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

亦余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亦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老照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是一年春节时,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六年了。仰望星空,想妈妈,想爸爸,你们在天堂可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年,常有写写母亲的冲动,然而一次次提笔又搁置。记忆中,幼年没有与母共拥一衾的爱抚,少年没有与母耳鬓厮磨的亲昵,青年没有与母携手同游的温馨,成家后,更是经营着自己的小家。母爱似乎离我是那么的遥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去世后,午夜梦回,真真的想妈了。那朦胧的爱,敲击着我的心。妈妈用“无情”,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生存能力。我的事业、我的独立,源于妈妈特殊的爱和她的潜移默化。不懂事时,对妈更多的是怕,现在却是由衷的敬。</p><p class="ql-block"><br></p> <p><br></p><p>一九二八年夏,华北平原,白洋淀,雄县昝岗镇,伴着一声啼哭,妈妈王素兰,降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她有一个哥哥,三岁时,她的母亲(我的姥姥)去世了。做为家中唯一的女性,几岁的娃开始学做家务,学做饭,学缝衣。妈妈告诉我,她的婶子以做嫁衣为生,很疼她,手把手教她做女红。八、九岁时,针线活就在当地出了名。</p><p><br></p><p>我小学五年级暑假回家,妈妈开始教我缝被子、做中式棉祆,她认为十二岁,早该会。我缝的行不直或者底线露出不均,妈就拽出引线让我重缝。我的左手在被子底下,常常扎得滴血,眼里含着泪,也不敢吭声,一遍一遍,直到她满意为止。现在想来,妈妈的严厉,成就了我做任何事,不做则已,做必求好的性格。</p><p><br></p><p>舅舅很早就参加了革命,是镇里共产党支部书记,受哥哥影响,一九四五年一月,十六岁的母亲加入了共产党,参加了革命。</p><p><br></p><p><b> (战争时期,第一排左一为母亲。)</b></p> <p><br></p><p>八个月后,日本投降。解放战争时期,妈妈主要在冀中平原各分区从事妇女工作。</p><p><br></p><p>一天,区里通知,全体人员到打麦场集合,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领导讲完话,从队前走过。散会后,她被叫到办公室,区领导直截了当地说,xx领导对你印象不错,组织考虑,你们可以结成伴侣。那个年代,一切听组织的,就这样,有了我父母的婚姻。父亲是抗日战争初参加的革命,他说,看我妈身体壮实,人也机灵。其实,妈妈长得也很漂亮。爸妈的感情很好,携手风风雨雨,不论何时何地。</p><p><br></p><p>我出生不久,平津战役打响,妈妈把刚几个月的我放在天津附近的杨柳青,带领支前队伍上了前线,枪林弹雨中穿梭。东家吃口奶,西家喂点粥,老区的百姓照顾着我。妈妈常常找背人的地方挤肿胀的奶。她说,奶水小喷泉一样,只是不能喂我。</p><p><br></p><p><b> (奶奶、妈妈和我)</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建国初,各条战线急需妇女干部。邓颖超主张妇女干部走向政法战线,提议挑选优秀妇女干部,在全国妇联干部学校开办学习班,学文化,学法律。一九五零年九月,母亲成了首期三班的学员,脱产学习两年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妈妈上学前,我的妹妹出生了。仓促间父母为她找了奶妈。当妈妈放假看望时,妹妹枯瘦如柴。这才知道,那家还有一个吃奶的孩子。妈妈买了炼乳,久饿的妹妹吃多了,羸弱的身子加上严重的积食,夭折离世。听妈妈讲这往事,很是怨她,为什么找奶妈不打听清楚?为什么在北京学习期间不去常看妹妹?北京离大兴县(现北京大兴区)很近的。我那可怜的妹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全国妇联干校三班,二排左二母亲。)</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毕业后,妈妈在大兴县法院工作,担任了领导职务的她更忙了。五三年,第二个妹妹出生,又找了一个奶妈把她送了出去。真想不通,为什么我家的孩子就不能跟着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五四年父亲调到通县(现北京通州区),母亲也调到通县法院。我一天到晚难得见妈的面。五岁多,奶奶管不住我了,到处疯玩。通州西海子是我的乐园,捉蝌蚪、和泥巴,混身又湿又脏。法院废弃的后院是我的百草园,和伙伴捉蛐蛐,过家家,一玩就是半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野孩子般放养的自由,着实胆大了我。为了引起父母对我的注意,把机关院里的小萝卜拔了十几棵。爸爸把我关起来,妈妈也回到了家里,知道了我的想法,她说:想让妈多陪陪,要直接说,用不对的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事情永远不要做。跟妈在一起的这半天,让我牢牢记住了,不能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想想,那时的我真的不懂事。翻看旧照片,妇联学习前,妈的脸圆圆的,妇联学习和法院工作期间,瘦了许多。没有上过一天学的妈妈,两年多完成了文化和理论学习,可想而知她那时有多辛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小的妹妹出生,保定老家大伯的两个女儿来通州照看。她们想在城里参加工作,爸妈有这个能力,但他们没有管。大姐嫁在通州,招工去了条件恶劣的石棉瓦厂,患尘肺病早早离世。二姐跟到水库出嫁,一直是临时工,姐夫去世她回石家庄摆地摊。如今八十岁,还在闹市街边卖小商品。我劝她别干了,她说,婶子管招工,叔更是说句话的事,他们不管。当年我也劝过妈,她说,用组织给的权力,办自家的事,那算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舅舅家的弟弟们,大伯家的哥哥们,先后多次找身居要职的爸妈,想在城里工作,都未能如愿,父母一个亲戚都没有安排。我们的工作全是学校分配,两个妹妹是普通工人,后来大妹自己努力,大学毕业做了会计。在学校最不景气时,不少人调离了学校。那时父亲担任地区领导工作,我想调到地区教育局,但爸妈一口回绝,也不许我去找其它叔叔们。对我的工作,父母不会利用职权去做任何改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欢送母亲,二排右三为母亲。)</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九五六年,父亲调到省政府,母亲调到省检察院。我就读于保定河北小学。学校的前身是冀中干部保育院,即电影《马背上的摇篮》的原型。忙于工作的父母们,把孩子送到这个寄宿制干部子弟学校里,一周回家一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七年底,全国大兴水利,父亲调去修建全省第一座水库——岗南水库,来到平山县,母亲也随之调到水库。把我一个人扔在了几百里外的学校里,四个多月放假才能回家。小学三年级的孩子,的确有点可怜。每个周六中午,看着同学们回家,我孤独而无助,抹着泪、委屈着,我想奶奶,我想回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四年,父亲多次省里开会却只看过我一次。独立惯了的我,不得不更独立。到体育场游泳,跑遍全城到同学家玩。得了急性淋巴腺炎,妈妈也没有来,自己到省医院打针。长时间的分别,我陌生了父母,陌生了妹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河北小学,你是我少年时的家;感谢我的同学们,你们是我的兄弟姐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横山岭水库,左三妈妈,右边爸爸。)</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学毕业,终于回到石家庄,来到了父母身边。父母在辗转四个水库之后,安顿下来。我读初一,两个妹妹同上小学一年级。在深山修水库,最近的村也几里开外,耽误了妹妹上学。这一年,家才像个家了。每天大荣姨(从水库随来的保姆)做好饭,一家人围坐,好温馨!虽然爸妈很少正点下班,但这是我正常家庭生活少有的一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冬日的夜晚,很冷。快九点了,爸爸出差,妈妈还没有回家。天黑黑的,我鼓起勇气,向机关跑去,整座大楼只有妈妈的屋子亮着灯。悄悄推开房门,妈妈在批改文件,墙上的表滴答滴答地响着。我呆住了,第一次看到母亲工作,只见她顺手拿起桌上的水杯,杯子倾斜九十度,没有水,放下,继续看文件……妈妈伏案工作的专心致志,深深印在我的脑海。后来以《一件小事》为题,写了一篇作文,直到现在,初中同学还提起这篇作文。妈妈用行动教会了我,工作要这样忘我的去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石家庄后,父母就不在一个单位了,妈妈在省x局主管组织人事,工作更忙。离休后闲聊中妈妈曾说,在水库跟你爸在一个单位,两次调级全让给别人了,他是一把手,我就沾了这个“光”。听语气,要强的母亲有些怨,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工作的热情。这就是从战火中走过来的老一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中二年级,妈妈嫁女儿一样为大荣姨准备了嫁妆,大荣姨拥抱着我妈,哭着出嫁了。我酸酸的,妈妈对她比对我好。记得一次吃饭有油炸花生米,三年自然灾害后,这是好东西,妈妈只让我和妹妹尝了几粒,就端到奶奶、爸爸和大荣姨那边,一边给奶奶夹一边说:“你们还小,吃的日子长着呢,大荣,你吃。”妈妈的用意我懂:要孝敬老人,也要尊重保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荣姨嫁后没多久,妈妈告诉我,她和爸爸各自去外地搞四清,不知多久才能回来,家就交给我了。两个小学二年级的妹妹,一个八十岁的多病的奶奶,我那年刚十五岁,这就是我的妈,心真够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紧张的日子开始了,天不亮,到机关食堂打饭,给俩妹梳头,给奶奶烧开水,和好煤泥封上火,草草吃几口跑着上学,好在三顿饭从食堂打。手洗衣服,几天一大盆,洗到很晚才睡。脱煤坯、和煤泥,累得抬不起胳膊。那时没有洗衣机,没有天然气。经常套上袜板补袜子,那时没有尼龙袜,妹妹的线袜几天就破。周日自己做饭,蒸饼子炒菜,练得什么都会做。就这样,里里外外、忙忙碌碌,十五岁的我撑起了一个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多,初三临近中考,妈妈被救护车送回来了。不知是妈妈的一心工作,还是县医院的医疗水平,阑尾炎拖成了急性腹膜炎。病情危重,马上做了手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能进流食时,我中考。上午考完,食堂打饭,照顾奶奶和妹妹吃完,再煮挂面,送到病房。照顾完妈妈,跑到学校参加下午的考试。好在省三院和学校对门,家和机关也在一公里之内。中考成绩很好,重点高中随便报。妈妈的放养方式锻练了我。平时独立自主,不存指望;关键时得心应手,做事不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全国妇联学习期间,左一为母亲)</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了动荡的几年,一切恢复正常,我要出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妈妈本不同意我的婚事,希望找个条件不如我的一般人家。公婆是军人,同样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文革中因父亲的问题,他们不同意儿子的选择。父亲恢复工作后,他们同意了,要强的妈心存芥蒂。主要是他身体不好,妈妈心疼怕我婚后受累。我告诉妈妈,在我爸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最困难时,他一直同我保持联系,现在他身体不好,还要手术,就要从部队回来了,我爸恢复了原有职务,这时我反倒不能放弃他。这是我少有的同妈妈思想的交流,过去没详细告诉过她。听后,她赞同了我的想法。就连后来为了让他安心手术,早春先领了结婚证,等他术后身体恢复,初夏举行婚礼,妈妈也没有反对,这就是我善良而理智的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临出门妈妈给了我五块钱,我穿着一身旧衣,独自骑自行车到了婆家。婚礼节俭却隆重,自家的院子里摆上桌椅,树荫下几十人围坐,糖果、瓜子、花生、冰糕,军营的氛围,热热闹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单独过日子后,两个孩子上学,我们工资低。不少人家有了电视、冰箱、洗衣机,我们没有。丈夫手巧,攒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外壳是用三合板做的。买冰箱时想买万宝双门的,钱不够,回家跟妈借,妈妈说,日子要自己算计着过,不要指望家里,等你们攒够了再买吧。我一睹气,用仅有的钱买了一台假双门的华日冰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后,凡事不指望两边高工资的父母。丈夫打家俱,我学裁剪、买锁边机,给两个娃做衣。过年穿的衣服也自己缝,镶上花边,绣补上各种图案,不比卖的差。我的衣裙,先生的西装,也是自己做。就连做衣剩的边角布料,也拼接成褥面或做了鞋垫。直到大女儿考上大学,才第一次给她买了一件浅黄风衣,女儿特别高兴。妈妈的“小气”激励了两代人的自强和独立,这种精神渗透在我和女儿的学习工作中。两个女儿,工作出色,在单位独闯出一片卓然天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件事至今难忘。小女儿一岁时,晚上我在厨房洗衣,听到哭声发现女儿摔到了地上。住院费是我俩一个月的工资。出院前一天,妈妈拿着钱到我家,她全部支付了。大女儿高考,文化成绩在重点院校分数线之上,她是国家二级运动员,再加二十分。不用加分都能上很好的重点大学,从经济考虑还是让她报师范大学物理系。母亲知道后告诉我,大学四年,每月生活费她出。小女儿大学四年,她也同样。这就是我的妈,该帮不该帮,尺寸掌握那叫恰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真的,当年对母亲的一些做法,的确心有怨气。现在想来,没有母亲的“吝啬”,不会有我的节俭勤劳;不会有我女儿的发奋优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年轻时的爸爸妈妈)</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零零二年六月,妈妈患了胰腺癌。当时,我正在河北省高中毕业会考语文阅卷点,担任省派总质检员,妈妈生病不让告诉我。她从来就是这样,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工作总是第一位的。妹妹和保姆陪她输液。我回来后发现妈的面色很黄,预感不好,转到省医院检查,确了诊,实情瞒着妈,手术从北京协和医院请的全国胰腺泰斗钟守先。她有些疑惑,被我们三说两说混了过去,至今我也不知道,妈妈是不是那时就知情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术后恢复不错。下半年省高中毕业会考进监狱入闱制卷,保密需要,进去后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家中有事也不能出监狱。想请领导换人替我,母亲知道后不答应,怕她发现异常,我就又去了保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年春,非典。妈常到楼下公园转转,离休后她领导着一支舞蹈队。“五一”节后,上半年省高中毕业会考又要进监狱制卷,临行前两天,妈妈突然高烧,担心她的病,怕有情况不能出监,我马上推荐了一位特级教师,省厅领导让她替了我。省里、学校里的各项工作,不管家里有什么事,妈从不耽误我。异常的是妈这次依了我,言语间模糊了几句病情,估计在公园听到了些什么。我们不说,她也不点破,妈理解孩子们的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深秋,风萧瑟,黄叶落。母亲高烧不退,住院后靠打针止痛。时而清醒,时而迷离。糊涂时自言自语,不时喊着几个名字,有时说快点做饭,有时说马上走……清醒时,我问她xxx是谁,她说是x分区的,再问其它人,都是昔日的战友,有的已牺牲。这是妈妈在世的最后几天,心心念念的是并肩战斗的老战友。没有对我们的嘱咐,没有支言片语的叮咛,想来很放心自己的女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离休后的爸爸妈妈)</b></p> <p><br></p><p>十六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p><p><br></p><p>妈妈看似无情却有情,从成年到现在,我慢慢悟出了她爱子女的深意。这是一个智慧的母亲,她从长远考虑,培养我们自强自立。教育我们如何做人,怎样行事,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妈妈把她的睿智、坚韧、勤劳、善良、正直,用她特有的方式传递给我们。她的“无情”,是在敦促我们成长;她的放手,是在历练我们翱翔。</p><p><br></p><p>仰望星空,繁星点点。闪烁中妈妈欣慰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快乐、幸福、健康……</p><p><br></p><p><b> (妈妈和她的三个女儿)</b></p> <p><br></p><p><b>[篇后语]</b></p><p><br></p><p><b>美篇完成后,大女儿说:“老妈,看哭了。再写写姥爷吧!”大江东去,前浪奔腾后浪追。该给后代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我想,我写此文的初衷实现了。</b></p><p><br></p><p><a href="https://www.meipian.cn/35lfmzep?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父亲的抗日战争回忆录</a></p>

妈妈

母亲

妹妹

工作

女儿

父母

水库

奶奶

没有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