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外人不知道的千年道观—吕仙观

天行者

<h3>说起湖南省岳阳市,大家应该首先都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岳阳楼”,以及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可实际上,在岳阳的洞庭湖边,历史古迹众多,人文底蕴也非常深厚,值得参观游览的地方不仅仅只有“岳阳楼”而已。</h3><h3></h3> <h3>如果你在岳阳参观过“岳阳楼”之后,不妨继续沿着洞庭湖畔的洞庭南路往南走,相信还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发现,譬如岳阳老式建筑群;而这里的一座非常低调的千年道观“吕仙观”,就几乎没有游客知道,甚至连本地人都很少听说。</h3> <h3>岳阳的“吕仙观”,顾名思义,就是供奉我国道家著名神仙“吕洞宾”的道观,而吕洞宾正是我们大家通常所熟悉的“八仙”之一,在民间传说中,吕洞宾与岳阳这座城市之间有着许多渊源,比如吕洞宾三醉岳阳楼的故事,很多人估计不会陌生。</h3> <h3>始建于唐末五代时期的岳阳“吕仙观”,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一座“千年道观”,咸丰十年李智亮道长将其重修为殿宇式建筑,正殿“纯阳宫”是两层的纯木结构建筑,另外还有吕仙亭、娘娘庙、灵宫殿等,构成了一片气势磅礴的古建筑群,一度被誉为“岳州八景”之一。</h3> <h3>而如今的岳阳“吕仙观”则是1997年在原先基础上重建而成的,主殿是三层混凝土仿古建筑,一楼为吕祖殿,二楼为玉皇殿,三楼则为三清殿,建筑面积大约800平方米,气势还是相当恢弘的,令人印象深刻,也会让大家对岳阳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底蕴有更进一步的认识。</h3> <h3>不过,由于岳阳“吕仙观”所在的洞庭南路是一条当地的老街,早已经变得破败不堪,跟热闹繁华的新城形成鲜明对比,虽然距离著名的“岳阳楼”很近,但游客却很少会到这里来,甚至连岳阳的本地的很多居民都不知道这里还藏有一座千年道观“吕仙观”。</h3> <h3>那么,你有没有来过湖南省的岳阳市旅游?你在岳阳旅游的时候,除了“岳阳楼”之外,还去过什么旅游景点呢?你知道在“岳阳楼”附近,有这么一座低调的千年道观“吕仙观”吗?我们现在就去走走看看?</h3> <h3>吕仙观位于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南路白鹤山上,原名吕仙亭、过仙亭。相传吕洞宾过岳阳白鹤山时留下“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的诗句,后人乃建亭以为念。</h3><h3></h3> <h3>唐末五代之后唐闵帝应顺年(公元934年)改亭为观,为岳阳历代道教圣地。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重建。名纯阳宫。北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再次重修吕仙观,并增建了八仙殿,娘娘庙等建筑。</h3><h3></h3> <h3>明代(公元1483年)岳州知府李镜见吕仙观已毁,便督促修复。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又重修,并塑吕仙神像供祀。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再次重修。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吕仙观毁于战火。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由李智亮道长募化重修为殿宇式建筑,正殿纯阳宫为两层纯木结构,高九米,此外还修有后土殿,观音殿,娘娘庙,灵官殿等。形成了一带古建筑群,气势恢宏壮观,几乎占了整个白鹤山头,方园100余亩,当时为岳州八大景之一。</h3><h3></h3> <h3>民国27年遭飞机轰炸,损伤严重。自1996年开始修复并由岳阳市政府批准开放。</h3> <h3>1997~1999年,香港谭兆慈善基金会捐资150万元及社会各界人士捐款重修吕仙观。道观总面积1.93公顷,现有楼高三层的主殿和东西2个偏殿及大型山门、道人生活区等建筑。根据岳阳旧城改造规划,吕仙道观面积将增多100亩,与洞庭湖、岳阳楼、君山岛、慈氏塔形成“湖、楼、岛、塔、观”五景融为一体的天下奇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