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家乡的年味

孤舟蓑笠翁

<h3> 儿时,家乡的年味</h3><h3> 如水流年,七十年代初的俺,转眼已迈入五十岁的行列,恰逢传统的大年夜,总回想起儿时家乡过年的味道,遗憾的是家乡儿时的年味再也回不去了。</h3> <h3>  时光苒苒,思绪带我回到家乡,回到那已不在的家乡老房子,老房子是盖瓦的土墙屋,上部用杉木隔出矮矮的一层,铺上木板就称楼。小时候一家人挤住在窄窄的土木房屋,楼上楼下就是我们兄妹六个的乐园,虽然窄,但一家人过的很开心。</h3> <h3>  特别是每到腊月,兄妹几个就掰着手指头盼着大年夜的到来,虽然穷,但很是盼望过年,因为有着农村异样的浓浓的年味。记得那时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嘴上都挂着一句顺口溜:“大人望种田,小人盼过年”,这就是儿时盼过年的真实写照。每年到了腊月二十四,父母就忙着计划过年的大大小小事项,长辈们并且还编了个歌谣:二十四我有事,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杀年猪,二十七、二十八杀鸡杀鸭,二十九样样有,三十夜晚胀班狗(就是尽管吃饱的意思)。</h3> <p>  儿时最馋的就是杀年猪和炸果子。那时候整个家族杀年猪都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每家杀年猪轮到来杀,不在同一天,哪家杀年猪就整个族里老老少少都到那家吃猪血汤,在堂屋里摆上条桌,围到一起吃喝,很是热闹,小孩子就每人割条猪肝到柴火灶里烤猪肝吃,是儿时最开心的日子。杀了年猪开心过后就是数炸果子味道了,那时候家里虽然没得钱买什么好吃的,但每年都要炸一担(装谷子那种箩筐)以上的果子,够我们吃好长一阵子的。特别是炸果子那天晚上,爸妈总是要等哄到我们兄妹几个都睡了才开始炸,说是炸果子的时候不准小孩子去捣乱的,有小孩子拢边的话,果子就会吃好多油。我们虽然都乖乖的上床睡觉了,但想着那香喷喷的果子,哪睡得着哦。</p> <h3>  到了大年三十,爸妈一吃完早饭就开始准备年夜饭的美味佳肴。吃年夜饭,我们小孩子就是最大的,什么好吃的爸妈都先夹给我们吃,鸡腿、鸭腿、米粉肉啦等等,那时候虽然没得饮料喝,但有自酿的甜酒,喝起来又香又甜,味道得很。吃完年夜饭休息一会,我们就洗好脸和手,围着火炉坐起,爸妈说是坐田埂守岁,听他们讲故事、讲他们的过去……。</h3> <h3>  坐田埂守岁到凌晨零点,就是放炮响除岁迎新,我们这些小孩子就一窝哄到处去捡炮响,哪家放炮响全村的小孩子就一起哄上去捡炮响,玩起不亦乐乎。</h3><h3> …………</h3> <h3>  这就是儿时家乡的年味,永远也回不去的年味,中华民族传统年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