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莱湖(Inle Lake),位于缅甸北部的掸邦高原的良水盆地,是缅甸的第二大淡水湖。以单脚划船的渔夫、潮涨潮落的水上村庄和浮岛、缅甸最大的水上集市五日市场三大奇观而闻名。 高原之中,盆地之下,水乡泽国的茵莱湖,也有独特的生活方式,当地人利用高脚木桩,将房舍建于浅水之中,远远望去,整个村落仿佛漂浮在水上。 辽阔的湖面中,渔夫驾一叶扁舟轻盈往复,他们划船撒网的方式十分独特,一脚站在船尾,一脚悬空划桨或使网,奇特而优美,出挑又和谐。 茵莱湖三面环山,处于盘地中间,湖面海拔970多米,南北长14.5公里,东西宽6.44公里,湖水的颜色随天气变化,湖面非常宽阔,点缀着少数民族浮动村落,一个被世人描述为美得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方。 茵莱湖优美的身姿展现在眼前,一方净土桃花源,整个湖区被苍翠的山峦环抱,湖水湛蓝清澈见底,天空也是明媚的蓝色,团团的白云中还有彩云若隐若现。 茵莱湖土地稀缺,在水中打木桩修建吊脚楼和寺庙,用草和树枝在水上搭建种植平台,硬是在水中种出了粮食。 泛舟茵莱湖上,能看到用漂浮的水草、浮萍、藤蔓植物等聚集起来,覆盖上湖泥,造成的浮岛。这些浮岛可以随湖水的涨落而升降,也可以像船一样划来划去。 后来,又发明了在浮田上种植花卉和蔬菜。岛上的蔬菜既不会因湖水暴涨而淹没,也不怕干旱无雨而干枯。 房屋、市场、农田,甚至寺庙都“漂浮”在水上,五日集市——伊瓦玛,四面八方涌来的的赶集人加上游客使集市热闹非凡,活脱脱的一个“水上世界”。 世上的每个角落都有存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茵莱湖里的水上集市,漂泊无依的家,水上佛塔寺庙,颠覆着世人对于传统生活方式的看法,不同的风俗人情造就了五彩斑斓的人间世界。 茵莱湖上有数百个村庄,村与村之间有大小水道相通。 这里,家家户户有船,都有带着马达的梭型小艇,是村民们最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以舟代步,在湖上行走轻便快而灵巧。 湖上的渔民、岛上的菜农、上学的儿童都驾着这种船来往于湖上,就连和尚出门化缘也时常乘这种船。 陈毅元帅访问缅甸时写下了“飞艇似箭茵莱湖,碧波浮岛世间无”的诗句。 水路轻晃,随处可见纤长的渔舟,渔夫以他独特的方式撒网划船,一脚站在船尾,一脚悬空持桨划船,双手同时撒着渔网、打鱼,收网。 在清晨或斜阳里,脚上勾着的桨就像操在手里一样自然灵活,轻盈得踩着水,这样不可思议的优美而原始的捕鱼方式,恐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致了。 渔民在湖上捕鱼,船头上摆着一个圆锥状的大竹笼,两头中空倒三角鱼筐,筐身是松松的鱼网。那就是茵莱人捕鱼工具——罩鱼笼。 渐渐西沉的夕阳把湖面染红,湖面上泛着金光,同小舟、渔夫一道组成一幅唯美的画,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观。 单脚渔夫是茵莱湖上最迷人的舞蹈家,日落时分,湖面上金光闪闪,渔民们一手拿着罩鱼笼,一手控制着船桨站在水面上,犹如一个个独脚的“丹顶鹤”。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欲把茵莱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div>轻舟、浮岛、渔网、水道、寺庙、佛塔、竹屋、夕阳,诠释人与自然共栖的世外桃源,一切生活源于水中,浮于水上,碧波浮岛,蓬生茵莱。</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