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掠影——游高桥古镇之一

海宁妙松

<h3>  高桥古镇,上海东北角黄浦江与长江交汇处的一个小镇,和吴淞隔浦江相望。</h3><h3> 早在北宋年间,高桥就有了行政归属,为昆山县的临江乡。明嘉定置县,高桥为嘉定县依人乡。该处有一翁家桥,跨黄潼港,桥颇高,桥下可通巨舟,故又名高桥,明末清初该地遂以桥得名“高桥”。桥东北一公里处有一清浦镇,清浦港淤积,集镇南移,高桥兴,清雍正三年(1725年)正式设置为高桥镇。</h3><h3><br></h3> <h3> 水天一色</h3><h3><br></h3><h3> 高桥古镇位于长江南岸、黄浦江东岸的交汇处,隔着黄浦江与吴淞炮台山相对,隔着长江与横沙生态島、崇明东滩湿地鸟类保护区、九段沙湿地保护区相望。北端临江的“滨江海岸线”长达二公里,一面是成荫的绿树和大片草地,一边是海天一色一望无际,占领了上海独一无二的黄浦江、长江、东海“三水合流”的地理位置。</h3><h3><br></h3> <h3> “三水合流”纪念标志</h3><h3><br></h3> <h3> 对岸就是吴淞炮台山</h3><h3><br></h3> <h3>  在“三水合流”处已建成了滨江森林公园,这里保留了原生态的乡土植物和动物的栖息地。</h3><h3><br></h3> <h3> 通往江边郁郁葱葱的林荫大道</h3><h3><br></h3> <h3> 迎宾的花廊喜气洋洋</h3><h3><br></h3> <h3> 木质花亭别有韵味</h3><h3><br></h3> <h3>  迎风摇摆的蒲苇,/猩红点点的海棠。/花团锦簇的花坛,/点缀浓浓秋意的公园。</h3><h3><br></h3> <h3> 绿荫绕碧波,水陆成双影。</h3><h3><br></h3> <h3> 保护环境,垃圾分类。</h3><h3><br></h3> <h3> 垃圾箱搭建的机器人模型</h3><h3><br></h3> <h3>  古高桥旧址石碑和新立的《移碑记》</h3><h3><br></h3><h3> 由地铁外高桥保税区北站沿海春路至花山路左转西行,在前方不远的人行道旁看到用低矮的铁栅栏围起来的一小块绿地,树丛前相依的两口井旁竖立着两块碑。右边一块花岗岩石碑,高一百六十厘米,宽五十厘米,厚十五厘米,上面刻着“古高桥旧址”五个阳文大字,书法古朴。左边是高桥镇人民政府一九九七年立的《移碑记》。</h3><h3> 原来建有高桥的黄潼港西连黄浦江、东通大海,可行巨舟。后因修筑保护用的内外护塘,阻断了黄潼港与黄浦江和大海的通道,仅与界浜和清浦浜相通,日久形成淤塞。虽经娄次疏浚,但淤塞愈烈,至一九二八年镇上同仁决定拆除高桥,填河修筑道路,在高桥原址竖立了“古高桥旧址”碑和“迁桥筑路记”碑,两块碑的碑文由印园主人印星台撰写,吴郡邹念生勒石。同时在碑旁挖掘“保安公井”两口,用于消防和饮水用,故立碑处又名“双井”。</h3><h3> 在“文革”时期两块碑被拆除,下落不明。后“古高桥旧址”碑被发现,断成三截,修复后拓宽海高路时重新立于双井旁。“迁桥筑路记”碑已无踪影,仅有拓片存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高桥镇政府另立《移碑记》于“古高桥旧址”碑旁以示说明。</h3><h3><br></h3><h3></h3> <h3>  “古高桥旧址”碑旁的双井——两口“保安公井”。</h3><h3><br></h3> <h3> 坐落在高桥中学校园内的御碑亭</h3><h3><br></h3><h3> 永乐御碑在靠近校园大道后端左侧草坪的一座亭子内,亭子旁竖立了一块刻着“永乐御碑”的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竖立的石碑。</h3><h3> 永乐御碑事因当年明成祖朱棣夺取了建文帝的皇位后,建文帝亡命天涯海角,朱棣派人四处追杀,三宝太监下西洋的使命之一就是寻找建文帝下落。永乐七年,郑和自太仓刘家港出发船行至高桥附近的长江口时失去了航行方向,陷入困境。于是永乐十年平江伯陈瑄奉命在今高桥地区距海三华里处以巨木为基桩,筑土成山,在山上建烽火堠,日升烟、夜举火,为过往船只指明航向。同时在山上建龙皇庙、观音殿,广植奇花异草、茂林修竹,逢进香时节,游人如织,热闹非凡,人称此土山为“宝山”,这也是地名宝山的由来。</h3><h3> 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亲自挥笔为此撰文,并刻于石,称为“宝山御碑”。当时在清浦镇东桥北堍建御碑亭以竖立宝山御碑,后经历史变迁,几经辗转,最后落户于高桥中学校园内。</h3><h3><br></h3> <h3> 筑在土山顶上的御碑亭</h3><h3><br></h3><h3> 御碑亭建筑在一座土山顶上,筑有石阶拾级而上。亭子是一座四方攒顶亭,上是飞檐黛瓦亭盖,下有朱红木柱支撑。永乐皇帝亲书的御碑竖立在亭内。</h3><h3><br></h3> <h3>  拾级而上,只见亭檐下方悬挂的黑底亭匾上书写着“明御碑亭”四个篆体金字。</h3><h3><br></h3> <h3> 亭内竖立的永乐御碑,楷书的碑文。</h3><h3><br></h3> <h3>  御碑碑额。中间是竖书的篆体“御制”两字,左右是龙的纹饰。<br></h3><h3><br></h3> <h3> 御碑的背部贴有一幅当今的碑文译文</h3><h3><br></h3> <h3> 高桥中学校园美景</h3><h3><br></h3><h3> 高桥中学由海上闻人杜月笙先生创办的。始创于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为上海百年老校之一。一九四六年抗战胜利后,杜月笙先生提请当时的上海市教育局,正式成立“上海市市立高桥中学”,成为当时上海市十八所市立中学之一。解放后,一九六零年被列为首批上海市重点中学。现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重点高级中学。苏步青先生身前曾为学校题写校名。</h3><h3><br></h3> <h3>  校园内的“涵”字刻石,它向同学们暗示着什么?</h3><h3><br></h3> <h3> 校园内的“平衡石”又意味了什么?</h3><h3><br></h3> <h3> 老宝山城遗址</h3><h3><br></h3><h3> 高桥还遗存了一段老宝山城城墙,见证了老宝山城的位置。它在外高桥保税区内杨高北一路255号,在星明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内,和集装箱为邻。虽然现已修缮一新,但没有特殊关系,只能在公司门外远远望一望,规划中的遗址公园也遥遥无期。</h3><h3><br></h3> <h3> 高桥古镇的高桥港风貌</h3><h3><br></h3><h3> 高桥古镇三面环水,依“丁”字形河道而建。“丁”字形河道的一横为高桥港,一竖就是黄潼港。</h3><h3></h3><h3> 高桥港一河相隔,两岸历史上几个朝代还是两县分治的界河。</h3><h3><br></h3> <h3>  钱慧安纪念馆前高桥港上新建的步行木桥“拱桥”。</h3><h3><br></h3> <h3>  横卧在高桥港上的仿古三孔石拱桥万寿桥。北堍长兴菜馆旁是古镇西街和树德路交汇处的休闲广场。</h3><h3> 桥的两边各镌刻了一幅桥联。东边的桥联云 : “接北通南,一桥连血脉;开来继往,千载续人文”,西面的桥联曰 : “风和日丽,清浦载诗船;物阜民丰,界浜流金水”。</h3><h3><br></h3> <h3>  位于仰贤堂旁高桥港上的胜利路桥。桥的西侧原有一座名“典当桥”的石桥,后拆除后建造了这座三孔混凝土桥,改名“胜利桥”。</h3><h3><br></h3> <h3>   高桥古镇老街一督</h3><h3><br></h3><h3> 高桥古镇老街分东街、西街、北街三条街,呈“丁”字形分布,交汇于季景路桥北堍。东街和西街沿高桥港一字排开,横贯东西,北街南端自王家街起现改名为季景北路,三条老街总长二千多米。</h3><h3><br></h3> <h3>  长兴菜馆大堂内的大型黄杨木雕弥勒佛立像,笑呵呵地恭迎八方来客。脚踏铜钱元宝,意味着生意兴隆,财源滚滚来。</h3><h3><br></h3><h3> 长兴菜馆坐落在万寿桥北堍西侧、西街与树德路交汇之地。长兴菜馆是高桥镇的老店,原坐落在养和堂对面,是高桥镇地道本帮菜的发源地,年代久远,旧馆已不复存在。为传承本帮菜特色,浦东北路邱波酒家老闆邱波先生在万寿桥堍拆除一座旧屋,建造仿古茶楼酒肆,恢复长兴菜馆店名。</h3><h3> 建成后,沪上当代诗人、作家丁锡满(笔名萧丁)为菜馆撰写了两幅楹联,一联云 : “长铗归来乎,有鲈脍莼羹,放歌开盛宴;大江东去也,趁尧天舜日,把酒话中兴”;另一联曰 : “吞海含山,广收博纳千家艺;炮龙烹凤,独创自成本帮源”。前一联将餐馆名“长兴”两字分别嵌入上联第一个字和下联最后一个字,上下联还分别引用了《战国策•冯煖客孟尝君》的故事和苏轼所作名词《水调歌头•赤壁怀古》的词句,既说明了这里是“食有鱼”的饭店,又指出苦难已成历史,高桥将迎来焕新的面貌。后一联阐述了本帮菜的海派特色。丁锡满先生还集唐代诗人王维和李白的诗句为菜馆提供了一幅对联 : “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为来店客人助兴。</h3><h3><br></h3> <h3>  西街上的老街微型消防站,对古镇老街的砖木结构老宅安全起到重要作用。</h3><h3><br></h3> <h3> 高桥洽康德米行旧址</h3><h3><br></h3><h3> 高桥洽康德米行旧址位于陈家弄2-10号、与西街的交叉路口。原为八间二层砖木结构楼房,二OO二年旧镇拆除时,转弯角处起三间被拆除,剩下现在的五间。房屋为六架,粉墙黛瓦,观音兜山墙。</h3><h3> 早年转弯角处开设恒泰米店,到一九四二年歇业。一九四三年由高桥洽丰米行、康盛米店、德泰福米店及沈人豪三方四人筹建新的洽康德米行,在恒泰米店旧址开业,成为高桥米业界的顶梁柱,直至一九八六年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后方才停业,她见证了高桥米业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h3><h3><br></h3> <h3>  洽康德米行旧址东侧的西街48号是一幢建于一九O五年的三间两层砖木结构临街中式楼房,建筑面积五百平米,也是按原貌修复的。据附近老年居民介绍,这里原是中华老字号养和堂药房的原址。</h3><h3><br></h3> <h3>  数年前我去高桥游览时,这里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工艺设计分会中国香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底楼正中门上挂着“赏趣”的黑底金字匾。</h3><h3> 香起源于上古,殷商甲骨文中就有用点燃香木“柴祭”和“香”的记载。上古先民自取火以来,就探求香的使用,所以自古以来“香”成为一门与人世代相伴的神秘而厚重的文化,在历史上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但除宗教用香外,中国的香文化自清代始逐渐没落失传,让传承千年的香文化重放光彩,是香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的使命。研究中心特邀工艺美术设计大师和中医养生专家多人,共同挖掘和传承历史香文化,深入研究技艺,携手创新设计,努力打造新时期的香文化,为创造美好生活作贡献。</h3><h3> 然而现在修复后大门紧闭,中国香文化艺术研究中心也不知去向,此处将作何用途,期待来日开张。</h3><h3><br></h3> <h3>  西街上的西和泰铺面原址。这是一幢清末的旧民居,建筑面积有四百九十平米。现按原貌修复后楼下继续作为商店经营场所。</h3><h3><br></h3> <h3>  西街60号门上挂着“清逸园”匾额,店内经营古董瓷器。看上起不显眼,店旁挂的旧招牌却来头不小啊——“中国文物学会修复委员会上海古陶瓷鉴赏修复中心”,不知是正宗的还是民间自发的,还是“扯着虎皮当大旗”的。</h3><h3> 两旁的“大小姐”和“天后”是为女士服务的商店,生意清谈已经关门啰。</h3><h3><br></h3> <h3>  花山路与北街交界处的“翁氏民宅”</h3><h3><br></h3><h3> 高桥古镇有许多挂着高桥镇老街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高桥镇历史建筑”铭牌的老民居,大多破旧不堪,但还住着百姓,翁氏民宅就是其中之一。</h3><h3> 北街295-297号翁氏民宅是一幢二间三进的清代砖木结构建筑,建筑面积二百三十平米。只见门窗紧闭,不见人踪,在位于北街的门面挂着“四川客运”的招牌,靠花山路一侧下面被建筑材料围起来,只见露出的楼上部分一片破败景象,不知是修还是拆。</h3><h3><br></h3> <h3>  北街上与翁氏民宅紧邻的291-293号也是一户挂牌的“朱氏民宅”,那是一幢解放前夕建造的砖木结构中式楼房,建筑面积近五百平米。除了水泥门楣上隐隐约约有“紫气东来”四个字迹,门内也如同普通民居一般,看不出有什么可欣赏的地方,不知为什么也算是历史建筑。</h3><h3><br></h3> <h3> 欧高公路上的“朱氏民宅”</h3><h3><br></h3><h3> 欧高公路高桥镇小学的对面也有一户挂牌的老民宅,我端详铭牌上也称“朱氏民宅”,是民国时期建造的砖木结构中式楼房,建筑面积有四百。临街也有门楼,门楣上的铭石已经失去,仅留一个空框。</h3><h3><br></h3> <h3>  进门是个天井,房屋是两层砖木结构,中间一间,两侧厢房,楼上沿天井都是木板板壁,如同上海双厢房的石库门房屋一般结构,唯一不同的是门楼靠天井这面也建有带飞檐的门盖。这间朱氏民宅与北街的朱氏民宅相比,确实具有几分历史价值。</h3><h3><br></h3> <h3> 带门盖的门楼十分气派</h3><h3><br></h3><h3> 沿着北街——季景北路前行,至石家街两侧的八街九陌小巷内,隐藏着许多挂牌的属于历史建筑的老民宅,我一路上参观了恭寿堂、蔡氏民宅、夏氏民宅、沈氏民宅、陆氏民宅等历史建筑。有的虽然没挂牌,但一看就是年代比较久远的民宅。据一位当地人介绍,当年季景北路西侧自王家街至学前街都是蔡家的产业,进蔡家民宅一看果然非同一般。这些民宅因年代久远,基本上都很破落,现在是属公房,居住着许多百姓住户,如同“七十二家房客”一般,也有不少外来打工者的租户,我进去参观拍照,他们都很友善,有些年纪较大的长者还会热心给我介绍。老民宅一般都是砖木结构的江南民宅,有一层平房,也有二层楼房,山墙、屋脊、砖雕门楼、青砖地面、雕花的廊檐、木质的花窗,处处透着古老的气息。</h3><h3><br></h3> <h3>  季景北路693号尚剩的中西合璧式门楼既美观又气派。</h3><h3><br></h3> <h3>  进门院内的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顶层好像是后来加上去的。</h3><h3><br></h3> <h3>  虽然有的已经用现代建筑材料替代了,但还尚存一些古老的精美木雕建筑。</h3><h3><br></h3> <h3>  位于北街196号的恭寿堂。这是高桥镇现存的年代最早的房屋之一,是当时高桥乡董孙权馨和工商业主孙干才共同建造的。建于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年),建筑面积达一千三百平米,工程浩大,用料讲究,施工达十年之久,是典型的江南清代民居。四进深院中第三进正堂名恭寿堂,两侧用于接待宾客、书房、用膳。</h3><h3><br></h3> <h3>  当年显赫的宅院已从北街上的第一进毁坏到第三进,剩下几间勉强维持现状的落难堂屋,成为“七十二家房客”似的大杂院,只有那堵令人抬头仰望的内院高墙还显示了当年的雄姿,使人仰慕。</h3><h3><br></h3> <h3>  古典雅致的砖雕门楼风采依旧</h3><h3><br></h3> <h3>  精工细刻的木雕建筑在院内随处可见</h3><h3><br></h3> <h3> 山墙高耸的蔡氏民宅</h3><h3><br></h3><h3> 蔡氏民宅名庆譽堂,坐落在季景北路714弄11号,是高桥镇经营米店的粮商巨富蔡啸松于清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建造的一座砖木结构三间三进二层徽式宅院,占地面积六百六十平米,建筑面积达八百多平米。当年耗银四千余两,历时十三年才完工,建筑规模大,雕饰精美,是高桥镇民居中的翘楚。</h3><h3><br></h3> <h3>  宅院内的砖雕门楼,门额上原刻有“睢麟应化”四个隶书大字,落款“清光绪三十四年立”,可惜字样和旁边的砖雕都已毁损,只剩轮廓。</h3><h3><br></h3> <h3>  蔡家民宅内独树一帜、令人叹为观止的楼房栏杆和腰际线处的精緻木雕建筑尚存,仿佛如同木雕展示画廊,在上海地区也属稀有。</h3><h3><br></h3> <h3>  季景北路上一家挂牌“陆氏民居”的老民宅。</h3><h3><br></h3> <h3>  石家街上近季景北路处的一幢老宅外景。这座不知名老宅临街只开有一扇小门,但小门和临街的窗户上方都有由精美的瓦当装饰的门罩和窗罩。进入小门,有个小天井,天井两侧分别进入老宅的前进和后进,前面是平房,平方前有个院子,后面是二层木质楼房。砖雕门楣、精致的瓦当、圆形的山墙、有精美装饰的屋脊,都显示了老宅的苍老和美丽。</h3><h3><br></h3> <h3> 宅院的前院</h3><h3><br></h3> <h3> 老宅后院内高高的骑马墙</h3><h3><br></h3> <h3>  老宅前后院之间的小天井。天井虽小,但砖雕门楼仍然十分精緻。</h3><h3> 小天井内有几位老奶奶在聊天,她们见我对老屋十分感兴趣,就对我说,这里算不了什么,隔壁才是正真的古屋。</h3><h3><br></h3><h3> 隔壁石家街12号是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至德堂。我二O一五年承蒙主人吴老先生的热情接待,仔细参观各处,还听了吴老先生的详情介绍,最后合影告别。待我二O一九年再次拜访时,不料吴老先生在二年前已经作古驾鹤西去,受到吴老太太的热情接待,还赠我吴老先生生前的书画作品留念,十分感激。关于至德堂的介绍可见我已制作完成的美篇《思念——游高桥古镇之二》。</h3><h3><br></h3> <h3>  在石家街的老宅对面,有一排连着的二层三开门面民国式建筑,依次是雷曼律师事务所、梦兴国际旅行社、高桥老街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和梅坞茶行。这里原先是老旧民宅,后来拆了,就建造了这一排民国式建筑。</h3><h3><br></h3><h3></h3> <h3>  高桥老街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间的大门半掩,门两旁安放一对圆形的抱鼓石门当。</h3><h3> </h3><h3><br></h3> <h3>  门厅后面是个院子,竖放叠起的青砖铺地,院子两边各有一盆大铁树。院子的围墙正中也开了一扇门,门两旁也放置了一对抱鼓石门当,门外还有个狭长的小花园。</h3><h3><br></h3> <h3> 院门旁的抱鼓石门当</h3><h3><br></h3> <h3>  围绕院子的房屋是木结构两层建筑,中间三间,楼下有走廊,两旁是厢房。我正想往楼上参观时,厢房里走出一位大嫂,告诉我楼上是办公场所,今天没人上班,不能随便上楼。她说下面是住家,也不阻止我参观。</h3><h3><br></h3> <h3> 通往楼上的木质楼梯</h3><h3><br></h3> <h3> 高桥镇历史建筑“花园住宅”</h3><h3><br></h3><h3> 石家街上离民国式建筑不远,有一幢两层三间三进混合结构西式楼房,外面一式红砖白缝清水墙,中间中式石框仪门、两扇黑漆大门,这就是高桥镇历史建筑“花园住宅”。</h3><h3> 该住宅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建筑面积六百八十平米,原先是高桥人士钟玉良的住宅。</h3><h3> 钟玉良(1889-1951年),名人杰,字玉良,在民国时期长期担任高桥区区长,一九五一年因反革命罪被镇压。</h3><h3><br></h3> <h3>  该建筑现是住户民宅,进门黑森森的,也没见到人,就不敢贸然参观。住宅号称花园住宅,但只见住宅不见花园,在距建筑数米远靠人行道旁有一截围墙,大概是界定原来花园范围的围墙吧。二层平顶的屋顶上搭建了一些杂乱无章的棚子,未免大煞风景。</h3><h3><br></h3> <h3>  高桥镇西街124弄1号的沈氏民宅</h3><h3><br></h3><h3> 这是一座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的砖木结构旧式住宅,建筑面积二百二十平米,至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历史。</h3><h3><br></h3> <h3> 古老破残的住宅门楼</h3><h3><br></h3> <h3> 民宅大院内景</h3><h3><br></h3> <h3> 年代久远的木门和黄铜门环</h3><h3><br></h3> <h3>  与钱慧安纪念馆为邻、高桥港上拱桥北堍、已登记为高桥镇不可移动文物、修缮一新的古旧民宅,还没开放。</h3><h3><br></h3> <h3> 高桥高东镇的吴家祠堂</h3><h3><br></h3><h3> 吴家祠堂位于外高桥保税区内高东镇沈家弄5号,这是吴炳生和五个儿子出资建造的家祠。吴炳生(1852-1936年),出生于浦东马路桥,幼时过继给沈家弄吴姓农户,成年后以种田和开磨坊为业。逐渐积有资产。民国十七年(1928年),由吴炳生出面,五个儿子出资及具体操作,开始建造吴家祠堂,耗银七万两,历时五年,在一九三三年春终于建成。农历三月十六举行入祠典礼,大庆三天,上海滩要员大亨纷纷前来恭贺。时任上海市长吴铁城送来的匾额挂在大厅正中,黄金荣和杜月笙送的匾额分挂两边,虞洽卿、张啸林、陆连魁等都送来了贺匾,这些匾额都用金箔贴字、金粉打底,使用黄金达两斤左右。</h3><h3> 祠堂为典型的江南四合院建筑,共有三进,占地三千二百平米,建筑面积一千四百四十一平米,建造房屋三十八间,取名“誯徳堂”。纵轴线从牌楼、轿马厅、正厅到享堂,逐渐进入建筑形态高潮,给人有强烈的秩序感,横轴线上左右厢房对称。围墙使用水泥粉面,尤其南围墙采用当时高桥钟惠记营造厂首创的“汰石子”墙面,这也是上海地区现存最早的“汰石子”墙面。</h3><h3><br></h3> <h3> 祠堂的前厅大门</h3><h3><br></h3><h3> 吴家祠堂解放后先用于高桥失业工人学习班,后作为农村扫盲学习班的场所,后来一直给部队作仓库使用,所以整座建筑能得以较好的保存。<br></h3><h3><br></h3> <h3></h3><h3> 前厅大门气势恢宏、造型精致典雅的门楼。上面是歇山顶门盖,屋脊中间是仿砖雕镂空的传统故事和花鸟,两边有鱼龙状鸱吻,戗角处站立八仙人物。门额上是“德音永誯”四个楷书大字,两旁是仿砖雕的门神和八仙得道成仙故事。门额上方还有一排仿砖雕的传统人物故事,门盖下方有用水泥仿制的斗拱。整座门楼精工细作,花鸟人物栩栩如生,是一座传统仿古建筑的艺术品。</h3><h3><br></h3><h3> 祠堂的坡屋面、落地门窗、飞檐雕栋气派十足,屋上的鸡哺头、屋檐下的精美雕花、重重仪门都造得及其精美。</h3><h3> 祠堂的牌楼、仪门及各厅堂的上部建筑,全部采用传统的汉瓦;石灰塑造出来的屋脊、挑檐和尖顶;廊檐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斗拱、廊柱、垫拱板、承掾坊等传统建筑构件都采用水泥仿制;门窗摒弃传统建筑用的杉木,改用坚固密实的柳桉木,门枢由木制改为铸铁制件;祠堂正门采用铁质大门;地面采用水磨地面或用马赛克铺设。</h3><h3><br></h3> <h3>  吴家祠堂现已被外高桥保税区三联发展有限公司征用,征用后改名为“誯徳会所”。这是誯徳会所的大门门楼。</h3><h3><br></h3> <h3>  祠堂大门门楼上精雕细琢的门头,戗角处分别站立八仙人物。</h3><h3><br></h3> <h3> 宛如艺术品的门头</h3><h3><br></h3> <h3>  被外高桥保税区三联发展有限公司征用后改名为“誯徳会所”的吴家祠堂,虽然是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却成了三联发展有限公司的私产。公司总经理声称 :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看中吴家祠堂的文化价值,想把浦东文化厚重的地方表现出来,我们想吸引跨国公司在此召开年会,让更多的外企老总、员工了解中国文化。” 然而现在吴家祠堂成了“世界的”,却不再是中国的、上海的,更与浦东人民无关了。这岂非是一件拙拙怪事乎!</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