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城之旅

静悄悄

<p class="ql-block">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特殊日子里,回望2019岁末以色列、约旦的宗教文化之旅,这是一个很想去感受的地方,但短暂的旅行只能窥其沧海之一粟......</p><h1><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以色列篇</b></h1><p class="ql-block">以色列位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一个与中东战争,阿以冲突密不可分的国家,二战后就处在阿拉伯世界的包围之中,经历了分裂屠杀、血腥动荡、家国破散,1948年才回到了上帝的“应许”之地。但在建国的当日,四周接壤的全部国家发誓要把犹太人赶下地中海,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耶路撒冷三千年》里详细描述了三千多年来犹太人流离失所的生活,也详细介绍了何以让犹太人顽强地坚信着自己的信仰。多么希望人类能在理解、包容、友善、博爱的信仰中和平共生.....</p> <p class="ql-block"><b>耶路撒冷</b></p><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希伯来语里的意思是“和平之城”,不幸的是在她数千年的历史里,几乎与和平无缘,几十次的被反复占领、摧毁 ,被形容为"宗教的屠宰场”。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东耶路撒冷才重新回到了以色列的手中。1980年7月,耶路撒冷为以色列“永恒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虽然目前对耶路撒冷到底是谁的领土地还存在争议,但是回到历史的原点,早在公元前大卫王曾率领犹太人占领了该地区并定都于此,并取名“耶路撒冷”。</p><p class="ql-block">在我的眼里,耶路撒冷是和谐的,不同信仰的人坚守着自己的生活理念,在这里你能聆听到犹太人的祷告声、基督徒的吟诵声和穆斯林的唱经声,三种不同信仰的声音在耶路撒冷上空交汇......</p><p class="ql-block">“上帝给了世界十分美丽,九分给了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也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交织着世间的最美丽与人间的最哀愁。</p> <p class="ql-block"><b>圣殿山</b></p><p class="ql-block">圣殿山是耶路撒冷最有名的地方,也是犹太、基督、伊斯兰三大宗教的圣地,可谓圣城中的圣城。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冲突中最敏感的耶路撒冷问题其实就是圣殿山的归属问题,圣殿山不准犹太人去,哭墙不准穆斯林进。</p><p class="ql-block">伊斯兰教从东罗马帝国手里夺取了耶路撒冷后,于公元691年建造了岩石圆顶寺,由此,圣殿山也就成了伊斯兰教仅次于麦加、麦地纳的第三圣地。</p> <p class="ql-block"><b>考古遗迹公园</b></p><p class="ql-block">位于圣殿山的西南角,墙身下方所见的巨大石头,是二千多年前希律王所加建,用以包围所罗门圣殿的台基。层层叠叠的砖石历经了数千年的朝代更替和蹂躏,每一块砖石都有历史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b>金顶清真寺</b></p><p class="ql-block">1964年约旦国王侯赛因出资六百多万美元,为岩石圆顶覆盖了24公斤的纯金箔,使其成为金顶清真寺。</p><p class="ql-block">这座神殿是耶路撒冷老城最夺目的地标,只有穆斯林才能进入,我们只能远眺了。</p> <p class="ql-block"><b>阿克萨清真寺</b></p><p class="ql-block">阿克萨清真寺的外表没有金顶清真寺那么豪华、辉煌,但内部却非常雄伟、大气,可容纳五千人同时礼拜,被历史学者们赞誉为"地球上最豪华最优美的历史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阿克萨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的第三大圣寺,是穆斯林的精神支柱,但由于其所处位置的独特性,曾多次成为巴以冲突的导火索。</p> <p class="ql-block"><b>主泣教堂</b></p><p class="ql-block">主泣教堂在十字军东征时期建造,位于橄榄山,正对着金顶,教堂的形状似一颗泪珠,象征着耶稣的眼泪。据圣经记载,耶稣在走向耶路撒冷时,预感到圣殿的毁灭和犹太人的离散,而当众哀泣!</p> <p class="ql-block"><b>抹大拉的玛利亚教堂</b></p><p class="ql-block">金光灿灿的洋葱头圆顶,典型的俄式东正教堂。据圣经记载,抹大拉的玛利亚是最早看到耶稣复活的女门徒。</p> <p class="ql-block"><b>橄榄山</b></p><p class="ql-block">橄榄山位于耶路撒冷老城的东面,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圣山。山上遍布基督教圣迹。山顶上有圣墓教堂,耶稣复活后升天的地方,山脚下有万国教堂,耶稣被捕前一夜祈祷的地方,圣母玛利亚的墓也在山脚下。曾保护了1200名犹太人的辛德勒也埋葬于此。<span style="font-size:18px;">站在山上远眺,耶路撒冷的城市风貌尽收眼底。</span></p> <p class="ql-block">晨曦中的橄榄山静谧而圣洁.....</p><p class="ql-block">也许橄榄山才称得上三大宗教的圣地。天启之日,埋葬在这里的犹太人将被上帝复活,基督徒则会见证基督再临的特权,穆斯林的世界在这里放大,又在这里微缩。</p> <p class="ql-block"><b>大卫城塔</b></p><p class="ql-block">位于耶路撒冷旧城的最高处,是公元前74年希律王修建的行宫。城墙坚固,可御外敌,可阻内患,曾作为罗马兵团的军营。</p><p class="ql-block">耶路撒冷历史博物馆就在城塔内,我们有幸入内参观。博物馆记录了迦南人、希伯来人、希腊人、十字军、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丰富的历史,特别值得一看,但遗憾的是馆内不能拍照。</p> <p class="ql-block">罗马、拜占庭、十字军和土耳其时代的建筑遗迹。</p> <h3>一群年轻的在校军人来到大卫城塔。</h3> <p class="ql-block"><b>哭墙</b></p><p class="ql-block">哭墙在圣殿山的西面,又称“西墙”,第二圣殿的唯一遗迹。1948—1967年间,哭墙落入约旦手中,犹太人被驱逐,“哭墙无人哭”达19年之久。1967年阿以战争中,犹太人重新收得西墙,修成了现在的大广场。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来耶路撒冷朝圣,都会在这面象征犹太信仰和苦难的护墙前低声祈祷,不能上圣殿山,只能来到哭墙,手捧圣经,哭诉流亡之苦,寄托故国之恩,为缅怀昔日的历史沧桑而悲恸。如果不是因为有坚定的信仰支持,这个民族想必已不存在了。</p><p class="ql-block">哭墙是以色列的国魂,犹如站立的《圣经》,1981年西墙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p> <p class="ql-block">哭墙广场。男女分区祈祷,男左女右,男的进入之前要戴顶小帽。</p> <p class="ql-block">高而坚固的哭墙神圣而庄严,无语的石头似乎在述说那段悲怆的历史,犹太人的低声祷告如泣如诉,泪水中所含多少期望。</p><p class="ql-block">面对肃穆的西墙,我忽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p> <h3>拿着《圣经》在哭墙前抽泣的犹太老人,其情其景令人动容!</h3> <p class="ql-block">石缝里塞满了写着世界各国语言的许愿纸条,将想说而不能说的秘密,有个去处......</p> <h3>千年哭墙成为以色列历史中挥之不去的泪。</h3> <h3>小女孩穿着披肩式的祈祷巾在祈祷,神色平静恬然。戴在手上和头上的是经文匣。</h3> <h3>西墙对面的以色列博物馆。</h3> <p class="ql-block"><b>伯利恒</b></p><p class="ql-block">伯利恒位于约旦河西岸,属巴勒斯坦国管辖。伯利恒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对于基督教来说,伯利恒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就是坐落在该城市中心的“圣诞教堂”。</p><p class="ql-block">圣诞教堂的所有权数易其主。为争取对教堂的管理权,曾发生过许多冲突和争端。现在则由罗马天主教、希腊东正教和亚美尼亚教会联合管理。教堂里还有许多小教堂,各代表着不同的派别和信仰。</p><p class="ql-block">这是圣诞教堂侧面的塔楼,古老的教堂,外墙斑驳残拙。</p> <h3></h3><h3>圣诞教堂的内部同样十分俭朴,与欧洲教堂的华丽几乎不能相比。屋顶上几十盏东正教的吊灯垂帘着,两旁的廊柱已有相当的历史年轮,据说是君士坦丁时代留下来的,上面还有一些十字军东征时的绘画,柱头精雕细刻,柱身是耶稣和圣母的画像,静穆而肃然。</h3><h3>每天都有上万教徒和游客来此排队膜拜耶稣的诞生地。</h3> <p class="ql-block">通过神秘狭窄的楼梯,进入了圣诞洞,墙上几乎都是描绘耶稣出生的场景画。大家簇拥着来到大理石的地龛前,地面是十四个齿轮的银星“伯利恒之星”。玛利亚在此(马厩)生下了耶稣。银星上用拉丁文镶刻着“在这里,圣母玛利亚诞生了耶稣”。导游(希伯来大学)张老师介绍,十四个角是象征由亚伯拉罕到大卫是十四代;从大卫至巴比伦也是十四代;由巴比伦时期到耶稣基督又是十四代,而耶稣最后背着十字架在苦道上也经过了十四站。</p><p class="ql-block">参观的游客,不管是不是基督徒,都会情不自禁地俯下身来轻轻地抚摸这神圣的地方。我虽然没有宗教信仰,但当触摸到耶稣诞生地,神圣感油然而生.....</p> <h3>从圣诞教堂出来,到了另一个庭院,“圣凯瑟琳天主教堂”。</h3> <h3>教堂外的圣哲罗姆(将《旧约圣经》由希伯来文译成拉丁文)和圣凯瑟琳塑像。</h3> <p class="ql-block"><b>隔离墙</b></p><p class="ql-block">在去“圣诞教堂”的途中,经过以色列在巴以边界修建的长约700公里的隔离墙。当我看到这厚实的钢筋混泥土墙体、铁丝网、高压电线、电子监控系统,内心的压抑感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隔离墙被世界各地的涂鸦者打扮得五彩缤纷,主题大都是民族和宗教和解的内容(车拍)。</p> <p class="ql-block">伯利恒整个城市建在山地,山城特点就是到处是台阶。</p> <p class="ql-block"><b>锡安门</b></p><p class="ql-block">面对着锡安山而得名。锡安门的城墙上弹孔累累,战争痕迹触目惊心。1948年5月13日,英国军队撤出耶路撒冷,以色列共和国成立,随即以色列独立战争爆发,在锡安门为争夺犹太区控制权的战斗中,以色列失败,从此,锡安门关闭了整整十九年,直到1967年的"六日战争",以色列才占据了耶路撒冷,就是从这个门攻进去的。这些未经修茸的沧桑是腥风血雨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锡安是一个神圣的名字,在以色列国歌《希望》里“只要我们心中,还藏着犹太人的灵魂,朝着东方的眼睛,还注视着锡安山顶,两千年的希望,不会化为泡影,我们将成为自由的人民,立足在锡安和耶路撒冷”。可见以色列人的锡安情怀。穿过锡安门,从锡安山出发追寻耶稣基督的圣迹。</p> <h3><b>鸡鸣堂</b></h3><h3>罗马天主教堂,位于锡安山的东坡。据说是为纪念彼得在鸡叫前三次不认耶稣而建。</h3><h3>教堂屋顶除了十字架,还有一只金色的公鸡。蓝白镶嵌的建筑风格无论从什么角度,都是那样的完美。</h3> <h3>教堂入口的两扇大铁门上彼得三次不认主的浮雕栩栩如生。图中耶稣向彼得竖起三根手指,意思彼得会在鸡鸣前三次不认他,而彼得左手捂胸,右手向耶稣摆手,意思我爱你,我会忠于你。</h3> <p class="ql-block">院子里描绘彼得否认耶稣事件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b>马可楼</b></p><p class="ql-block">马可楼,又名晚餐楼。“马可”的希伯来语就是“饭堂”。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描述的就是耶稣被出卖前夜,即逾越节晚上在马可楼设圣餐礼的情景。如今这个“晚餐”大厅,只留下了一个空空的房间。</p> <h3><b>圣母安眠堂</b></h3><h3>圣母安眠堂紧挨着马可楼,是圣母玛利亚的长眠之地。整个建筑端庄典雅,黑色圆锥顶在蓝色天际线的掩映下显得格外耀眼。</h3> <p class="ql-block"><b>万国教堂</b></p><p class="ql-block">万国教堂又名“忧伤教堂”,公元4世纪修建的。在1919~1924的重建过程中因得到16个国家捐助而得名“万国教堂”。</p><p class="ql-block">教堂的正面有四组立柱,每组立柱的上面有一座雕像。这四座雕像是四福音书的作者,即马太、马可、路加、约翰。门楣到屋顶的墙上是一幅马赛克镶嵌画,画的主题是耶稣正在向上帝祷告,愿意奉献出自己,为全人类背负罪责的苦难。</p><p class="ql-block">教堂毗邻喀西马尼园,耶稣被捕前曾三次祷告的地方。</p> <h3>教堂内光线昏暗,气氛凝然。据说是为了表达耶稣被捕之前的苦闷和哀伤。尤其吸引我的是教堂正前方的三幅著名马赛克画,“痛苦中的耶稣”,表现耶稣其人性的一面,要求三个门徒陪他一起祷告,可三个门徒躲在了树后;左侧是“犹大之吻”,犹大带着祭司长等人前来捉拿耶稣,按照约定的暗号,与耶稣亲吻;右侧是“耶稣被捕”,表现了众门徒见耶稣被抓,吓得惊慌失措,彼得则满怀忧虑地远远跟着耶稣进了衙门。</h3> <h3>著名的“犹大之吻”,犹大为了三十枚银钱出卖了耶稣。</h3> <p class="ql-block"><b>苦路</b></p><p class="ql-block">据《圣经》记载,耶稣当年被审判后,扛着沉重的十字架,走过这条在16世纪被确定为走向受难的路。前九站都有铜制铭牌标志,每一站都有一个故事,现在都建有教堂。后五站都发生在圣墓教堂,即复活教堂里。</p><p class="ql-block">苦路,虽然充满了痛苦,但它永远是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徒心中的神圣之路、信心之路、心理慰藉之路!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虔诚地感受当年耶稣的苦难之路。我们聆听着导游的介绍走了一遍。在离开耶路撒冷的那一天,我们几个团友相约从大马士革门进入,沿着这条苦路又重走了一遍。尽管我不是信徒,无法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但能感受到教徒们虔诚和执着......</p> <h3>第二站,现十字架教堂。</h3> <h3>第三站,现波兰小教堂。</h3><h3>耶稣背负十字架去刑场的路上有三次跌倒,这里是第一次跌倒的地方。</h3> <h3>第四站,现亚美尼亚天主教堂。</h3><h3>教堂内描绘耶稣在人群中见到母亲玛利亚的油画。</h3> <h3>第五站,现圣方济会的祈祷室。</h3><h3>古利奈人西曼为耶稣背负十字架去刑场。西曼后来成了基督第一个黑人信徒。</h3> <h3></h3><h3>罗马时期的凯旋门,苦路九站,也是耶稣第三次跌倒的地方。抬头看到的就是圣墓教堂。<br></h3><h3>四个小希腊十字所围绕的大希腊十字,据说是代表最初五大基督教会。</h3> <p>老城中的巷道迷宫般四通八达,空气中弥漫着神秘的香味,石阶被世人踩踏得油光瓦亮,不时会遇到擦身而过的黑衣犹太人。</p> <h3></h3><h3>圣墓教堂,又称“复活教堂”,耶路撒冷基督教大教堂之一,是耶稣遇难、安葬、复活、升天的地方。苦路的后五站都在这里发生。</h3><h3>走过这条狭窄光滑的苦路和耶稣曾经停留过的十四站,感受宗教信仰给予人们的精神力量。</h3> <h3>圣墓教堂的每一处都让人产生敬畏感,走在这里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格外小心,生怕打扰了虔诚的信徒。传说耶稣被安葬的第三天在此复活,四十天后在橄榄山升天。</h3> <h3>墙上精美的马赛克壁画生动地描述了耶稣从十字架卸下、放在玛利亚怀中及耶稣葬入墓穴的整个过程。</h3> <p class="ql-block">教堂内的这块红色的大理石,也许是人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千百年来,无数信徒无比虔诚地抚摸、跪拜、亲吻曾浸透耶稣鲜血的石板......</p> <h3>圣墓之上的穹顶中间有一个圆形的缺口,屋外的阳光通过缺口照射在圣墓上。据说教堂的圆顶是通天的,耶酥就是从这里升天。</h3><h3></h3><h3>耶稣一生只活了33岁,从伯利恒出生,拿撒勒长大,加利利布道,耶路撒冷治病救人,传播福音,最后被捕、死亡、复活、升天。真正宣传基督教义才短短三年多,但数千多年后的今天竟有信徒22亿之多。</h3> <h3>圣墓教堂每天都会有各派教士在这里做礼拜,后面会跟着不少拿着经书的虔诚信徒,面对这种肃穆的场面,敬畏感油然而生......</h3> <h3><b>大马士革门</b></h3><h3>位于老城北部基督徒区和穆斯林区交界处,紧邻集市,因城门外的道路通向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而得名。我们从这里开始重走了一遍苦路。来到耶路撒冷,一定要用心地走一遍苦路,才不虚此行。</h3> <h3><b>天使报喜堂</b></h3><h3>是天使迦百利向玛丽亚报知圣灵感孕的地方,也是耶稣青少年时期生长的地方。后人在报喜岩洞上建起了这座报喜堂。现在的这座教堂是由意大利建筑师基奥瓦尼·穆齐奥设计。该教堂是基督教形制最高的教堂,可见天使报喜堂在基督教世界中的地位。</h3><h3>报喜堂庄严但不肃穆,给世人有一种救世主将要诞生的愉悦感。</h3> <h3>这座中东地区最大的基督教堂,在艳阳的照耀下,更显得炫耀夺目。</h3> <h3>高耸入云的圆顶,白色的方形底座与黑色的锥形八角顶形成鲜明的对比,成为拿撒勒城最有代表性的景观。</h3> <h3>教堂的穹顶,高大、华美而明亮,其外形酷似一朵向下开放的百合花,而百合花又被视为圣母玛利亚的象征。</h3> <h3>教堂令人赞叹的是满室的彩绘玻璃。这些彩色玻璃用艳丽的色彩默默地述说着圣经故事,犹如火焰喷薄,点燃了教堂幽暗的空间。</h3> <h3>“天使报喜岩洞”,教堂最神圣的部分。</h3><h3>传说童贞女玛利亚就是在这里接到天使迦百利的圣灵告知。耶稣也是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h3> <h3>拾级而上,来到二楼礼拜堂,正在做礼拜,赞美诗的意境是如此空灵,如此有感召力.....</h3> <h3>教堂内一家三口的画像在左侧的圣约瑟堂。</h3> <h3>教堂挂满了世界各国依照本国风俗送来的圣母像。这是中国台湾送的,有点像妈祖。</h3> <h3><b>加利利湖</b></h3><h3>加利利加利利湖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由于湖面低于海平面 213 米,因此也是地球上最低的淡水湖。</h3><h3>加利利湖有耶稣第二故乡之称,《圣经》中记载了很多关于耶稣神迹都在这里发生。追寻着耶稣的足迹,泛舟加利利湖。</h3> <h3><b>彼得献心堂</b></h3><h3>教堂位于加利利湖畔,是建在一块巨石之上,这块巨石一半在教堂内另一半在教堂外。据说教堂外的那部分就是当年耶稣显现的地方。</h3><h3>彼得是耶稣第一个弟子,也是基督教史上第一任教皇,即圣彼得。</h3> <h3>教堂内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即“基督之桌”,传说耶稣复活后,就是在这块岩石上与门徒们一起用餐时确立了彼得为教会领袖的地位。</h3> <h3><b>五饼二鱼堂</b></h3><h3>讲述了耶酥用五个饼二条鱼救了五千门徒的故事,公元4世纪,为了纪念耶稣的这个神迹,教徒们在加利利湖畔建了这座朴实无华的拜占庭式教堂。</h3><h3>这是宗教故事,信徒们坚信无疑,而我们也许就朦胧视之吧!</h3> <p class="ql-block">教堂内有耶稣为门徒预备早餐的石桌子,称为“基督的桌子”,桌子的底下是用马赛克铺的鱼饼图案。</p> <h3>教堂的马赛克拼图地板,镶嵌着许多当地的水鸟、花草等图案。据说每幅画都有一个故事,可惜时间太紧,无法细细欣赏。</h3> <h3><b>巴哈伊花园</b></h3><h3></h3><h3>位于海法市,依迦密山而建,是巴哈伊宗教的第一精神圣地。因其普世的精神价值和建筑风格,以及设计上独特的文化价值,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h3><h3>巴哈伊教是个较新的宗教,创立于19世纪的伊朗,源自伊斯兰教什叶派,但教义发展已经脱离了伊斯兰教的观点,形成了一个新的宗教。巴哈伊信仰认为人类的进步需要科学体系和信仰体系。体现了该新教的兼容性和理性。</h3> <h3>在迦密山上俯瞰巴哈伊空中花园,最高处可俯视海法市与地中海美景。</h3> <p class="ql-block"><b>戈兰高地</b></p><p class="ql-block">离开基布兹“共产主义”村(现代版的乌托邦),途经戈兰高地,在坦克前留个影。</p> <h3><b>大屠杀纪念馆</b></h3><h3>走进阴森压抑的纪念馆,一幅幅记录当年纳粹罪行的照片,毒气室、焚尸炉、死难者鞋子的图片实物,太震撼了!儿童纪念馆内,暗室的天幕上一颗颗小星星不停地闪烁,一个声音低吟着几十万受难的犹太儿童的名字。导游张老师的讲解,让人潸然泪下!由于室内只能参观,不能拍照,这是在纪念馆外墙上的浮雕。</h3> <h3><b>雅法古城</b></h3><h3>来到有四千年历史的雅发古城,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光滑的石路和斑驳的墙面,见证了古城的兴衰和岁月的洗礼。</h3> <h3>特别吸引眼球的是反映以色列人漂泊历史的雕塑作品《无根的树》。花甲之岁,童心未泯😜</h3> <h3>月光下的古城幽静迷人。</h3><h3>在自由活动的二小时内,我和先生在窄深弯曲的小巷中穿行,窄深中沉淀着古老,弯曲中镌刻着历史。一盏路灯、一个门牌、一段石板路,每一个细节都可入镜。</h3> <h3>古城的巷道和门牌,是用十二星座来命名的。有趣而温馨的门牌,似乎多了不少温度。有幸找到了我的星座😎</h3> <h3>伊拉娜·古尔的私人博物馆矗立在古城的山顶上。它曾是耶路撒冷的第一个犹太人旅馆。</h3> <h3><b>萨法德小镇</b></h3><h3>位于加利利山顶之上,与耶路撒冷、希伯伦、太巴列并列为以色列犹太教的四大圣城。这里大部分居民是十五世纪末从西班牙逃到萨法德的犹太人。曾被CNN评选为全球最美小镇。</h3> <h3>也许这个“最美”是对小镇人文历史的解读吧。<br></h3> <p>小镇两侧摆满了中东风格的装饰品和绘画,但价格却都高的离谱,遗憾的是店家不让拍照🧐</p> <p class="ql-block">路遇正在执勤的美女士兵,邀其合影,女孩自然大方毫不拒绝,非常友好。</p><p class="ql-block">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对女性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国家,年满18岁的女性都必须服役2年。</p> <h3><b>约旦河洗礼</b></h3><h3></h3><h3>约旦河是条安静的小河,两岸桉树围绕,花藤成片,风景十分优美。岸边竖立着一块木牌,上面用英文和希伯来文写着“耶稣基督受洗处”。2015年约旦河受礼处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h3> <h3>四周墙壁上用世界各国不同的文字记述耶稣在约旦河受洗的故事。这是用中文叙述耶稣受洗的经过。</h3> <h3>虽然已经进入冬季,但虔诚的信徒却身着单薄的白色长袍,先跟着神父吟诵圣经,然后在神父的带领下静静地走进约旦河,将整个身体浸泡在水里。洗净凡尘的罪孽,旧的“我”已经死去,新的“我”得以重生.....</h3> <h3>约旦河是美丽与神圣的,美丽在于她的宁静、神圣在于她的宗教意义.....</h3> <p class="ql-block">这个上帝的“应许”之地,虽只有600多万犹太人和200万阿拉伯人,并一直处在战争冲突环境中以色列,在近100年里却走出了9位诺贝尔奖得主。当走进特拉维夫本古里安机场,宽敞雅致的墙面上挂满了以色列科学家的巨幅照片和科学成就介绍。以色列教育部长建国第一天的第一道指令就是4到18岁孩子将享受最优质的免费教育。无论面临多么险恶的环境,以色列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求,整个民族似乎被这种精神凝聚着。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安妮日记》.....</p><p class="ql-block">当然,不可否认在长期的恶劣环境中,他们为了在夹缝中求生,难以避免地在心灵和个性上留下了一些负性的烙印。</p> <p class="ql-block">以色列之行已渐行渐远,对于我来说留下的思考也许很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