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筑起安全屏障 齐抓共管保障患者安全

鞍山市中心医院护理部

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新年的钟声变成了抗击疫情的号角。辽宁省于1月25日启动了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我院积极响应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取消春节休假的通知。我院分两批选派7名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医疗专家、护理骨干奔赴千里,驰援武汉防疫第一线。全院76名护士、53名护士长,主动报名,利用休息时间参加门诊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值班、备班。<br> <h3>为积极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坚决扼制疫情蔓延势头,保护每一位来院患者及家属的安全健康,根据国务院、省、市卫健委要求,2020年2月2日,在这个“千年一遇的对称日”,中心医院领导班子紧急召开会议,部署2月6日门诊普诊开诊后,应对患者及家属来院增多,防范新冠病毒传播的困难增加情况。在门诊设立发热患者初筛诊室、门诊大厅及四幢病房楼大厅,安排发热监测防控点,当日立即启动防控监测工作。门诊监测点24小时监控、病房楼监测点8:00-21:00进行监控。</h3> <h3>会议结束,各科室紧锣密鼓开始行动。<br>1小时内,监控点5天110人次值班人员名单上报完毕。<br>2小时内,监控点物品、座椅、隔离服、医用口罩、手套、帽子、体温检测仪、手消液请领、下发完毕。<br>3小时内,当日值班人员到岗,全部物品、器械调试完毕,各发热监测防控点投入使用。<br>4小时内,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科进行验收工作,全部发热监控点符合感控防疫标准。<br></h3> <h3>4个小时,说起来轻松,可只有医务科、感染科、护理部、器械科、总务科、药剂科的工作人员知道有多难。<br>在全院各科室已经派出26名护理人员支援发热门诊及预检分诊的情况下,每天再出22名护理人员负责监控点工作,对各科室来说都是很大的压力。针对人员不足情况,科护士长现场督导,护士长们全员进入一线排班、护理骨干紧随其后,无人喊苦无人叫累。总务科科长李福刚调派人手协助发热监测人员搬运物品、器械,布置发热患者初筛诊室。药剂科王辉主任调配手消液,以最快速度下发至监测点。器械科负责提供体温检测仪、防护物资,在以往或许不是难事,可在全社会防控物资紧张的情况下,每天22名医护人员防护物资消耗以及每个防控点2台体温监测仪真是有种捉襟见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了。在这种情况下,器械科科长王林联系厂家在最短时间内将物资下发,确保发热监测工作顺利进行。</h3> <h3>医务科科长宋旸、感染科科长杨晓莲、护理部主任魏丽群,挨个监测点进行检查,查看物品准备、防护措施、值班人员工作情况,及时提出整改意见。<br><br></h3> <h3>在大家工作有序进行时,意外发生了,由于天气寒冷,部分监测点室温低于10摄氏度,超出体温检测仪温度要求10-40摄氏度范围。检测仪纷纷报警,护理姐妹们想尽办法贴热贴、用暖宝,用手一直捂着......院领导知晓这一情况后,立即安排器械科、总务科在监测点大厅安装暖风机及制暖设备,增加室内环境温度。器械科立即调派人员负责此项工作,12小时即完成了采买、安装、调试等工作。总务科科长李福刚亲自带领总务科的同志们接电源、购买小太阳、堵风口。保障体温检测仪正常运转、让同志们暖身亦暖心。<br></h3> <h3>16:00各岗进行交接,夜班提前做好防护准备到岗,与白班交接监测点物品、器械、登记单。其实她们心里都知道夜班会更加辛苦,但仍然选择早点接班让已经在冬日大厅里站了整整一天的伙伴早点回家,她们接过发热监测这支接力棒,依然坚守。</h3> 测试点防控作为外围如火如荼,病房里面的陪护管理不容忽视,病房严格进行陪护人员管理,确需陪护患者只安排1名固定陪护(特殊情况除外),重患固定陪护并减少数量,病房严格限制时间探视,不允许发热、咳嗽家属陪护探视,减少外来人员出入,所有人戴口罩,测体温,房间每日两次通风,勤洗手,做好有效个人防护及患者保暖。 让医护人员感动的是,在我们严密的防控、检疫、监测过程中,来院的患者、家属、陪护人员,面对我们一道道监测关卡,没有怨气,没有冷言冷语,只有配合。鞍山无疫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能够得到全民的支持理解,这是我院全体防疫人员无悔付出最好的回报。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面前,冲锋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是英雄、在幕后提供保障的职能科室是英雄、清运医疗废物的保洁员是英雄、让工作人员及患者及时吃上健康营养饮食的营养部工作人员是英雄、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的患者也是英雄...... <h3><br>祖国放心、在武汉驰援的同志们放心,中心医院人必将团结一心,全力以赴、科学有效地做好新冠肺炎防疫工作,筑起安全屏障、保障患者安全,为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智慧和力量。</h3>

监测点

发热

陪护

防控

患者

检测仪

门诊

总务科

监测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