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老屋

李贵海

<h3>  连续几天的大雨考验着老家那些残破不堪的老房子,这不,前几天回老家,我家后面那幢二、三十年没人住的土砖房塌得只剩下半截墙体,不免让我怀念起曾经的老屋。</h3><h3> 五年前,老屋在堂侄的强烈要求下被拆掉了,一分为三,各自在原址上建起了水泥砖房,虽然心中对老屋有万分的不舍,但也不用担心老屋被大雨暴雨冲涮成残垣断壁,算是善终吧!</h3> <p class="ql-block">  每每回家,看见村里公路两旁越来越多的漂亮新房,曾经在村中引以为傲的老屋,却显得低矮陈旧,很不相衬,但我总爱在老屋里兜几圈,因为这是我的根,维系了我家三代的缅甸情结。我从小生活在爷爷盖起的老屋里,经常听起前辈说起有关我的家族与缅甸的一些事情,一种与生俱有的家族情结伴随着我的成长。老屋“仰光楼”,是爷爷在缅甸发财后寄钱回家盖起的大房子。爷爷原是回乡华侨,在峰市帮同乡打理生意,与奶奶喜结连理后再赴缅甸谋生。他们先是在土瓦埠开店,后搬到乡下一个英国人开的矿区附近叫九墨塘的小村子开食杂店和养猪。又因当地治安较乱,当地人见华人赚钱发财,时常在夜间前来抢劫、偷杀猪,令人防不胜防,爷爷奶奶只好迁回土瓦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加紧对缅甸沿海进行骚扰,爷爷决定留下自已一个人看守生意,奶奶带二个儿子回国。</p><p class="ql-block"> 爷爷在缅甸的事业在日军投降后有很大发展,先后创办有新同德公司和振兴公司。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爷爷也像许许多多发迹的华人一样,寄钱回家购地盖房。当时国内正逢国共内战,物价飞涨,民生凋蔽。奶奶精明能干,争强好胜,我家的房子整整盖了三年,硬是盖起来了,一根根粗大的栋梁,都是购自远在60里外的溪口乡,通过黄潭河水运出来。大房子矗立在村子中央,四扇三间,上下堂,双过座,杭永公路从门前经过,慕煞了一众村民,一时我家被村民称为“大户人家”。房子盖好后,家乡也解放了,爷爷专程从缅甸回到家乡住进了自已辛辛苦苦挣钱盖起的大房子,在那特殊的年代能够盖起规模宏大的大宅院,无疑是一件非常光宗耀祖的事,那种成就感满足感,可想而知。为了激励后人,爷爷奶奶给大房子起名叫“仰光楼”,门联:仰见景云腾岫外/光迎旭日照楼前。</p><p class="ql-block"> 有道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爷爷在大房子里住的时间约2、3个月,后因介入宗族之间的纷争被迫离开家乡回到缅甸,从此再也没回来过。奶奶在大房子里度过10个风光的年头后也去世了。老屋初建成时,仅住着3个人,显得空空荡荡,但随着大伯和父亲结婚,人丁渐渐兴旺起来,后来又从本村买了一个堂哥。老屋的房产在奶奶生前就被分成三份:大伯、我家、堂哥各一份。到二十一世纪初,大房子住了30多人。大家都是同一个祖宗传下的,聚族而居,守望相助,热热闹闹。我怀念老屋,她就像温馨的港湾,让我一直眷恋着。</p><p class="ql-block"> 老屋是由泥土垒成的墙体和黑瓦覆盖的屋顶。每次大雨过后都要请人“捡漏”。所谓“捡漏”,就是请师傅爬上屋顶检查被风吹坏或掀翻的瓦片,再用新的瓦片重新覆盖上去。这种捡漏活既辛苦,又危险,有恐高症的人根本不敢上去。俗话说,屋漏偏遭连夜雨,老房子最怕碰到连续下雨,屋漏又不能等到雨停再捡,一时又请不到师傅,只好自家人爬上屋顶捡漏,以免雨水冲涮墙体。雨天的夜晚捡漏,特别是夏天常有打雷,电闪雷鸣,加上雨水冲涮过的横条木板又滑,一不小心滑溜掉下来,不死也得脱层皮,非常的恐怖。随着水泥砖房的普及,这种捡漏的活就越来越难以请到人了,只好自家人上去捡漏。我家的老屋,以前是母亲爬上去捡漏,后来是哥哥。虽然长大后我外出工作,很少在老屋住,但每逢刮风下雨,总是担心老屋漏雨,总是担心母亲或哥哥的安危。据说老家原来就有七幢土木结构的大房子,但自从越来越多的人搬出去后,大房子的人气便渐渐少了。这些由泥土垒成、黑瓦盖顶的大房子,由于缺少人打理,每逢刮风下雨,屋顶的瓦片总会被掀翻一大片,雨水直接灌进了墙体,很多大房子慢慢地塌了,先搬走的先塌,后搬走的后塌,只剩下长满杂草的残垣断壁。</p><p class="ql-block"><br></p> <h3></h3><h3> 拆老屋,最不舍的是父亲。父亲是从建老屋到拆老屋的唯一见证人,老屋曾经是我家族的荣耀,也是延续家族缅甸情结的重要载体,但最终拗不过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父亲希望三家在老屋地基上重建的新房上方刻上“仰光楼”,但年轻一代显然没人愿意这样做,因为“仰光楼”代表的是家族的共产,而新房是各自的私产,于是,有事没事总拿起铅笔去描绘老屋,聊以寄托对老屋的怀念。<br></h3><h3> 祖屋,承载着一个家族的根基情结,不管是完整屹立,还是残垣断壁。楼主人盖大房子,就是希望福泽后人,希望子孙人丁兴旺,代代守望相助。祖屋房产各户互有交错,比如楼下属一家,楼上可能属于另一家,若有买卖,必然互相牵制,家族外的人自然不敢买,只能在家族之间转让。因此,农村的老房子虽然塌了,但谁也不敢随便侵占,因为这是人家的老宅地,谁也不会把老宅地转让给别人。每幢大房子都住着很多人,年代越久的大房子,繁衍下来的子孙也越多,有的迁移到了国外,产权更加没法厘清。因此,祖屋虽然塌了,但宅基在,无论是住在祖屋的子孙,还是从未在祖屋生活过的外迁子孙,都会铭记祖屋楼名,只要有可能,仍会回到祖地,回到祖屋寻根。想到这里,突然一个念想从我脑中一闪:也许某一天突然有一批海外华侨回到老家寻找“仰光楼”,那必然是爷爷在缅甸传下来的后裔回来寻根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