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归鼠至除夕来,楹联爆竹冠瘟去

怀念乡愁

<h3> 除夕组诗,辞旧迎新</h3> <h3> 辞旧迎新&nbsp;</h3><h3> 金猪送寒荣归去,&nbsp;</h3><h3> 玉鼠迎新报喜来。</h3><h3> 岁月流年辞旧岁,</h3><h3> 欣逢盛世盈花开。</h3> <h3> 鼠年吉祥</h3><h3> (鼠)迎瑞气身边绕,</h3><h3> (年)接紫云鸿运兆。</h3><h3> (吉)心普照事事顺,</h3><h3> (祥)意纳福家家笑。</h3><h3>&nbsp;</h3> <h3> 新年快乐</h3><h3> 【新】声岁月挚情留,</h3><h3> 【年】至春来喜悦悠。</h3><h3> 【快】意逐心填雅韵,</h3><h3> 【乐】将福语送亲友。</h3> <h3> 新春快乐</h3><h3> 【新】年喜气粘身心,</h3><h3> 【春】芳花香伴美音。</h3><h3> 【快】意莺歌飘万里,</h3><h3> 【乐】将燕语舞缤纷。</h3> <h3> 除夕守岁&nbsp;</h3><h3> 楹联接福挂灯笼 ,</h3><h3> 烟火爆竹祛冠瘟。</h3><h3> 侵晓不眠华岁递,</h3><h3> 猪归鼠至艳艳红。</h3> <h3> 春节由来<br></h3><h3>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传统,最隆重的节日,没有之一。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似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古人择吉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对自然的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则蕴藏着礼乐文明的深邃文化内涵。“年”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均有记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年”成为一年四季的总称。地球绕太阴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定出一年之岁首。原始意义上的岁首是指干支历法的“立春”。因各朝代对春节定义不同,但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一直流传下来。现在的春节是辛亥革命后,1912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采用公历,但用民国纪年,1月1日为公历岁首,1914年起把夏历正月初一作“春节”,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h3><h3>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夏历正月初一作春节。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h3> <h3> 年的传说</h3><h3> 年的传说,最通俗的说法是年是兽,年兽是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恶兽。相传古时候每到年末的午夜,这条年兽就会进攻村子,凡被年兽占领的村子都遭受到残酷的大屠杀,头上的犄角就是屠杀武器。屠杀结束后,年兽会吃掉所有人的头颅。为了防止有人诈死或侥幸逃脱,年兽假装离开村子后折回来屠杀幸存者,甚至让村子发生剧烈的晃动。就连婴儿、孩童都难以幸免。 年屡次来到凡间捣乱,但有一次,“年”闯入某村,巧遇穿红衣,燃竹竿取暖者;“噼啪”爆炸有声,红光闪耀,“年”惊窜奔逃。于是人们认识“年”性,每逢“年”出时,家家户户闭门家居;贴红联,穿红衣,燃爆竹以驱“年”。后来就有了“过年”。“年”被赶跑了,人们就锣打鼓,互称“恭喜”,后来就演变成了“拜年”。</h3><h3> 这就是过年为什么要放爆竹,放爆竹是吓走年兽,贴春联是驱赶年兽的进攻。</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