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

英旋

<h3><b>手机拍摄: 英旋</b></h3><h3><b>手机型号: 华为麦芒5</b></h3> <h3><b>  最近“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把好端端的一个“鼠年”春节给搅了,人们尽量宅在家里,以防感染。大量医护人员“逆向前行”,驰援武汉,奔赴抗击病毒第一线。留守京城的医护人员,日夜坚守,令人感动。各行各业积极行动,密切配合,为打赢这场战争倾尽全力。这时,我想起了“众志成城”这个词,自然也就想到了让中国人民引以为荣的长城。于是打开手机相册,找到了2018年5月11日游览“居庸关”时的照片,利用“美篇”这个平台,记录下来,也算是一篇迟到的“旅游笔记”。</b></h3> <h3><b>  居庸关长城,位于北京市昌平区,距京城60公里,距八达岭长城20公里,地形险要,是长城重要的关隘。</b></h3> <h3><b>  居庸关长城,是中国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层峦叠嶂,溪水长流,植被繁茂,景色宜人。在清代“燕京八景”中,“居庸叠翠”的美誉流传至今。居庸关长城地势险要,古时就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建有南北券城、城楼、敌台、水门等功能各异的配套建筑,构成了完整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城内还有元代所建过街喇嘛塔塔基,名为“云台”,是现存元代石雕艺术的精美杰作。“居庸关——云台”于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中国万里长城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b></h3> <h3><b>  “迎恩坊”,该坊四柱三楼,原为黑琉璃瓦面,修缮后改为绿琉璃瓦面,柱子为花岗岩制成,彩画为铁红色。守关将士作战胜利后上报朝廷,皇帝派遣使者,带着奖赏的圣旨和金钱酒肉,到关城慰问将士,以示奖励。守关大将要在此地摆香案供桌,迎接圣旨和传旨官,牌坊因此得名“迎恩”。</b></h3> <h3><b>  “国计坊”,“国计”是指国人大计所在,古时建此牌坊,意在警示居庸关是北拒强敌,南卫都城的关口,是国事军务的重中之重。“国计坊”也是关城重要性的象征建筑。</b></h3> <h3><b>  南北券城相距850米左右,各有一座高大雄伟的城楼,均为三重檐歇山式绿琉璃瓦剪边,高21米,下面城台高10米。城台下面有券门通瓮城。瓮城即大城门外的月城,用以增强城池的防御能力。</b></h3> <h3><b>  “南关瓮城”,南关瓮城呈马蹄形,有重檐歇山城楼一座,高31.8米。瓮城西侧有城门通往外道,城台上设有炮台,外墙有垛口,内墙低矮无垛口。敌人进入瓮城,主城门关闭,阻其入城,再放瓮城闸门,敌人就被困在瓮城里,只能束手就擒,有“瓮中捉鳖”之意,因此得名“瓮城”。北关与南关作用相同,瓮城呈长方形,设有炮台。</b></h3> <h3><b>  “关王庙”,位于居庸关南券城内,建于明代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2年),1997年重修。</b></h3> <h3><b>  城墙之上,立有毛泽东“不到长城非好汉”碑。</b></h3> <h3><b>  “居庸叠翠”碑,早在800年前的金代,居庸关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居庸叠翠”。此碑为爱新觉罗·溥杰所书。</b></h3> <h3><b>  “古炮”,此炮名为“神威大将军”,有照门和准星用于瞄准,射程可达500多米。明代是我国古代大炮制铸和使用的繁荣时期,专门设有“兵杖军器局”,研制铸造大炮。明成祖朱棣曾下令,在长城沿线安置大炮,用于防御。</b></h3> <h3><b>  从城楼直接进入城墙,又是一块“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石碑,立在城墙中央,攀登长城,从此开始。</b></h3> <h3><b>  居庸关长城的宽窄、高低变化较大,最宽16.7米,最窄1.2米。</b></h3> <h3><b>  从石碑向西出发,长城忽上忽下,蜿蜒曲折,始终看不到尽头。</b></h3> <h3><b>  爬到一处敌楼,回望刚刚走过的路程,原来的“起点”已经变得很小很小。</b></h3> <h3><b>  前面的路还很长,现在看到的“尽头”,还远远不是尽头。</b></h3> <h3><b>  墙体内侧低,外侧高,外侧叫垛口墙,内侧叫女墙或宇墙,可以有效地抗击敌人。长城建筑结构形式的多样,是整个长城建筑的精华,有用砖砌的,有花岗岩条石垒成的,有碎石块砌成的,说明它的建筑年代不同。</b></h3> <h3><b>  果然,到了刚才的“尽头”,前面又是一条向上的路,通往下一座敌楼,攀爬的人已经少了许多。</b></h3> <h3><b>  城墙根旁的石头上,刻满了外国人的签名、留言。看来“到此一游”之类的并非国人的“专利”。刻在石头上,总比刻在城墙上好一些。</b></h3> <h3><b>  爬的够高了,开始往回返。从上往下走,轻松了许多。</b></h3> <h3><b>  快到城楼了,遥看关城东侧,长城不知疲倦地继续向前延伸。</b></h3> <h3><b>  “云台”,始建于元代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汉白玉筑成,台高9.5米,上顶东西宽25.21米,南北长12.9米;下基东西宽26.84米,南北长15.57米。上小下大,平面呈矩形。台上曾先后建有过街塔、泰安寺,现仅存台基。</b></h3> <h3><b>  云台的雕刻集中在券门和券洞内。券门两侧刻有金刚杵及各种瑞兽类浮雕,正中刻有金翅鸟王;券洞内壁有四大天王浮雕及汉、藏、回、蒙、梵、西夏等6种文字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券顶布满曼陀罗花及小佛像,雕刻极为精致。</b></h3> <h3><b>  “户曹行署”,明朝户部常设居庸关的衙署,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曾重修。其规制,前为重门,中为厅,后为寝室,左右为文移吏胥的生活用房。</b></h3> <h3><b>  十二生肖石雕,雕刻十分精美,被游客摸得光滑锃亮。</b></h3> <h3><b>  “居庸关古诗碑林”,收集了历代文人墨客及名人的墨宝石刻。</b></h3> <h3><b>  “表忠祠”,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为纪念明朝右副都御使罗通而建。罗通,字学古,江西吉水人,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奉命镇守居庸关。同年十月蒙古瓦剌部30000余人围攻居庸关,罗通身先士卒,亲冒矢石,据城固守,最后打败瓦剌,保住居庸关,京师得以脱险。随后晋升为右都御史加太子太保,并得到皇帝的敕奖。弘治年间耆老潘昭明疏请立祠,以表其忠。</b></h3> <h3><b>  “叠翠书馆”,因叠翠峰屏峙其前而得名,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14年)由泰安寺僧房改建而成,公有房屋16间。其中“聚乐堂”,为习业儒生朝夕会讲之所,其余为师生居室。馆内曾藏书54部,以备诵览。现为“居庸关长城文物陈列馆”,内院墙壁刻有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居庸关景物的古诗词。</b></h3> <h3><b>  “城隍庙”,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重修,1977年再次重修,为目前居庸关内最大的庙宇。正殿正中为“居庸关都城隍”神像,两侧各一尊侍女,身前两侧为文、武大臣,另有判官四名。两配殿为“阎王殿”,有十殿阎王。配殿内墙壁绘有“龙图”和“十八层地狱图”。庙内有庙,山神庙有山神和山神夫人。土地庙有土地神和土地夫人。两庙内绘有“二十四孝”壁画和两幅山水壁画。</b></h3> <h3><b>  庙门内有马将军像一尊,白龙马一匹,轿夫两尊,轿子一顶。墙面绘“城隍出巡图”和“回銮图”。道教认为城隍是剪恶除凶、护城安民之神,能应人之求,旱时降雨,涝时转晴,以保五谷丰登,百姓安泰。</b></h3> <h3><b>  “戏台”,建于居庸关城隍庙门前,坐南朝北,前台正对庙门,为供香说神的场所。每年适逢大祀,戏台上摆放香案,演出戏曲。古时百姓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求得城隍对关城的保佑。</b></h3> <h3><b>  “关帝庙”,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由正德皇帝敕建,1997年重修。正殿正中为泥塑关帝神像,像高2.5米。像前为周仓、关平。殿内悬有“万世人极”匾,墙壁有“三英战吕布”、“水淹七军”、“单刀赴会”、“千里走单骑”等壁画。南配殿有关羽夫人胡氏坐像和两名侍女像,并绘有“教子”、“侍奉公婆”壁画。关帝庙院内有铁宝鼎一个,青龙偃月刀一口,该刀重80公斤。(注:去时该庙暂停开放,没能一睹真容)</b></h3> <h3><b>  “马神庙”,始建于明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重修,1996年再次重修。古时打仗需要战马,供奉马神,是为祈求战马康健,繁衍旺盛,有战斗力。隋、唐、宋、辽都有官方祭祀马神的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命祭马祖诸神,在南京特命太仆寺主持。马神庙内有马祖、马王和水神、草神等神像。</b></h3> <h3><b>  “丰裕仓”,始建于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是当时居庸关守军隆庆左卫的粮仓。此外还有“永丰仓”一座,“圆仓”三座。</b></h3> <h3><b>  回想当时游览居庸关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我们中国人拥有两座长城,一座建在锦绣山川之上,一座筑在亿万人民心中!只要两座长城不倒,中华就会崛起,民族就有希望!</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