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苗族聚居地--西江千户苗寨

青竹

<h3>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千米,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西江有远近闻名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h3><h3> 2017年12月,西江千户苗寨获2017名村力排行榜(300佳)荣誉。</h3> <h3>  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九黎部落在向北扩张,与东进和南下的炎帝、黄帝部落发生剧烈的武力冲突,经过长时间的征战,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在涿鹿地区被击败,蚩尤被黄帝擒杀。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开始第一次大迁徙,放弃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退回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并于洞庭湖和鄱阳湖之滨建立了“三苗国”。随着三苗部落的日渐强大,尧、舜多次对“三苗”进行征剿。舜帝“南巡狩猎”,对不服舜帝管制的“三苗”进一步攻掠,苗族先民再次被迫向西南和西北地区迁徙,其中被迫向西北迁徙的这支苗族先民一部分融合于“羌人”,成为西羌的先民,一部分则因人口增多,耕地少而向平原地区迁徙,从青海往南到四川南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有的更向南、向西深入老挝、越南等地。而往西南迁徙的苗族先民则与楚人和睦相处,成为后来“楚蛮”的主要成员。</h3> <h3> 2014年9月下旬,我和朋友驱车前往贵州,先后游玩了千户苗寨、小七孔和黄果树瀑布,耗时一个礼拜。</h3> <h3>这是苗寨景区外广场</h3> <h3>大门附近的廊道</h3> <h3>游客熙熙攘攘</h3> <h3>苗族男士帽子有特色</h3> <h3>廊桥</h3> <h3>依山而建</h3> <h3>晚上入住地民俗苗居</h3> <h3>南瓜及外面若隐若现的苗寨</h3> <h3>苗寨在小河两岸依山而建</h3> <h3>苗族阿妈正在串辣椒</h3> <h3>寨子规模大,名副其实千户苗寨</h3> <h3> 没有钢筋水泥,仅靠石头木头简单材料,能在峻峭的山坡上修建牢固的苗寨,这建筑水平令人叫绝。</h3> <h3> 现成的苗寨房屋结构展示。连接是木结构的关键部位,韧性和紧密性良好,构造简单,检查和制作方便。榫卯连接是中国古代匠师创造的一种连接方式,其特点是利用木材承压传力,以简化梁柱连接的构造;利用榫卯嵌合作用,使结构在承受水平外力时,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h3> <h3>这是屋内部,梁、柱均是木材。</h3> <h3>苗族银首饰</h3> <h3>夕阳下的苗寨</h3> <h3>特产销售街</h3> <h3>银饰品</h3> <h3>  苗族千人长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通常用于接亲嫁女、满月酒以及村寨联谊宴饮活动。左边是主人座位,右边是客人座位。主客相对,敬酒劝饮并对酒高歌。</h3> <h3>苗寨演出和灯光秀</h3> <h3>点点灯光绘出了苗寨轮廓</h3> <h3>穿上苗旅服饰秀一下</h3> <h3>  离开为游客打造的活动区域,深入苗寨内部探视苗族日常生活及居所。</h3> <h3>商业化了的,不是苗族民居</h3> <h3>这应该就是苗族居所</h3> <h3>趴在窗口聊天的苗族姑娘</h3> <h3>蹲着的苗族小伙</h3> <h3>精神矍铄的苗族大叔</h3> <h3>苗寨部分房屋年限已久</h3> <h3>商业化了,但还有特色</h3> <h3>好奇地打探着外来者</h3> <h3>秋收正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