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记忆中小时候过年的前几天就是我整天坐在大妈家的堂屋里烤火,看外面飘着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屋檐下晶莹剔透的冰沟。村里小孩的手一到冬天几乎都长有冻疮,男孩还会冻耳朵,有的还会冻脸。那时,要是谁不冻个什么的,小伙伴们会以为他是个怪物。红红的对联、期盼已久的新衣服、又甜又软的高梁饴软糖、还有一篮子爷爷现炒的葵花籽,那是在年三十那天才能看到的!软糖是每个人三颗,葵花籽是不能无限制吃的,抓两把放荷包以后,爷爷就会把葵花籽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挂在一个从屋顶上吊下来的勾子上。谁要吃的话,要向爷爷申请,但往往很难申请到。于是我们姐弟仨儿就只能在篮子下傻傻地望着。望了几次以后姐姐被妈叫去厨房洗碗、摘葱蒜,弟弟去跟隔壁家的狗玩去了。我不甘心就想出了一个方法,趁爷爷出去的功夫,找来家里最高的凳子垫上,然后拿一根棍子往上戳,就把那个花篮戳翻了,然后瓜子就撒在了地上我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吃了。往往一番辛苦以后,我还惊喜地发现篮子里不光有瓜子还有川橘、雪枣……爷爷回来以后往往会问:谁搞的?然后姐姐无限委屈地哭诉:“我一直在厨房洗碗。妹妹不干活。”弟弟一脸蒙,而我则脸不红心不跳,因为我早都知道爷爷也不会把我们这几个姓胡的怎么样。(爷爷严重的重男轻女)后来他又移位置,我只要想吃还是可以找到。</h3> <h3>爷爷,有时脾气很坏有时又很和善。别人的眼中他是一个古怪的老头!他早年是黄浦军校的军官,晚年因为政治的原因惨遭迫害最后不得已回到了农村养老。别人家的爷爷大字不识一个,我家的爷爷参与编写《江陵县志》。别人家的爷爷没有台湾、美国的朋友,我爷爷确有。别人家的爷爷不会在你生日时跟你煮鸡蛋面,我家的爷爷确可以。别人家的爷爷不会在“六一”节时跟你买漂亮的发卡、带花边的裙子,我家的爷爷确可以。别人家的爷爷不会在你上学后,会跟你订《小学生学习报》、买小人书,我家的爷爷确可以做到。</h3> <h3>爷爷的老家在公安,所以有时过年他会带我姐和我去他老家。记忆中在那过年的日子,总是人还没醒就被人叫起来吃大碗的放红糖的鸡蛋,还有数不清的亲戚接我们到他家吃饭。还有跟我爸一样的大人叫我“妲妲”。还有只要我说“腿疼”,就有大哥哥大姐姐轮流背我。至今想起来,那是一段当“公主”的日子啊!</h3> <h3>1988年的过年是我家最隆重的春节。年前,爷爷要我爸把三间平房屋用白石灰粉里外刷了一遍,还要我妈打鱼糕、做扣肉,最值得惊喜的是爷爷竟然把全村最大最长的一条鱼(有我7岁的弟弟一样长)买回来了家。几乎全村的人都会抽空到我们家问我妈:“今年你家怎么了?”我妈就骄傲地说:“北京的大姑妈要回来!”然后村里的人就在我家扫视一遍,默默地走了!</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那年,我们吃到了从北京带来的果脯、糕点,荷包里装着很厚、很新的压岁钱🧧,身上穿着林林姐的旧衣服、脖子上围着林林姐的绿色围巾🧣,感觉好温暖!这一切,在乡下孩子的眼里是多么美好呀!</h3> <h3>那年,我们几个终于见到了大人们经常说起的城里的姑妈一家。姑妈,烫着卷发,身材苗条,气质优雅。姑爹,高大魁梧、面容和善。宽宽哥,一幅黑框眼镜,学霸气质。琳琳姐,秀气白皙,男孩头,脚穿一双黑得发亮的皮鞋👞</h3> <h3>那年,我们也搬出了农村,一家五口住在爸爸学校分的平房里。妈也没在种地,在学校里开起了商店。每年过年还是准备必需的香肠、猪肉、腊鱼、元宵……还有走亲戚。这样一直到2002年的过年🧨</h3> <h3>随后的过年就很一般也没有留下任何照片。因为大姑妈不来,我们就无法在过年还照这么多相片啦!80年代、90年代就这样悄悄地过去了。爷爷也离开了我们。祖屋随后就被我妈卖了。</h3> <h3>2002年,姐姐大学毕业后到深圳工作,我也结婚怀宝宝了。过年回家她跟我们带了两大袋从深圳超市买的人参果、龙眼、火龙果……年三十,大家坐在我的小客厅里边品尝边评价,我妈说:“瞎花钱,这些还没黄瓜🥒好吃!”姐姐从此也再没有买回那些南方水果,而我们也能从附近的超市吃到各地的水果。</h3> <h3>随后,我、我老公、儿子每年都会在老公的祖屋过年🧨有时真羡慕他,祖屋永远都在,童年的记忆也就每年都会被勾起。</h3> <h3>又过了几年,老公把他的祖屋翻新盖成了三层的小洋楼。公公每年三十都<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会在大门口贴对联、挂红灯笼。婆妈每年都会用大土灶煮猪头。</span></h3> <h3>过年的习俗在农村只要有老人在永远都会有仪式感。老公的七十多岁的小姑爹每年在大年初一总会带领一批老头老太太玩湖北民俗踩年船……</h3> <h3>随后家里的日子也渐渐好起来,姐姐也在深圳安家,也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弟弟也结婚成家有了一个儿子。</h3> <h3>2017年腊月二十九,我们一家还有婆婆、小叔子一家在荆州城最有名气的餐厅的大厅吃团年饭。</h3> <h3>这一年,弟弟的小孩也很大啦!我的小孩成了大哥。四个小家伙平时很少见面,但过年一碰面竟玩得开心极了!因为血缘吗?</h3> <h3>我们一家带着两个小侄女、侄儿看了贴着对联的古城、逛了荆州博物馆、熊家冢、吃了公安锅块、腊香肠、聚珍园鱼糕、扣肉,还有我自制的酱香鸡腿🍗……</h3> <h3>也许是2017年的过年时间太短了,也许是两丫头觉得荆州太好玩啦,2018年,两个小侄女强烈要求她妈妈不去广西过年再次回到荆州过年🧨</h3> <h3>年前,我们带她们到松滋曲池河泡温泉♨️、吃土家菜。只可惜父母们不来玩,他们觉得跑这远的地方来泡温泉(洗澡)划不来。</h3> <h3>2019年的大年初一阳光很好,适合外出。我们一家带公婆、公老爹到当阳玉泉寺祈福。</h3> <h3>2020年,鼠年到了,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全家响应政府号召全宅在家里。</h3> <h3>这个特殊的一年:除了必须的香肠、腊鱼、豆皮、腊肉、成香的水果还有消毒口罩😷</h3> <h3>我期待未来的日子越来越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