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时期话春节

徐文娟

<h1><b>  今年的春节过成了别样的年华,一场突如其来的“冠状病毒”席卷了整个中国,其实在放假前期就已经看到相关报道,感觉离自己挺遥远,毕竟还在武汉。到了1月18日,确诊的和疑似病例猛然陡增,南京也有确诊的病例,情不自禁地联想到2003年的“</b><b>SARS”,终日在校园里不得外出。23日得知武汉封城的消息,才知道疫情比我想象的严峻的多的多,不容小觑。24日看到好多人开始外出戴口罩,我也在思考:明天就是大年初一,该不该拜年呢?在乡镇的街道上,若是不开门,那会给街坊邻居留下无穷大的想象空间……</b></h1><h1><b> 清晨六点多钟,我家大门被宝宝爷爷打开,奶茶、水果、坚果、香烟这些年货,昨晚上已被宝宝乾坤大挪移般规则地布阵在八仙桌上,也应他的强烈要求,大门口放置杜鹃花、百合花,茶几上放置腊梅、水仙、富贵竹,他说过年一定要给人感觉我们家美美哒!婆婆七点多一点就站在门口喜迎八方来客,她来回徘徊,时不时探出头去张望,约摸半个小时,隔壁的凤和阳姐弟俩才进来拜年,婆婆第一笔生意开张了。</b></h1><h1><b> 我站在自家门口看马路对面自己儿时的家,现在的“娘家”,因噪音区搬迁,已成废墟一片,心理五味杂陈,毕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小扎根在农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深的眷念。尤其是门前的这条马路承载着太多美好的回忆,八九十年代时候我记得叫“205”国道,到了梅雨季节,时常下大暴雨,路边的积水成渊,到了脚踝上,附近的小池塘的鱼虾之类会顺流而下,我们会用尼龙网兜半路拦截,除了泥鳅“老奸巨滑”捉不住,(稚嫩的小手刚抓住,就滑落了)还是小有收获的。现在的小池塘已被填平,马路也重新改扩建,旧貌换新颜,但在高德地图上已标记为“203”县道。</b></h1><h1><b> 八点半了,婆婆想中午掼蛋,所以没去平山涧李老家。我们驱车刚到,村里的人都在对疫情议论纷纷,原来年前有人从武汉回来,刚满14天,隔壁村有人已被隔离,过年成了过关。形式不容乐观,中午匆匆忙忙地吃完午饭,便回去了,年前的刚验收完的美丽乡村,听说绿化和壁画是美不胜收,也无暇顾及欣赏了。初一下午至今一直蜗居在家,今天下午天长确诊一例,22日乘坐过S8到金牛湖,所以又有人被接触到了。初一开始就足不出户,成了手机守护神,上传下达,向家长宣传预防措施。要是以前,想起来了才会瞅一眼手机,看群里有没通知。</b></h1><h1><b> 网络上调侃的段子也不在少数,这个春节很特殊,异常的冷清,这场疫情冲淡了原本就没有年味的年,门前这个时间段,车水马龙,走亲访友,公交车也满载而归,而今……</b></h1><h1><b>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临危受命,到疫区挂帅亲征,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配合呢?国家的高度重视,人民的积极配合,这场战“疫”一定会胜利在望!</b></h1><h3><b> </b></h3><h3><b><br></b></h3><h1><b> </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