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自古西安风水宝地,有八水绕长安之说,其中一水,就是渭河。古有泾渭分明之说,最早出处也在这里,渭水之浑,泾水之清,对比鲜明,一如陕西人的性格,爱憎分明。</h3> <h3> 夸父与日逐走,饮于河、渭。饮之不足的河、渭之水,今天仍然静静流淌,滋养沿岸的百姓,我的童年,也曾随着这渭河之水缓缓流淌。</h3> <h3> 早几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爆发,渭河细幼的沙子成为人们逐利的工具,河床被挖的满目疮痍,裸露的河床底、龟裂的沙痕,远远望去,渭河也已不知所踪。</h3> <h3> 过年回家这几天,每天胃里都塞的满满的,年三十早上,阴云千里,一大早出门想要去找找雪的影子。</h3> <h3> 沿着河滩,远远看见挖沙的大水塘边有几只野鸭,玩心顿起,想要走近去看。等我深一脚浅一脚,未到跟前,野鸭商量好似的,并排翱翔而去。顺着这烂泥滩,继续深深浅浅向前而行,忽然,一条厚重浑浊的渭河不期而遇,缓缓向东,还是像以前一样,一样的宽厚浑浊,一样的气定神闲。</h3> <h3> 顿时,眼眶有些许发热,默默看着渭水东流,那些记忆力的亲切忽在眼前。</h3> <h3> 幼时,静静的渭河水,承载了那物质贫瘠的童年多少的快乐。春天,河堤两岸的槐树,漫天雪白的槐花,那时的我们是无心欣赏这样的美景的,因为槐花也是一道特色的饕鬄;间或有时,跟着那些心灵手巧的同伴,提着小篮去地里挖荠菜,她们永远是那么眼疾手快,同伴们满载而归时,都会给我这个跟屁虫空空的篮子里分一些。夏天,河里涨水时,游泳、捉鱼、逮蝌蚪是童年最有趣的游戏,那些戏水调皮的男孩子也是乡村母亲最头疼和担心的,因为河里的乐趣和危险都是一样。秋天时,秋雨过后,神奇的枯枝败叶里就会长出大自然的馈赠----地耳。冬天虽然一片严寒,银装素裹也有它的趣味。还有那河堤上高高的飞机打靶台,勇敢的男孩子会爬上去,而我们,就站在下面猜着外面的世界.....</h3> <h3> 最开心的莫过于,农耕时节,有时会花几毛钱,跟着母亲家人乘船渡河而耕,听大人讲,为了这一点耕地,跟河对岸的周至县人爆发惊心动魄冲突的故事。而我们,也会猜着浑浊的河水里是不是像西游记里面一样,藏着各样的水怪,是不是有着另外一个神奇的世界。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发大水,上游的水库放水。潮水退去,那条河简直成了一条宝藏河,漂浮着各种粮食、家具、跟人一样大的搁浅的鱼、乱窜的动物......大人小孩都在里面可以有自己的收获,各种神奇有趣刺激的收获和经历在村民间口口相传。</h3> <h3> ......</h3> <h3> 远处村庄响起了喧天的锣鼓声,孩子们应该兴高采烈地放着烟花,馋着好吃的烤肉,外婆家眼花缭乱的各种仪式,他们也会有属于自己童年的回忆。</h3> <h3> 美食,是用来暖胃的;回忆,是用来暖心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