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如果懂得静听时光轻轻走过的节奏与脚步声,如果懂得感悟大海静水流深的宽广与包容,如果懂得花开花落的唯美与凋零,如果懂得沧桑岁月给予的历练与积淀,那么每一寸光阴都将如美酒一样,经过岁月与境界完美结合的酝酿,散发出芬芳浓郁的温馨。</h3> <h3>阅力,是你读书的多少。阅历,是你人生历程的丰富程度。如果一个人的阅力与阅历都很强的话,那就是一种积淀,就会在识人睹事上看透实质,就不会被假象所迷惑,因为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是在阅力与阅历叠加的过程中形成的……</h3> <h3>阅历+阅力*思考=智慧。这一横等式说明: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山掉下来的,而是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中获得的。鲁迅说过:“我不是什么天才,而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读书上了。牛顿说过,如果说我看得远一些,那是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一位哲人说:思考是行为的导航,没有思考,就没有心灵的窗户……</h3> <h3>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在于思想上的相统一,反之,关系的疏远也是思维方面的相悖……所以,才有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名言。</h3> <h3>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h3><h3>利益,往往是众人都渴望得到的,如果谁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刘邦攻破咸阳,却不敢占据其地;曹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却终其一生不敢篡汉自立,他们都是怕成为众矢之的。所以,面对利益,一定要权衡取舍之道。</h3><h3>谋划事情,一定要跟有主见的几个人一起,而不要与众人一起谋划事情。正如《战国策》上说,“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通俗地说,就是谋求特别重大的事情,不必与众人商量。因为谋求大事的人,自己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与气度,自己看准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别人商量,反倒麻烦。如果别人见识低下,心胸狭小,气度平凡,必定不理解你的想法。七嘴八舌,会动摇你的意志,也会破坏你的信心和情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