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抗战“迹”忆------美军驻匀野战医院

李涛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right;">微信Li-13985772013&nbsp; QQ:591089688</h3></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1<b>945年,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距今75周年。谨记!</b></h3><div>&nbsp; &nbsp; &nbsp;&nbsp;</div><div>&nbsp; &nbsp; &nbsp; 为了抗战胜利的这一天,中华民族浴血奋战<b><font color="#ed2308">14年</font></b>,<font color="#ed2308"><b>3500多万</b></font>同胞伤亡!!!<br></div>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1945年9月2日(距今75年),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1945年9月3日,中国收到了来自日本的无条件投降书。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抗战时期,贵州都匀小城于西南一隅,可北上贵阳重庆、南下独山广西,原属后方。而随着抗战时局的演进,都匀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民国时期都匀地图 图片提供:林晓风先生</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为应不测,黔桂公路线上各军兵种层层设防。这其中就有美军驻扎。而美军野战医院就驻扎在都匀。其正式的名称为:美国陆军二十七师野战医院第二分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1999年版的《都匀市志•军事篇》的原文记载如下:美国陆军二十七师野战医院第二分院,驻都匀龙山营房(今116厂处),医务及其他人员55人,主官甘特上尉。</font></h3> &nbsp; &nbsp; &nbsp; 寥寥数语,仅提供了美军野战医院的驻扎地点——龙山即都匀蟒山。1970年代初,属国家三线建设代号为4541的军工厂(因邮箱代号为116,都匀本地俗称为116厂)在此建厂。但这段文字中没有记载野战医院确切的入驻时间。考虑到抗战战时期,战局情况多变,相关资料遗失。具体驻扎时间的不明也是情理之中。但“龙山营房”这四个字点明了:当时这里与野战医院同时驻扎还有相关美军的部队。而55人的野战医院规模应该也不算小。而当时美军驻扎在都匀各地区的后勤补给部队也有零星分布,这在1980年代出版的系列《都匀文史资料》上都有记载。<br>&nbsp; &nbsp; &nbsp;<div>&nbsp; &nbsp;《都匀市志•军事篇》中还有一段原文记叙:龙山军用公路,民国34年(1945年)都匀县应驻县盟军的要求,命奎龙、河嶽两镇及膏腴、文明、长安、俗淳等乡民众修筑龙山公路,至龙山下美国陆军二十七师野战医院第二分院(时称后方医院)。<div>&nbsp; &nbsp;</div><div>&nbsp; &nbsp; &nbsp; 贵州省档案馆有两条相关驻匀美军野战医院的记载,但没有进驻时间。只记载有1945年5月美军因修路而砍伐树木后补种树苗的通告。因此也推断驻匀美军野战医院至晚应早于1944年。以军事角度出发,一般野战医院,均先以军用帐篷构筑,后若战局稳固才能修地面构筑物。考虑到民国以来,贵州兵燹绵延,历来积贫积弱,民力贫困、物资紧缺。修筑公路所耗费的民力、物料远远超过修筑房屋。因此修筑美军野战医院营房的时间应早于龙山军用公路。而自古以来,蟒山西峰高耸、恃临剑江,风水绝佳。将逝者安葬在西峰蟒山由是以为俗。安埋逝者的上山之路理应不窄。简单修葺后,美军的十轮卡车与越野吉普都应能通行到山间路尽之处所。这里山高林密,距城区交通仅不到四公里,应该是美军寻访都匀城区周边后确定的绝佳野战医院地点。续而笔者推断:即美军野战医院先驻扎于龙山营房,后修筑医院。再经1944年黔南事变,战况趋缓后才要求都匀县修筑龙山军用公路。</div><div>&nbsp; &nbsp; &nbsp;&nbsp;</div><div>&nbsp; &nbsp; &nbsp; 而要寻访到更多美军野战医院的细节,只有访问原116厂的退休老职工。笔者系116厂子弟,从小在此长大,笔者父亲1945年出生,现年75岁,驻滇部队退役后于1971年招入三线建设首批116厂职工。在他的指认带领下,以及走访当地村民,多次到实地考察后确定美军野战医院。</div><div><br></div>&nbsp; &nbsp; &nbsp; 经实地查勘,目前尚能证明美军野战医院现存的遗迹有三处:<br>&nbsp; &nbsp; &nbsp; &nbsp;遗迹一:美军野战医院原址<br>&nbsp; &nbsp; &nbsp; &nbsp;蟒山坡脚处有一处长达数百米的林间平地,美军野战医院原址就在此处。1960年代初,在蟒山坡脚处美军野战医院原址前建有苏俄式州党校办公楼、遗址南面建有男女师生宿舍楼,及州农校综合教学楼等。1970年代三线建设选址,州党校、州农校出让了这些地块及构筑物给116厂进行建设。<br><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116厂建厂初期时,还有一大幢与山脉平行的形似庙房的民居。估计此建筑物应为医院诊疗办公用房间,116建厂后,利用此房改建成职工服务部。其北侧及靠办公楼后的空地上原建有一排分前后两室一套间的尖顶青砖民房,估计应为野战医院的医护人员宿舍及伤员病房。其后都有堡坎石墙。该段堡坎石墙历经二次改扩建,一次是116厂建厂后加建职工家属平房在职工服务部南侧,增补了一段堡坎。再一次是林场建办公及休息用房在堡坎之上,对此段堡坎进行了加固。后因修建贵新高等级公路,上述建筑物均拆毁。现仅余两次增补的堡坎石墙。增补部分印记明显。<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军野战医院原址</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nbsp;遗迹现场还散落有一些铺满草苔的青砖。形制比现在的略大一些,(116厂内各建筑物以标准红砖为主,及厂房有用少量的大块水泥预制砖)通过仔细对比,此砖制作中,尺寸不是标准的长方形(短的一边歪斜明显,角度不正),连翻数块,均是一样。质量不是很好,断裂处,掺杂有小鹅卵石、小石子等。推断此砖符合战时情况紧急,对征调的青砖制作质量要求不是很高。而现存州党校的残破办公楼,经对比为此类规格的青砖。据此推测美军野战医院的部分建筑,在1960年代初州党校建校时,将其拆除后将其青砖用作构建州党校办公楼?由于没有文字档案或相关人员的回忆依据,只有据此推断而已。</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遗址现场散落的青砖</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遗址散落的青砖与原州党校办公楼墙砖对比一致</h3> &nbsp; &nbsp; &nbsp; &nbsp;遗迹二:龙山军用公路残余路段<br>&nbsp; &nbsp; &nbsp; &nbsp;此路段原由党校、农校使用,在三线建设后,116厂进行对了水泥硬化及扩改建,原路为经由一0四地质大队接入市区环城西路。由原四一四医院也曾选址在离蟒山坡脚近八百米处,并建有一幢三层职工宿舍楼。重新修改的公路在职工宿舍楼左侧前,弃用了一段在宿舍楼后近二百米的龙山军用公路。后因蟒山脚下的位置有限,考虑两个三线建设单位(四一四医院、116厂)都建在此处过于拥挤。四一四医院遂以3万元的价格将职工宿舍楼转卖给了116厂,116厂则将此职工宿舍楼命名为8号楼。后在与8号楼相邻一侧修建了一幢四层楼的教学楼,供116厂职工学校与厂子弟学校使用。而这段因改道而弃用的龙山军用公路就掩藏在这两栋楼后的密林杂草间。该龙山军用公路残余部分,形制完整。路两边现存的行道树、排水沟。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山军用公路残余路段(1970年代后改道后的路口处)</h3> &nbsp; &nbsp; &nbsp; &nbsp;遗迹三:无名伤兵墓<br>&nbsp; &nbsp; &nbsp; &nbsp;因黔南事变前或当中时有被抛埋到公路两边山洞及土坑的国军伤兵,现经查勘,美军野战医院附近有一处伤兵集中安埋点。普通士兵安葬在一块面积约为60平方米的东西向坡地上,成行列状棺状排列,距地面约为30公分高。排级以上军官安葬在坡地顶端的平地。建有近60公分高的墓冢。1945日本战败宣告投降后不久,美军野战医院撤离此地。至1949年都匀解放前,不时还有美军驻匀办事处的官兵前来查看遗弃的医院及墓地。1970年代116建厂初期。此片墓地仍形制完整。因士兵墓地建在坡地上,受雨水冲刷多年后,1980年中后期,形制无存。后村民开挖种地,时常有骨骸显露。现士兵墓地已被开挖成坡地,墓地已空。仅余坡顶平坦处还有三、四个不规则的排级以上军官墓冢。野战医院附近还有一些零星的伤兵安埋地点,由于多年以来雨水冲刷、开垦荒地、修筑公路,现已荡然无存(实地查勘,及与当地村民罗老伯、陈老伯、退休职工笔者之父访谈记录。) &nbsp; &nbsp; &nbsp; &nbsp;美军野战医院遗址附近的伤兵集中安埋点(为数不多的几个军官墓冢)<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nbsp; &nbsp; &nbsp; 七十多年前,那些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那些从前线负伤,运送到都匀蟒山脚下的伤兵没有想到,他们最终会长眠于此。直至抗战胜利,而无声无息地在无人问津的荒野中走向湮灭。</font></h3> &nbsp; &nbsp; &nbsp; &nbsp;后记:<br>&nbsp; &nbsp; &nbsp; &nbsp;惊愕于一次偶然的翻阅。从没想到自小居住的地方,隐藏着一段历史。怀着忐忑的心,一次次地在故纸堆中寻找着答案;在寻访遗迹的路上深沉的思考;在现场的砖石与草丛间来回地翻起可能的蛛丝马迹;还有与那些淳朴忠厚的老人一遍遍的访谈记录……遗憾的是,美军驻都匀野战医院至今还很多问题没有弄清!如进驻具体时间、医院规模、收治伤员人数、国籍?撤离时间?很多的猜想与推断都是基于史料的只言片语与一次次的访谈记录……整理的文字写满了一页页。选用的图片也三番五次的修改、标注。是抗战的时期吗?用上抗战的标题对吗?……<br>&nbsp; &nbsp; &nbsp; &nbsp;没有更多的资源可供使用,就个人而言更不敢,也不能去发掘探密。今春的雨水特别充沛,蟒山脚下不时传来各项重大工程开工建成的消息。还好,上述的几处遗迹还在,只不过荒草与荆棘在雨水地浇灌下更是发狂般的又长高了几茬。断壁残垣上的青苔又厚了许多。安埋无名伤兵的墓冢似乎又变矮了一些……记下这一切,不指望得到广泛的重视,也不是都匀没有太多的历史“迹”忆。如是能竖起几块牌子,圈起一片区域。告慰英灵也好,以示后人也罢。若未所愿,且以此文,权做都匀这座小城的“无名”故事。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美军野战医院遗址处的香樟树,其后为遗址地基及堡坎</h3> &nbsp; &nbsp; &nbsp; 七十五年前,那场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了。都匀这座西南小城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弹指一挥间,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也在都匀这片土地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迹”忆。当年那些长眠在此的无名魂灵,如果看到了今天的中国日新月异与繁荣富强,在九泉之下也应可长眠安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谨以为记!(完)<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