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伏见稻荷大社

龚铁鹰

龚铁鹰文字/摄影 <h3>日本的京都作为日本国都有千余年,在这千年古城中,有一座千年神社,这就是在奈良时代和铜4年(公元711年),镇座至稻荷山的“稻荷神社”,稻荷神被日本人尊崇为“掌管衣食住的根基,庇佑所有人生活富饶快乐的神明”,作为保佑五谷丰登、商业兴盛、家庭安全、诸愿望皆得实现之神,其信仰广传日本各地。神社上千座朱红色鸟居,构成了一条通往稻荷山山顶的通道。鸟居是日本神社的一种建筑物,两根支柱,上面有两个横梁。可能因为鸟喜欢落在这种高大的建筑上,所以得名鸟居。鸟居代表神域的入口,相当于一扇“门”,通过这道门就表示你从凡间进入了神域。从江户时代开始,日本大大小小的公司都会来这里捐一座鸟居,刻上自己的商号,祈求生意兴隆。也有个人或家族捐一座鸟居,以保佑家人平安。供奉鸟居的信仰源自祈求“心愿能实现”或感谢“心愿已实现”之意,也就是许愿和还愿。同样的场景在电影《艺伎回忆录》中也曾出现过,那是<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小千代在京都千本鸟居奔跑的一幕:砖红的鸟居,斑驳的光影,一路延长,通往神灵之所。</span></h3> <h3>小千代在千本鸟居奔跑</h3> <h3>伏见稻荷大社是遍布日本全国3万余座稻荷神社的总社本宫。日本的宗教主要是神道教和佛教,神道教是泛神多灵的宗教,号称有天神八百万,日常的所有事物都有对应的神灵掌管,所以日本各地都有供奉这些神灵的神社,伏见稻荷大社就是其中之一。伏见稻荷大社的名字有三层意思:伏见。是因为这个神社位于京都市的伏见区;稻荷。稻荷神原本指神道教中主管谷物和食物的神,荷的意思是用肩扛,非指中国荷花,稻荷神的本意是用肩扛稻的神,这也是神道教中稻荷神的原始形象。在农业社会的日本,稻米是所有财富的象征,可以当做货币交换物品、支付工资,所以稻荷神就被当作掌管财富的神灵,受到商人的供奉,如同中国的财神庙;大社。日本的商人在日本各地进行商业活动,将稻荷神的信仰传播到各地。伏见的稻荷神社是总社,所以称为大社。<br></h3> <h3>在神道教中稻荷神没有具体形象,有时化作男人,有时化作女人,有时化作动物。原本稻荷神是主管谷物和食物的,因为稻谷可以酿酒,他就兼任酒神;稻谷可以用来交易物品,又兼任商人的财神;有财能买到世间万物,就几乎成为万能神,这个过程跟中国财神的演化过程相似。稻荷神有两个使者,一个是白狐狸,一个是狸(狐狸是稻荷在地球上的代表),故所有稻荷神社都用一对石狐狸来代替石狮子。<br></h3> <h3>来到稻荷神社会先遇到一个大红色的鸟居,据称这是丰臣秀吉于1589年捐赠。这个鸟居后面就是大社的庙门,左侧有一个悬山顶青瓦红漆的手水社,这是神社门口的标配,是专供游人和香客净手的亭子。亭子下有水池,水池上摆满一个个竹水瓢,人们舀满水在手上冲洗,一来可以净手,二来可以得福,可谓一举两得。<br></h3> <h3>后面就是神社的山门了,这是一座二层歇山顶楼式山门,通体用朱漆修饰,金漆描花,二层上面有一圈栏杆,上面竖悬“伏见稻荷大社”汉字匾额。山门两边有护法的门神,门上挂着皇室菊花纹饰暖帘。这个山门的屋顶不是覆瓦,而是日本传统的茅草,因为茅草不防水,所以修葺的很厚,以便水在渗到底之前流出去。后面紧接着是一处歇山顶的外拜殿。外拜殿周围用红色栅栏做了玉垣(围墙),神职人员会在其中举行各种仪式。外拜殿后面是币殿。币殿,顾名思义就是供奉财帛的地方,人们聚集在币殿的门口供奉、许愿。币殿用了青瓦、朱漆、描金、彩绘,门楣上挂着纸垂和许愿的铜铃铛,有一根长长的绳子垂下,交了贡献许了愿,摇动铃铛即表示在与神灵沟通。币殿后面是本殿,本殿中供奉着稻荷神。两殿都用朱红色的玉垣围起,玉垣相接中间不能进人。</h3> <h3>再往上就是千本鸟居的入口,从这里可登上稻荷山顶,全程4千米,山道两旁布满了红色鸟居,这是伏见稻荷大社最引世人关注的地方。鸟居大小不同,有几米高的,也有巴掌大的,捐献的人多了,渐渐就形成千本鸟居的景观。鸟居蜿蜒曲折层层叠叠直至山顶,远观就像一条巨龙盘旋山中。无数的人们在一座座相挨的鸟居下默默行走,静谧之中时而传来几声鸟鸣,让你瞬间便体味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诗意。<br></h3> <h3>来这里祭祀和游览的人流密集,日本人穿着和服,或秩序井然地排着长队请平安福,或兴高采烈地摆出各种动作拍照。还有很多中小学生,小学生拘谨地排队上山,而中学生则三五成群结伴而行,一片欢乐祥和景象。走在鸟居下的人们,有的是情侣,十指相扣地挽在一起;有的是朋友,手拿着自拍杆不停地拍着;有的是虔诚的敬拜者,手捧一座迷你型的小鸟居,一步一步的朝着山顶行进。一路上,各种石制木质鸟居供奉在山路边,上面写满了祈求平安的文字。拾阶而上,山中狐狸的石像随处可见,它们嘴里叼着一根麦穗,目光炯炯的端坐着,或居高临下的俯视着,或两耳竖起聆听着。</h3> <h3>终于到达山顶了。山顶上,各种石柱、石灯、石台,还有各种神态各异的石狐摆放着。在这里,人们谦恭的依次排队,心怀虔诚地敬拜着。有的敬献鸟居,有的合掌祈福。走在这最贴近生活的神社里,人们如同穿越了千年,虔诚膜拜,心中的梦渐渐由远而近......</h3><div><br></div><div>2020年2月<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