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和小朋友们:</p><p> 处于特殊时期,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哦!今天是“立春”,是春天的开端,那么到底春天在哪里呢?春天在带着露珠的桃花里,那花瓣上的露珠,一闪一闪,是春天美丽的眼睛。春天在哪里?春天在茂盛的大树里,那挺拔的枝干,参天而立,是春天修长的身体。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嫩绿的小草里,那鲜绿的嫩芽,随风摆动,是春天的招手盈盈。春天在哪...跟着这期空中课堂的脚步,去了解春天的开端——“立春”吧!</p><p>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20px;"><i><u>“立春”的来源</u></i></b></p><p><br></p> <p><br></p><p>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反映了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属阳历范畴。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古人命名为“黄道”,也称“日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 ,就形成了24个节气。</p><p> 24个节气其实就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个候,每个候是五天。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节点。</p><p> “立春”,阴阳转化,阴退阳升,生气始发,万物复苏,新的一个轮回从此开始了。</p> <p> 那么,“立春”有哪些习俗活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一起来领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俗风采!</p> <p><b style="font-size: 20px;"><i>1.鞭春牛</i></b></p><p> 鞭牛又称鞭春牛或鞭春,吴越地区的传统年俗。立春日或春节开年,造土牛以劝农耕,州县及农民鞭打土牛,象征春耕开始,以示丰兆,策励农耕。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传统民俗语文化的重要内容。</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i>2.迎春</i></b></p><p> 迎春,中国“立春”习俗。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腊月底或正月初,表示春天来到和万物复苏。相传,春神为句芒,西方天帝少昊之子。常执一大圆规,主管春天诸事。迎春礼仪,皆由祭拜句芒而来。自周代始,历朝均举行盛大的节日活动。</p> <p><b style="font-size: 20px;"><i>3.咬春</i></b></p><p> 春打六九头,打春吃春饼!“立春”吃春饼的习俗,名曰“咬春”。该习俗起源于唐朝。由于立春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各种蔬菜发出嫩芽,人们尝鲜,便用面皮包着五彩缤纷的时令蔬菜卷成卷蒸熟或者油炸,取名春饼,寓意五谷丰登,并将它互相赠送,取欢喜迎春、祈盼丰收之意。</p><p>顺时而食,是心与自然的沟通,吃下与节令相合的食物,就是将整个四季放入了口中。老北京吃春饼最讲究,一定要卷成筒,从头吃到尾,寓意“有头有尾”。</p> <p>是不是学会怎么做美味的春饼了呢!❤️❤️❤️</p> <p> 最后让我们再看一个简笔画的小短片,回顾一下今天我们的小课堂——立春!</p> <p><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立春,让我们带着信念、带着祝福、带着鼓励、带着团结,感谢守护着我们的“你们”,祝愿“你们”一切安好,相信静待花开终有时!</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i>今天的“空中课堂”就到这里啦!我们下期见!</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