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繁花,悄然成长——永城三中成长营第四组轮值活动纪实

阿晨

<h3><div>&nbsp; &nbsp; &nbsp; 下雨了是因为云哭了,花开了是因为风笑了,飘雪了是因为太阳睡了,星星醉了是因为月亮圆了。在这里,你我醒了,是因为成长营开课了,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正是这团火点燃了我们心中的灯,让我们懂得了这个寒假的价值!<br></div><div>&nbsp; &nbsp; &nbsp; 在疫情当前的非常时期,成长营里依然书韵飘香,成员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充实着自己、造福着国家。在成长营中,学员们润湿的理想主义在发烫,在疫情期间,他们是魔幻百态里的一道光芒!我们有必要在这个非常的时期里,制造出一些不合时宜的浪漫!<br></div>&nbsp; &nbsp; &nbsp;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人想改变自己。但成长营就真切地否定了后者,纵然不一定能拥抱前者。成长营里,每天干货满满,像一路的繁花,我们习惯了在这花丛中啼香、嬉闹、汲取,一路欣赏着它们沃野、欲滴、怡人的模样,殊不知,悄然间自己已慢慢成长。<div>&nbsp; &nbsp; &nbsp;&nbsp;</div></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背景小回顾</font></b></h3> &nbsp; &nbsp; &nbsp; &nbsp;为加快我校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成长步伐,尽早在教育教学方面脱颖而出,我校拟组建由学校业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以及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学习成长营”,以分组轮岗的形式每天进行专业学习。 轮岗成员每天任务:<br>1.早上七点:观点推荐。<div>格式:现在是“观点推荐”时间,我向大家推荐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名言: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请大家读记、领悟并实践于教育教学中。<br>2.中午两点:共读分享。</div><div>格式:现在开始我们的“共读分享”活动,请大家利用今天的空闲时间阅读《教育的情调》第一节(或多少页到多少页),并把自己在这一节中印象最深或触动最大的一句话、一段话分享在群里,您也可以就这句话谈谈自己的感悟。今天的分享由某某老师进行汇总,时间截止到晚上八点前。<br>3.晚上八点:微言论坛。</div><div>格式:今天的“微言论坛”我选择的话题是……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见解(也可自己根据内容设计开场白)</div> &nbsp; &nbsp; &nbsp; &nbsp;在领导们的谆谆教导下,我们的成长营火速前进,学习群里每天内容丰富、花色繁多!一马当先的第一组旗开得胜,火上浇油的第二组大放异彩,技术硬核的第三组新颖亮相,秣马厉兵的第四组砥砺前进,继续精彩纷呈......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团队亮风采</b></font></h3> <b>第四组轮岗值日表:<br>2月3日 李蒙蒙<br>2月4日 张&nbsp; &nbsp; 晨<br>2月5日 刘成海<br>2月6日 莫体运<br>2月7日 崔兰萍</b><br><b>2月8日 张&nbsp; &nbsp; 怡</b><br><b>2月9日 李中原</b><br><b>组员任务分工:</b><div><b>1.刘成海校长负责指导工作<br>2.李蒙蒙负责提醒每天的轮岗教师<br>3.崔兰萍负责搜集汇总资料<br>4.张晨负责一周后的美篇报道</b></div> <h3><font color="#010101">李蒙蒙,中学二级教师,获得校园微课大赛二等奖,校级优秀教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张晨,中小学二级教师,永城市骨干教师,获得商丘市优质课一等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刘成海,永城市第三中学校长,河南省名校长,河南省学科技术带头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莫体运,1999年参加工作,永城市优秀教师,获得商丘市级优质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崔兰萍,硕士学历,获得校园微课一等奖、省级优质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张怡,中学一级教师,“部级”优课教师,河南省优质课教师,永城市优秀教师,永城市优秀班主任,永城市名师。</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李中原 ,中小学一级教师 ,获得商丘市优质课一等奖,商丘市课题一等奖,永城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我们的行动</b>:</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快速、敏捷、整齐、规范</font></h3> 第一天:李蒙蒙老师(2月3日)<div>1.早7点,在“观点推荐”时间:</div><div>李老师向大家推荐:吴非老师在《不跪着教书》一书中写到“教师风格不存、个性不存、意味着教学生命的死亡。”</div><div>2.午2点,在“共读分享”环节:</div><div>李老师带领大家阅读《教育的情调》第141——149页“发展教育的机智”这一章节。</div><div>3.晚8点,在“微言论坛”活动:</div><div>李老师发表了《我的“五味陈杂”成长路》一文,并邀请大家点评。</div> 第二天:张晨老师(2月4日)<div>1.早7点,在“观点推荐”时间:</div><div>张老师向大家推荐:于漪老师的一句话“我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div><div>2.午2点,在“共读分享”环节:<br>张老师带领大家阅读《教育的情调》第153——160页“什么是教育现象学”这一章节。<br>3.晚8点,在“微言论坛”活动:</div><div>张老师发表了《不坠青云之志 》一文,并邀请大家点评。<br></div> 第三天:刘成海校长(2月5日)<br>1.早7点,在“观点推荐”时间:<div>刘校长向大家推荐:成功学之父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沟通技巧。”<br>2.午2点,在“共读分享”环节:</div><div>刘校长带领大家阅读《教育的情调》第160——167页“教育现象学做什么”这一章节。<br>3.晚8点,在“微言论坛”活动:<br>刘校长发表了《让生命与使命同行&nbsp; 》一文,并邀请大家点评。<br></div> 第四天:莫体运老师(2月6日)<br>1.早7点,在“观点推荐”时间:<br>莫老师向大家推荐:教育家叶圣陶的观点:“教”是为了“不教”。<br>2.午2点,在“共读分享”环节:<br>莫老师带领大家阅读《教育的情调》第167——172页“教育现象如何做”这一章节。<br>3.晚8点,在“微言论坛”活动:<br>莫老师发表了《 家庭教育中怎样与孩子相处 》一文,并邀请大家点评。<br> 第五天:崔兰萍老师(2月7日)<br>1.早7点,在“观点推荐”时间:<br>崔老师向大家推荐: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br>2.午2点,在“共读分享”环节:<div>崔老师带领大家阅读两个小故事“陶行知喂鸡”、“四颗糖”。<br>3.晚8点,在“微言论坛”活动:<br>崔老师发表了《课堂也要会“留白”》一文,并邀请大家点评。<br></div> 第六天:张怡老师(2月8日)<br>1.早7点,在“观点推荐”时间:<br>张老师向大家推荐: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保护受教育者,不降低他的人格。不应当使他感到自己是听任命运摆布的一粒无能为力的尘埃。……性格执拗和不肯听话,要比唯唯诺诺、盲目服从好一千倍。”<br>2.午2点,在“共读分享”环节:<br>张老师带领大家阅读“小和尚翻墙”一个小故事。<br>3.晚8点,在“微言论坛”活动:<br>张老师发表了《 激情,让我的语文课堂更加美丽》一文,并邀请大家点评。<br> 第七天:李中原老师(2月9日)<br>1.早7点,在“观点推荐”时间:<br>李老师向大家推荐:“把工作看成乐趣,人生即天堂,把工作看成负担,人生即地狱。”<br>2.午2点,在“共读分享”环节:<br>李老师带领大家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br>3.晚8点,在“微言论坛”活动:<br>李老师发表了《走进学生的心灵&nbsp; 》一文,并邀请大家点评。<br> <b>活动结语:</b><div>“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成长营一周的日子里,我们在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探索教学规律。努力由学者型、专家型、研究型教师转变为工匠型、实干型、创业型教师,培养出新中国、新时期、新时代的学生。</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我们的备战</font></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nbsp; &nbsp;胸有成竹,决胜千里 ;</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nbsp; &nbsp;运筹帷幄,万无一失 。</span></div><div><font color="#167efb">李蒙蒙老师</font><font color="#333333">(2月3日):</font><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br></b></div><div>兼顾主持工作与网课任务,并以组长身份组建第四组学习群,用心制定本组独特的规章制度,验证了孜孜不倦、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div><div><br></div><div><font color="#167efb">张晨老师</font><font color="#333333">(2月4日):</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分担其他组员的困难,斟酌回帖、整理材料、尝试美篇。原创文章虽不是教育理论方面,一篇</font>独树一帜<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的感悟散文,却也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span></div><div><br></div><div><font color="#167efb">刘成海校长</font><font color="#333333">(2月5日):</font></div><div>每次发送任务前,以一首歌曲引领,细致入微、虑无不周。并以身作则、事必躬亲,对成员的跟帖一一回复,微言论坛时间一篇文章,更使群内气氛推向高潮,老师们情绪高涨、斗志昂扬。</div><div><br></div><div><font color="#167efb">莫体运老师</font><font color="#333333">(2月6日):</font></div><div>作为备课组长的莫老师在为网课做计划、分备课的同时,成长营的任务丝毫没有落下,从作业的篇幅就可以看出定是精雕细刻、千锤百炼出来的。</div><div><br></div><div><font color="#167efb">崔兰萍老师</font><font color="#333333">(2月7日):</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主动要求代替其他成员整理材料,此项工作虽谈不上技术,但绝对是一项耗时的巨大工程,需全程跟随,唯恐漏下一次发言&nbsp; ,</font>焚膏继晷、通宵达旦也绝不夸张。</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张怡老师</font><font color="#333333">(2月8日):</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在眼疾不适的情况下,不仅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成长营的作业也是提前准备。对发言内容简练揣摩、字斟句酌,对此工作恭敬谨慎,尽心竭力。</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李中原老师</font><font color="#333333">(2月9日):</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稳重内敛、为人随和的性格造就了恪尽职守 、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一天中三次任务的发送时间都如约而至、</font>分毫不差。对成员的回帖更是随机应变、量体裁衣。</div><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我们的回应:</b></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有内容、有内涵;有高度、有深度</font></div> <div><font color="#167efb">刘成海校长:</font>沟通可以让我们面对突发情况的时候不手忙脚乱,心中已有处理问题的预案,有助于日常教学工作。既可以让学生的危险降到最低,同时也给学生上了一课。见到患此病的人,如何去处理和保护病人,把风险降到最低,也让学生了解此病不传染的特性,解除了同学们的心理障碍,同时也保全了我们自己。</div><font color="#167efb"><div><br></div>胡宽民校长:</font>“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是我们的口头禅,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却不是那么的容易。<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现实生活中是我们需要工作,不是工作需要我们!如果我们今天工作不努力,那么明天我们会努力去找工作都将成为现实。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无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爱自己的岗位,都要发挥最大的作用,都要做出最大的贡献。<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后我们还要专一行,成为本职业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只有专一行,工作才有底气,事业才有生机。我们要成为本职业的行家里手,就必须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主动向书本学习,向前辈学习,成长营也是绝佳的学习契机,带着问题用心学,将会使我们越来越胜任目前的岗位。<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孟红梅主任:</font>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就是我们在阅读《教育的情调》中提到的让学生感觉到“我在”。一堂课的设计好比是撰写一篇文章,从谋篇布局到语言个性,都在体现一个老师的对教学设计的用心投入,钻研深入。而将教学设计转化为活生生的课堂时,更能体现一个老师的智慧、能力、学识、修养,这些都会带有老师个性风格。文如其人,课如也其人,只有具有自己教学风格,不抄袭模仿他人,上出自己的味道,上出这一学科的味道,才会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命力。</div><div><br></div><div><font color="#167efb">李宗焕主任:</font>在教学中,与学生沟通不仅仅只靠语言,也可以有其他的方法。我每学期开学时都要给学生写一封公开信,谈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谈语文学习的方法等。利用作文批语进行沟通,每天在黑板上写每日一语,鼓励学生,利用语文课堂读一篇文章对学生进行感恩、励志等教育。</div><div><br></div><div><font color="#167efb">万素敏组长:</font>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培养这个国家、民族的未来。教育,需要家国情怀,需要坚守!就像杭州深夜给学生写信的郭简老师不忘自己使命,告诉学生做一个有大爱有大义有专业有贡献的人!</div><div><br></div><div><font color="#167efb">朱乐雷组长:</font>“四颗糖”的故事,就是赏识教育,发现学生的优点,加以鼓励,从而走进学生内心,接着正面引导,学生很容易认识错误并改正错误。</div><div><br></div><div><font color="#167efb">凡静组长:</font>教学更需要反思,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我认为反思的方法有:1.记录教学亮点;2.剖析课堂弱点;3.捕捉教学机智;4,进行再教设计;5,整理课堂实录;6,持续关注一个问题。</div><div><br></div></div></div></div> &nbsp; &nbsp; &nbsp; &nbsp;俗语说:“水养人,书养心。”<div>&nbsp; &nbsp; &nbsp; 闲来无事,就去读书。不为黄金屋,不为颜如玉,不为千钟粟,更不为打发时光。就这样,一页页地翻过,书的妙韵连同它的芳香会不知不觉的渗入一个个张开的毛孔,汹涌地穿透如饥似渴的皮肤,进入一根根膨胀的血管,随着澎湃的血液而流淌、而奔腾、而肆虐,你的情感也会在意境中摇曳、波动、起伏。此刻的你,是否感受到全身的细胞都在跳跃?</div><div>&nbsp; &nbsp; &nbsp; 春花静月砚墨,夏朗诵诗闲读,秋寒菊清温酒,冬夜赏梅悦箫。就这样,伴着文墨书香,四季皆轮回,朝朝又暮暮。<br><div>&nbsp; &nbsp; &nbsp;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让我们一直读书,一起成长!愿我们在“成长营”这坛花园里,越开越美!美得肆无忌惮,美得艳压群芳!</div></div> <div><br></div>(仅以此文记录成长营中第四组的点点滴滴。只愿,偶尔想起,记忆犹新!) <div><br></div>

老师

微言

成长

大家

教师

共读

教学

教育

推荐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