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纯净之地

雅片馆

<h3>序: 一念一生 当 你 的 心 是 亮 的 ,世 界 便 开 始 闪光 。就 算 我 们 徜 徉 在 这 悲 伤 的 河 流,这 河 流 ,亦 闪 烁 着 无 尽 的 光 , 映 照 你 我 。—题记 岁末将至,归于家中。公道杯中的热茶,在氤氲的热气里,有着源源不断的暖意,清供之物,置于篮中,闻果熏室,数日香不歇,益转益妙,趣不可言。时间顿时从容几许,增添几分生活禅意。算来拖欠母亲的序已然两载,导致至今画册未能出版。不是我不想写,而是父母给我描绘这一路的风景太过壮美,旅途中的故事也太过精彩,从而不知哪里下笔。 都说摄影是诗,是世界上唯一不需要任何语言翻译就能理解,它会直接流淌进人们的心里。旅途中的即兴摄影则是诗的创造。即兴的魔力,在于无迹可循的天意和有迹可循的情思,在天地万物与人的碰撞中凝结出全新的天作之合般的作品。 常常深省生命的自由与喜悦来自于灵魂的广阔,但又觉得轻淡的灵魂是对人与生具来欲求不止的恐惧,于是也觉得这样活色生香的旅途似乎更接近生命本色。父母相伴这一路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朝阳晚霞,并肩行走在玛尼苍穹下是何等的逍遥与洒脱。 每每翻看《探寻纯净之地》这本画册,总是给我 一种希望和温暖,也总能让人心安,好像见到了世上美好的东西。像一篇好文,言语间没有太多华美辞藻堆砌,平实朴素,娓娓道来,其实好的摄影作品亦如此,每一次、每一遍的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动。很少有东西像父亲的摄影,给我切实的感动与安慰,它就像贺拉斯说的,是那种真正的好,既不过分也不欠缺。 人生中的有些时光如行走于刀尖、立于火炙上一般难熬,有些时光平淡庸碌,无从追忆。可是也有些时光,像微风从你的衣袂掠过,像光影从你的眼前流过,像沉水香一寸寸燃尽,香气幽淡无以言说。如同转世轮回的时候宿命里自带的,所以今世的你无法拒绝的热爱,无法拒绝的沉迷。正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雕刻着理想追求、信念信仰;正如人生中有些东西,可能总会游离于视线之外,却始终寸步未离你的心间。 我无法描述那种悸动—于空旷的天地间,于很高的雪山巅,于无人的旷野里,于青藏高原中,远远地就看见了那些在风中飘扬着的经幡,皑皑的白雪中,那些五色的经幡显得那么耀眼、那么圣洁。 我无法描述路途中,随处可见向着拉萨方向磕长头朝拜的人们,马路上各式各样的汽车从他们身边呼啸着急驶而过,而他们依旧心无旁骛地磕着自己的等身长头,一步一叩首,虔诚地向着心中的圣地行走着前进着。 我无法描述一位擦肩而过的每一位藏民,他们手上的经筒在岁月的打磨下闪着乌黑的光,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有着乌黑的慈祥。他们手里握着满满的祝福,他们微笑的时候彷佛可以看见格桑花盛开的模样。他们身上的长袍有着天空的颜色,他们褐色的眸子里有着大地的光芒。 我也无法表述:闭目的经殿,缭绕的桑烟,虔诚不灭的信仰,被佛主俯视下的苍生,平凡的死亡与苦难,还有猜不透的轮回,走不完的转经路。 我更无法说的清楚:洁净的世界里单纯的灵魂是怎样的安宁,藏人匍匐在地上一步步向心中的圣地叩首时,内心里是怎样的充实与喜悦。 想来人这一生,所谓成功,所谓失败,都在起心动念之间,一念之慈,万物皆善;一心之嗔,千般为恶。善良的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nbsp;就这一路的旅途,人生数十载,匆匆似烟云,在这只活一次的世界,尽量能温暖一点,让这悄然留下的良善痕迹铺就世间美好。你看,雪山之巅圣美洁白,山脚清泉清冽纯澈⋯⋯ 一念间,一生过。人生百年,不过一潭瑰丽的水月光影;即便如此,专注于当下的静谧平和,霎那与永恒并无分别。 你看见的我,不是我,那仅仅是我的躯壳; 你听见的我,不是我,那仅仅是我的认知。 山静日长,是一念,是一时,是一日,是一程,亦是一生。 嘉欢 2020年正月初一<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