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寒假纪事2 郑玉珂</h3><h3> “噔噔朗噔,噔噔郎噔…”只听《新年序曲》的旋律为新年揭开了帷幕;噼里啪啦的炮竹也不甘落后,与孩童们的欢笑、长辈的祝福和锅碗瓢盆的碰撞汇成了一曲愉悦的春节交响曲,热热闹闹,年味十足。</h3><h3> 过年,图的就是个吉利,大家也都往门上贴上了象征吉利的春联。整个巷子,放眼望去,红灿灿的衣服,红灿灿的爆竹,红灿灿的春联,不愧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家手上的春联都各不相同,我们家的是“辞旧岁事态辉煌,迎新春江山锦绣”。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国家会上升到新的高度,中国的锦绣江山会更加绚丽多彩。横批是“国泰民安”象征了中国人民的平安。没有用双面胶或透明胶,而向邻居爷爷家借了浆糊,也就是煮好的面糊。用老羊毛刷蘸一蘸,往刚漆好的门上大笔一挥,跑到对门门口看看高度,再慢慢地贴上去——最传统的春联就贴好了。不管那先进的马丁胶什么的,这才是老手艺。等到了明年,浆糊干了,旧春联一撕就掉了,用水一擦,就又可以再糊一层。</h3><h3> 春联贴完了,还有别的工作呢。中国人的春节,一定少不了年夜饭。一碗年夜饭,不仅是灵魂的慰藉,更是心灵的回归。每一次过年,姥姥都会做十道菜,象征着十全十美。每家每户的年夜饭上,都一定会有一道鱼做的菜,寓意着年年有余。还有鸡鸭鹅什么的,老一辈都可以说出关于他们的吉利成语来。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饺子。姥姥说,硬币不干净,便用一块猪油膏代替了饺子里的硬币。谁吃到了有猪油的饺子,谁在第二年就能心想事成。我对这猪油饺子,可真是又爱又恨。爱吧,吃了这饺子来年就可以顺顺利利的;恨吧,我从小就讨厌猪油,讨厌一口下去一嘴汪油的感觉。可我总是吃不到,也没有说要替换 掉。</h3><h3> 吃过年夜饭的重头戏就是领红包的时候啦,同时,这也是我们最期待的时间。磕三个头,说三句吉祥话,红包也就来了。每一年,我都会把全部的钱都放入我的“大学基金”里,但今年不一样了。我把两百元交给妈妈,让她捐给武汉慈善基金。这仅是我的绵薄之力,但钟南山院士说了,武汉的病毒是很厉害,但全国各地一起为武汉献出一份力,武汉就一定能挺过去!等到武汉的病毒被消灭,迎接到春天的阳光时,樱花就会盛开,中国又会变为最美的地方,事态辉煌,江山锦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