏上那</font><font color="#ed2308">些平凡而伟大英</font><font color="#ed2308">雄</font><font color="#ed2308">的事迹、初心的真情,让自己泪水模糊眼睛</font><font color="#010101">……</font></b></h3><h3><b><br></b></h3><h3><b> 宅在家每天看中央电视台13频道联防联控报道,了解疫情变化和学习思考。我想起列宁说过的一段话<font color="#ed2308">“在革命时期千百万人民一个星期内学到的东西,比他们平常在一年糊涂生活中所学到的还要多”</font>。</b></h3><h3><b><br></b></h3><h3><b> 随着时间的发展,我坚定地相信,<font color="#ed2308">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人类无可比拟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font></b><font color="#ed2308"><b>我们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b><b>这场总体战、阻击战的人民战争!</b></font></h3><h3><br></h3> <h3><b>(照片和段视频源于新华网等网络,老电影《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源于优酷网。由于让位于其他时间性较强的稿件,本篇原创文章拖延了6天,完稿于2020年鼠年正月十五晚22:30分)</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