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年纪尚轻,资质太浅,见识太少,语言薄弱,离家也并没有多远,似乎没有资格说故乡,更没有资格谈乡愁,可是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荒草的味道,眼底里那轻泛着微波荡漾着阳光闪闪发亮的小河,仿佛我就是那水里的一株芦苇,荡漾着彩虹似的梦!——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是我小时候浣洗衣服的地方,那一汪流水还在,用一块块石头砌成的堤坝还在,那弯弯曲曲的柿子树还在,那被磨平的洗衣石还在……而我却大了,我的妈妈年纪大了。</h3> <h3> 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想要逃离的地方,是我们年老想回可能已经回不去的地方。 故乡是清明的那种香,是中秋的那轮月,是春运时的那张车票,是不轻易间流露的口音。故乡是屈原的秭归,那里是楚国宗族,洞庭波兮木叶下。</h3> <h3> 而当我们终于不知疲倦山一程,水一程,渐行渐远,才发现故乡是根本剪不断脐带的血地,断了筋骨,连着血脉。故乡是起点,是始终点,是即便永远回不去也依然是故乡的地方。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br></h3> <h3> 在文学的世界里,有太多太多关于故乡的描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是一份想念。“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那是一份亲近。当有一天我们走得很远,走得很久,会发现故乡,就像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我的心胸。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或者若干个故乡,地域的故乡安放我们的身体,精神的故乡安放我们的灵魂。<br></h3> <h3> 并不是所有的记忆,都会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比如说对故乡的回忆。故乡是什么呀?白岩松说,就是你年少的时候天天想离开,但是岁数大了天天想回去的地方。</h3> <h3> 我怀念,那是因为我的忧伤,绝不仅仅是忧伤本身,那是因为作为一个人,我时常把逝去的一切美好怀念。——《火塘闪着微暗》</h3><h3><br></h3><h3></h3> <h3> 那草原的清香,天涯海角都不能相忘。</h3><h3> 那浣洗的石头,魂牵梦绕都不能相忘。</h3><h3></h3> <h3> 每一次离别,都是一次小型的死亡。</h3><h3> 父母健在的话,你和死亡之间有一层垫子, 当父母离开以后,你就直接坐在死亡上面了。</h3><h3> 长大回家,让我们一起唱往日时光吧,歌声中我回到桌边把剩酒悄悄喝下,突然眼中全都是泪花,别怕,这正是最好的年华。长大回家,唱往日时光的我们就在最好的年华。——白岩松</h3> <h3> 一个人生希望未来要发扬光大,必须通过读书的过程,读书才能增加知识,读书才能认识世间,读书才能改变自己,读书才能增长自己的正知正见,不读书丑陋,读书是每一个人成长的必要的过程。——星云大师<br></h3><h3> 我没有读多少书,我只希望我越来越能读点书,我的孩子将来比我读更多的书。</h3><h3> </h3> <h3>我的大儿子和我的大侄女他们俩找到一起就爱探险,他们所到之处都有风景。他们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和自由,努力摆脱我们,不受我们的控制和管辖,这是他们想做的。因此,一块块小小的石子都会泛起他们童年的快乐!</h3> <h3> 我的尚小的闺女,性格双面。开放的时候就是精灵,她的调皮完全限制了你的想象;可是每当认真的时候,他她却是出其不意的拘谨。面对汩汩而流的小河水,她坐在自己的平衡车上,两只手紧紧抓住车把不放,两条腿也紧紧地夹着平衡车而不下来。她不奔跑,不吵闹,不激动,那一汪水跟她无关。</h3> <h3> 这闭着眼睛哇哇大哭的是我的二侄女,她和我闺女的性格截然不同。不让她做的事她硬要做,应该有个“倔”。哭的原因一是她硬要下水玩玩,她小姑父不让进说危险,她哭;紧接着,她喜欢的狗狗多多不见了,她哭;小姑,你不让我做,我偏哭给你看,想想就越难受,她哭,事情就是这么巧合。看到她哭的样子我却在一边笑,不是无情,是我看到了我小时候的样子。</h3> <h3> 缘分是一件很蹊跷的东西。家人总说我的闺女长相并不太像我,而像她舅舅,我二侄女的长相也并不太像她妈妈,而是像极了我!我每次看到我二侄女,看到她水灵灵葡萄般黑乎乎的大眼睛,我就感觉看到了小时候的我;再看看她发脾气任性的样子,还真是像极了小时候的我——就发脾气给你看——打死也不走——我就这么倔!想来我小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就连哭也是这个样子!爱你❤,小侄女!爱你❤,那个像极了的我!</h3> <h3> 回家,太冷,穿了娘自己买的廉价的大花袄,拍照时,我没有脱掉,我知道这是娘的样子,这是家的味道!故乡,就是那永远在我心中的年轻时的模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