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岁月的分钱硬币

牧童

<h3>  腊月,原计划利用寒假时间,打扫整理一下房间,寻找不出什么原因?一直到春节也没能实现这个目标。</h3><h3> 最近,随着“冠状病毒”传播疫情的发展,积极响应政府和学校的对防控措施的号召,蜗居在家里,闲着,恰好有了弥补实现计划的机会。</h3><h3> 家里有个零钱盒,零钱盒什么时间设立的,已经记不清了。大约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生计,夫人开办的“泰普打字店”吧。多年以来,家人也是偶尔将兜里花不掉的毛钱(特别是2010年前后),投放进去,没有人去查看过,尤其最近五六年,现钞都很少用,更不用提那个零钱盒了。</h3><h3> 早餐过后,无意间看见放在电视机柜子上面的那个零钱盒,于是顺手拿了下来,扒拉扒拉看看。</h3> <h3>  零钱盒塞满了许多种不同的钱币。有纸币也有硬币,还有几枚铜钱,几枚国外的硬币;硬币居多,足有二三百枚;人民币的面值有一元的,五角的,一角的,还零星加杂着分值的硬币。不经意,一枚脏兮兮、破烂不堪的一分小硬币映入眼帘,引起了我的好奇和注意。随即把分币挑拣出来,按照造币的年代,由远及近排列起来;面值有一分、二分和五分的不等,二分最多,越排列越端详,越觉得这些分币更加有趣。或者这就是那些收藏家喜爱收藏的心理吧。</h3> <h3>  这些分值硬币,最早是1956年制造的,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比我还长;一枚1961年的,与我同岁;那枚最脏最破的一分硬币是1966年的;1974年那枚我上初中;1976年那枚我上高中;1977年那枚恢复高考;1978年那枚国家改革开放;1983年那枚我大学毕业;1987年那枚我结婚;1989年那枚我初为人父......最近的一枚是2005年制造的。还有1962、1963、1964、1975、1989、1982、1983、1986、1987、1988、1989、1991年等制造的。在这种冲动情绪的驱使下,掏出了相机,借助冬日射入阳台的光线,找来几张白纸,正面“叙述性”地拍了一阵子。拍完后,把照片放在电脑上,总感觉缺少点什么东西?越看越觉得不是我想要的东西。</h3> <h3>  每枚硬币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见证着社会的千姿百态,世态炎凉;它们刻录着时光的流逝,时代变幻痕迹;它们的“表情与纹理”记录着曾经的使用者的悲欢离愁,浸透着他(她)们的血汗;它们伴随着拥有者从青年到中年到老年,直到永远。它们应该是有故事的,有温度的,有颜色的,有味道的,有质感的,不应该是冷冰冰、硬邦邦、呆板的货币。怎样才能衬托出这种氛围呢?从那个角度考虑才能体现这种感觉呢?</h3><h3> </h3> <h3>  中午吃饭的时候,似乎有了点奇想和灵感,联想到使用这些分币的年代背景。在那物质生活极度缺乏的年代,人们的“吃饭”是第一位的,人们对货币分配到“吃饭”上的比例也是最高的。那么这些硬币,应该首先具有厨房的特征,应该具有酸甜苦辣咸的味道;应该具有红黄绿青蓝紫白的色彩;应该具有园方多角千姿百样的形态;应该具有硬和软的质感;应该具有实与虚飘渺如雾如烟的魔幻;应具有夏季的炎热和严寒的凌寒变迁;应该具有人们无时对它的期盼,有时对它的无限贪婪!</h3><h3> 因此,从厨房里寻找来了一些米面油,醋酱茶等,把这些硬币重新投到曾经的岁月里,寻找当时的自己......,尽管拍摄的照片不太如人意,但总算有了点点曾经的记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