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2019!你好2020!

慧琳

<h3>陈慧琳给您拜年了!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鼠年大吉!</h3> <h3>红红火火过新年。</h3> <h3>我和哥哥们一起贴对联啦!<span style="line-height: 1.8;">春联,又叫“春贴”“对联”“门对”,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 春联的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且两边要互相对应,中间的“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这也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对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span></h3> <h3>团团圆圆年夜饭!酸甜美味阖家欢!长辈们说,年夜饭上一定要有鱼,预示年年有余!</h3> <h3>三十晚上守岁看联欢晚会!<span style="line-height: 1.8;">看春晚是我们中国人除夕夜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每年的除夕夜我都会和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观看精彩的春晚节目!</span></h3> <h3>放鞭炮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在大年三十正月初一,或整个春节期间,人们都会燃放烟花爆竹,也就是放鞭炮,来庆祝春节。</h3> <h3>放烟花啦,这是我们小孩的最爱了!真开心呀!希望我们的生活像烟花一样五彩缤纷</h3> <h3>烟花把夜幕装扮得格外耀眼,这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烟花飞舞迎新年”。热闹的除夕之夜,烟火映红了围观的张张笑脸。我暗自祈祷——新学期,我的学业也要像璀璨的烟花一样,一飞冲天,开放出最绚丽的花,放出最夺目的光彩!</h3> <h3>正月初一吃汤圆! 汤圆是中国汉族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把汤圆这种小圆球煮在锅里,漂浮起来就是煮熟了,老人们说"浮起来了”可以谐音说成:福气来了,这样说可以讨个好彩头!今年我们家吃了两种汤圆,一种是圆的,一种是像小船一样的“银锭″圆宝汤圆!</h3> <h3>给死去的亲人拜年了,祝福他们在天上过得幸福!<span style="line-height: 1.8;">祭祖,是民间农村的一种风俗,意思就是供奉、祭拜祖先,祈求保佑全家平安和幸福。</span></h3> <h3>我们一家去看灯会啦!看到了这个福,我们就在心里祝福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能过的幸幸福福的。<span style="line-height: 1.8;">宽阔的马路两旁张灯结彩,挂着一排排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宫灯:跑马灯、龙灯、米老鼠灯、孔雀开屏灯……我们看得眼花缭乱,也不知先看什么好了。</span></h3> <h3>红色的灯笼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大大的红苹果,惹人喜爱极了!<span style="line-height: 1.8;">花灯式样繁多,造型美观,新颖别致,有玲珑剔透的宫灯,有栩栩如生的动物灯,有富有时代气息的广告灯,有吉祥如意的荷花灯,有舞姿婆娑的仙女灯,有红彤彤的霓虹灯,有色彩鲜艳的孔雀灯。</span></h3> <h3>像耳环一样的秋千,荡起来真是好玩极啦!我在上面玩的都流连忘返了呢!</h3> <h3>你们看我的翅膀好看吧!嘻嘻!肯定很好看吧!</h3><h3>在翅膀的后面呀,还有一只凶猛的大老虎呢!他就是我的属相!</h3> <h3>你们看我身后的这些玫瑰花好看吧!五彩缤纷的,让人眼花缭乱呢。</h3> <h3>哈哈!敲猪儿粑了!好开心呀!你们没有玩过吧,一边烤,一边敲打,猪儿粑就变得鼓鼓的,爸爸说这是他们儿时过年美好的回忆呢!</h3> <h3>初一去外公家拜年,外公家的羊产下了两只小羊羔,一只黑色的,一只是褐色的,超级可爱!它们在院子里活蹦乱跳,成为了我们的新“玩具”!</h3> <h3>在我们欢乐庆祝新年的时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发酵,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数据,有新患,也有治愈。而疫情背后,是默默无闻的医务工作者们,用行动守护生命。作为学生的我,想向小朋友们呼吁:勤洗手、戴口罩、少去人群聚集地,在家看书写作业!</h3> <h3>为武汉祈福!武汉加油!中国加油!!!</h3> <h3>每一个危机关头,</h3><h3>总有人挺身而出,</h3><h3>最美逆行者,</h3><h3>请平安归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