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0年01月05日,廊坊青年户外一行五人自驾完成了红螺三险——阿蒙小道两大死亡路线的连穿。补写游记,记录行程,赞美祖国壮美山河,感恩所有遇见的美好。</h3> <h3>红螺三险位于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西北,是京郊户外线路中十大夺命路线之一,排名第三 ;红螺三险是明清时期 房山 八景之一。山体呈螺旋式上升,分三层,每层悬崖下有盘道。所谓红螺险,又称幽岚山。</h3> <h3>阿蒙小道是一条通往红螺三崄的山谷,山谷内有五个惊险的断崖。</h3> <h3>阿蒙小道是房山地区非常凶险的户外路线,实际上它还有另外一个惊悚的名字,叫做“夺命谷“,是京郊每年救援队出动救援次数最多的户外线路。</h3> <h3>平平已经连穿过红螺三险和阿蒙小道了,只是没去过的驴友非常想去,好吧,再次出发!</h3> <h3>上午8点20,到达泗马沟村的药王谷景区停车场。</h3> <h3>森林防火区期间,所有上山的人员都要在检查站登记姓名并进行身份检查,上交火种后经过批准,上山。</h3> <h3>从樱桃谷入口处走登山步道上山。</h3> <h3>樱桃谷是个景区,但只在红叶节的时候收费,现在是免费的。我们走景区的登山步道上山。</h3> <h3>不到一小时就爬升近500米,登顶宝金山山顶,比上次连穿时快了一个小时,体力是越锻炼越好。</h3> <h3>然后一鼓作气快速下降到红螺三险的河谷。</h3> <h3>这个大石头是个很明显的标志物,处于两个河谷的分岔口,左侧有一个河谷是去红螺三险的,沿右侧的河谷是去阿蒙小道。</h3> <h3>我们先去红螺三险,还会回到这个大石头这里,然后才能去阿蒙门小道。</h3> <h3>过大石头,能看到一个巨石上有非常醒目路标指示。</h3> <h3>去红螺三险的河谷很好走。</h3> <h3>照片中的残墙断壁为下险的竹园寺遗址。一般从照片位置右切,顺时针穿越红螺三险,是从下向上攀爬。逆时针很不好走,上山容易下山了,道理很简单。</h3> <h3>过竹园寺遗址继续前行,到了红螺三险的一险,这是一处近乎垂直的一线天,高约20多米,最窄的地方只能容一个人侧身过去。查看其他驴友的游记,一般不会发此处的照片和提及到此处,大部分是绕行而过吧。我们不会绕行。</h3> <h3>不到20秒,强牛哥就徒手爬上了一线天。</h3> <h3>臂力不够,不敢模仿强牛哥这么牛叉的攀岩动作。</h3> <h3>第二个队员开始徒手征服一线天。</h3> <h3>也很顺利。</h3> <h3>臂力小的,使用绳索和速降器。</h3> <h3>强牛哥又研制了一种攀爬方法,先爬树,然后借助树做个踩点,也可快速攀爬上崖。</h3> <h3>当然,你首先得会爬树,然后你臂力还要足够的大,否则非常的危险,还是不要轻易不要模仿。</h3> <h3>最后一位队员挑战成功。</h3> <h3>收拾行囊,继续出发。</h3> <h3>到了红螺中险极乐寺遗址。</h3> <h3>极乐寺遗址只剩下残墙断壁。</h3> <h3>极乐寺遗址旁有两个巨大的石碑,碑立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5)五月,东边为重修极乐寺碑,西边为功德碑。研读重修极乐寺碑文,即可了解红螺险和极乐寺的前世今生。</h3> <h3> 重修极乐寺碑上的这段碑文:“盖京西一胜望也,中有极乐名寺者,登险而谒,则俯视四极,苍然一色,诸峰难陈,琐细莫辨,危哉!高平脱非设,诚振志谒尔虔恭,则此山可望而不可登;此寺可仰而不近耳”。</h3><h3> 以上文字,以我的古文功力,理解起来没困难,就不逐句翻译了!其大意是:“红螺险是京西一座秀美险峻的山,山里的极乐寺很出名。很多人会穿越险阻去参观寺院,因为这里景色蔚为壮观。”。</h3><h3> 尤其最后一句“则此山可望而不可登;此寺可仰而不近耳”不但是在描述红螺三险攀爬的艰难险阻,更是对红螺险和极乐寺高度的赞美。</h3> <h3> 在看另一段碑文,:“万历癸已岁,内监总理张公祯因公差近此,素慕复萌,上之无参礼极备,见其毁谢坍然,默良久而改容回。即白于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兼掌内官监印务司礼监掌印太监张公城,同捐捧金”。</h3><h3> 这段碑文交代了极乐寺明代重修的历史,大意是太监张公祯出差到了附近,想参观这座有名的寺庙,结果只看到了废墟,回去后与另一位太监张公城协商,共同捐资作为重修寺庙的经费。</h3> <h3>西边为功德碑,主要记录重修极乐寺的有功太监的人名。从碑文的内容看,极乐寺在1595年五月重修完成,这是当时立的功德碑。<br></h3> <h3>极乐寺旁边有一个山洞,这个就叫红螺洞。</h3> <h3>洞里面没有什么财宝了。</h3> <h3>继续前进,这个地方比较险,不知道是不是叫二险?</h3> <h3>红螺三险中著名的天梯。爬上这个天梯的就到达红螺三险的上险了。</h3> <h3>过了天梯后,很快会到达这个断崖,个人觉得比天梯还刺激。</h3> <h3>我们准备对上险顶上的那一座孤峰探险一番,看看有没有路上去。说不定上面有啥财宝。</h3> <h3>强牛哥轻轻松松的爬到孤立山峰的中腰部位。</h3> <h3>强牛哥说没问题能爬上去。站在下面的我们看着非常惊险。一致要求他立即下撤。</h3> <h3>于心不甘啊</h3> <h3>户外刺激,我所欲也;户外安全,更我所欲也。追求刺激,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h3> <h3>上险的朝阳洞。</h3> <h3>上险除小庵之外每一洞穴就是一座庙宇。这是上险寺庙遗址处存留下来的磨盘。</h3> <h3>下撤了,这应该是红螺三险最后的一个比较险的断崖了。</h3> <h3>增哥的膝盖在攀爬过程受伤啦,看样子情况不容乐观,增哥提出他已不可能去阿蒙小道啦,他将独自返回。只好我们四人去穿越阿蒙小道了。</h3> <h3>就此分手,留下增哥在后面慢慢的走,我们快速的下撤。竹园寺遗址附近,看到一处石头房子,这应该是古代村民或者修行僧人住的房子。</h3> <h3>石屋里非常的简陋,一张古床(炕)还保存完好,古人通过烧炕来度过寒冷的冬天,这个是我考古的发现。哈哈!这个石屋就是证据。</h3> <h3>又回到了这个巨石这里,走右侧的河谷进入阿蒙小道。</h3> <h3>阿蒙小道的断崖。</h3> <h3>断崖一个接着一个。</h3> <h3>这个断崖比较刺激。</h3> <h3>强牛哥要在断崖上超车,只好涉险另辟蹊径。</h3> <h3>这个大断崖很光滑,落差达到20多米,没有手抓和脚踩的地方,攀岩时极易坠崖,是应该拿绳索保护的,摔下去不得了。只是前面的三个驴太强啦,等我赶过来的时候他们都已经徒手爬上去了。</h3> <h3>如果驴友实力不够,在这个断崖和前面所述那个刺激点的断崖之间,很容易因为恐惧而崩溃,而山谷两侧全是陡峭谷壁,根本无路可走,驴友必然陷入进退维谷境地,只能叫救援了。现在该明白了为什么阿蒙小道是北京地区因驴友受困而出动救援次数最多的线路吧。</h3> <h3>除了断崖,阿蒙小道剩余的路基本是乱石,不是很好走。</h3> <h3>此处悬崖位置要小心,我们队伍曾有一位驴友在此坠崖,悬崖落差有五米多高,他坠崖却能毫发无损,唯一的损失是他背包外侧放的两袋牛奶破了。原来他翻滚坠崖时,背包先落地,背包落地时两袋牛奶的缓冲保护使他最终安然无恙。廊坊青年户外的驴友把这个悬崖以后叫做“二奶崖”。</h3> <h3>经过二奶崖后,我们登上了宝金山的山梁,走出了阿蒙小道。剩余的路都是景区的登山步道,非常安全了。</h3> <h3>在登山步道上边走边看风景。</h3> <h3>远处的云海。</h3> <h3>这个石碑叫“自由石”。自由,是户外追求的理念之一,它回答了户外的意义。自由石是众多驴友喜欢的一个很热门的打卡地,很多驴友是为了看它而走此线路的。</h3> <h3>下撤到公路上了。</h3> <h3>今天带的登山绳索很重,下山时全是美女513背下来的,拍照留证,点赞!</h3> <h3>今天的行程,近12公里,爬升1137。个人觉得,红螺三险连穿阿蒙小道这条线路非常刺激,在我的户外经历中,评价这条线路的刺激程度,仅次于箭扣长城的全程穿越。一条非常经典的线路 ,去一次两次都不够,还想再去几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