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记得那是一年的初夏,午饭后,带上机器驱车去南师大仙林宾馆旁的采月湖。原本是守候翠鸟的,突然发现一只绿鹭停在湖中岛旁的木桩上,慢慢的轻轻的靠近,架起机器设定参数,抓拍抓鱼的瞬间,后来又前往几次,拍摄了一组图片。</h3> <h3>绿背鹭又叫绿鹭、绿鹭鸶、打鱼郎、绿蓑鹭,为鹳形目、鹭科、绿鹭属。分布于东亚、澳洲、美洲及非洲中部。常见于山间溪流、湖泊、滩涂及红树林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苏里南。栖息于河流、湖泊、水库、灌木草丛中、滩涂及红树林中。单独活动,它们通常会静立于水中,伏击猎物,以小鱼、青蛙和水生昆虫为食。</h3> <h3>体长48厘米,翼展52-60厘米,体重200-250克。的深灰色鹭。体型小,头顶黑,枕冠亦黑色;上体蝉灰绿色;下体两侧银灰色。后颈、颈侧及颊纹灰色;额、喉白色。背及两肩披有窄长的青铜绿色的矛状羽,向后直达尾部。虹膜—金黄色;眼先裸露皮肤—黄绿色;嘴缘—褐色;脚和趾—黄绿色。</h3> <h3>栖息于山区沟谷、河流、湖泊、水库林缘与灌木草丛中,有树木和灌丛的河流岸边,海岸和河口两旁的红树林里,特别是溪流纵横,水塘密布而又富有树木生长的河流水淹地带和茂密的植被带,水塘密布而又富有柳树生长的河流水淹地带最为喜爱。性孤独,常单独在黄昏和晚上活动。主要以鱼为食,也吃蛙、蟹、虾、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h3> <h3>性孤僻羞怯。栖于池塘、溪流及稻田,也栖于芦苇地、灌丛或红树林等有浓密覆盖的地方。结小群营巢,多栖于池塘、溪流及稻田,也栖于芦苇地、灌木丛或红树林等有浓密覆盖的地方,白天休息,夜间外出寻食。</h3> <h3>绿鹭部分迁徙,部分为留鸟。在中国,长江以南繁殖的种群多为留鸟,长江以北繁殖的种群多要迁徙。通常在4月中旬到4月末迁来北方繁殖地,9月中旬到9月末离开东北繁殖地迁往南方越冬地。</h3> <h3>绿鹭主要以鱼为食。也吃蛙、蟹、虾、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觅食主要在清晨和黄昏,有时白天也觅食。通常站在水边等待过往鱼类到来,然后从栖息的树上扎入水中捕食,甚至在水面飞翔时也能扎到水中捕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