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仲夏之行---第十六天(西陵峡下行、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大坝、长江猇亭古战场)

CC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西陵峡下行</h3><div>&nbsp; &nbsp; &nbsp; &nbsp;西陵峡,因西陵山而得名。是长江三峡下行中的最后一个峡,也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西起湖北省秭归县西的香溪口,东止宜昌南津关,全长66公里。其以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我们计划从昭君镇沿着香溪而下,在香溪与长江交汇处的香溪汽渡过长江至郭家坝镇。而后沿着西陵峡下行,一路赏景。</div> 早餐后,沿着香溪顺流而下。 香溪由于三峡水库已经在此形成了回水, 舟船穿梭, 水色泛绿,渔民颇有收获。 沿溪的住宅小区, 倚窗而观,景色秀丽。 行进中路过峡口镇, 发现有个“三峡香溪国际旅游休闲区游客集散中心”, 由于三峡库区形成的水面, 周围景色静好, 为发展库区旅游休闲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不远处有个嘉仪港,与港区人员闲聊而知,香溪是长江三峡大坝内水库的一部分,水位线与三峡大坝一致。每年约7~8月为汛期。因此6月10日之前三峡大坝应放水,使库内水位降至145米左右。 汛期末端8月底开始蓄水至库内水位175米水位。 由此可见,江面四周没有植被的淡色山体露出水面很高,目前水位远低于175米水位线。当下正是三峡大坝蓄水期。 虽然目前水位处于较低点, 但对周边的景色毫无影响,依然壮观绚丽。 途径秭归县归州镇香溪村委,而香溪口的香溪汽渡就在下方。 站在村委前大路上俯视香溪汽渡。左侧香溪与右边长江的交汇清晰而见,屹立在西陵峡口的秭归长江大桥雄伟壮观。 在汽渡船上,面对香溪之水缓缓流入长江按下快门,以示告别香溪。 而立香溪与长江交汇的水面上仰视西陵峡口与秭归长江大桥。 秭归长江大桥下 ,凝望峡口。 穿过峡口,回望秭归长江大桥在雄伟的西陵峡衬托下屹立其中。 驶出汽渡码头盘山而上,方知大桥通车在即。&nbsp; 过米仓口隧道,在西陵峡内回看峡口、大桥、香溪与长江的交汇处。 此处而望与船上仰视的雄伟壮观相比,更显得细腻而又秀丽。 转身俯瞰西陵峡,峡谷在逆光的照射下显得幽深莫测。 眼前兵书宝剑峡不失昔日的魅力,依然秀丽挺拔。 &nbsp;穿过吕家坪隧道, 就是西陵峡名闻遐迩的危险岩体---链子崖。 蓝天白云,一下子把老走吸引至景区大门。 一进景区大门链子崖石碑矗立当中。&nbsp; 链子崖一带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大规模滑坡,曾造成长江2次断流。 为此,国家专门花巨资,对链子崖危岩体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 链子崖下, 巨石密布, 危崖绝壁, 风光壮美。 如今, 这里已经开发成3A级景区了。 景观道沿途增设了链子崖危岩体介绍标识牌。 因为纪念屈原归乡建造了归乡寺。 这里居高临下, 西陵峡风光,高峡平湖胜景, 尽收眼底,一揽无余。 无意间发现,左侧山体红色链子崖字符右下方危崖绝壁上,似乎有个人形面孔。可能是传说中的“人神像”吧! 出链子崖景区,一路沿着号称为宜昌市的“美丽宜道” 到达西陵峡村的景观台, 景观台上有一座与周边环境视乎不符的“中国足球绿化林”石碑。细想可能是中国足球为这里增设了绿化林而立碑纪念吧。 站在景观台上, 峡谷中船只来往如梭, &nbsp;生机盎然,风光甚美。 继续向前, 看到此标识牌,长脚迫不及待地直奔而上。 原来这是牛肝马肺峡,据说因岩壁岩石,一块形如牛肝,一块状似马肺。而今,那牛肝马肺已没入水中了。 但现如今站在峡前,峡谷的气势依旧。 过九畹溪,便离三峡大坝不远了。 西陵峡沿途,风景险峻秀美,回味难忘,不失为自驾的最美线路之一。站在大桥上,告别西陵峡。在秭归港驶上高速,往南边的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而去。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大坝</h3><div>&nbsp; &nbsp; &nbsp; &nbsp;告别西陵峡后,我们计划是前往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沿着武陵山腹地的长江支流清江一路游玩清江画廊。<br></div> 但导航将我们带到清江画廊游客中心。得知要游览清江画廊景色,必须买票乘坐游船入内。 与我们驱车游玩清江画廊初心事与愿违。于是放弃游船游玩改周边采风。 清江画廊风景区, 可能是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大坝形成的沿江景色。 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大坝。 大坝下游。中间为大坝泄洪区域;左侧为水利发电区域;而右侧是用于小吨位船只过大坝的升降电梯设施。 近看专用于船只过坝升降电梯设施。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 .长江猇亭古战场</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猇亭古战场风景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与伍家岗区交界处,地势险要,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br></div> 傍晚,临近关门时分到达景区,长脚与门卫费力商量,善良的门卫见我们大汗淋漓远程赶来 ,最终破例准入。 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我们刚刚从对岸跨江而至的宜昌长江大桥,倍感亲切。 历史上发生的著名三国猇亭之战,也称“夷陵之战”,就在此战场。 三国时期, 刘备为报关羽之仇,尽起蜀国之兵,出三峡伐东吴。 在猇亭一带连营七百里,反被东吴陆逊火烧联营,大败而归。 从此,蜀汉再也无力出川,问鼎中原。 如今的猇亭古战场悬崖峭壁上留有一条约1000米的古栈道遗址。 猇亭始名于汉代,猇亭之名蕴藏地势险峻之意,如同“猛虎吼啸”之地。 当年,蜀汉虎将张飞见此地悬崖峭壁,江水湍急,暗礁丛生,便令工匠修亭纪念。 亭成后,楹栏处刻有动物图案,虎生双翅。张飞视之勃然大怒,质问工匠此乃何物,工匠急中生智:此乃猛虎猎食之态,名为“猇”也,以显将军之威,张飞遂转怒为笑,命人在亭上刻“猇亭”二字…… 濒临长江的烽火台, 虽为后造景观,但“入峡第一关”的风采依旧。&nbsp; 漫步江边绝壁上的古栈道,不由滋起阵阵怀古之情。 由于当天气温闷热,无力再攀登楚塞楼,而长脚哥俩继续上行,佩服! 在闷热之中结束了当天的游程,夜宿宜昌市猇亭区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