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杨素珍老人今年105岁,家住凌源市大王杖子乡郭杖子村,已被儿子接到沈阳住去了,电话中得知身体良好,我很高兴。</h3><h3> 102岁那年的12月,我和凌源六监狱的政委王前锋一起陪同著名摄影家滕利明老师去拜访老人。</h3><h3> 进了山沟,空气清新,寂静而有生机,几十户人家偎依在大山怀抱。杨素珍老人家住在村口,当我后来到她家,己退休的儿子原大王杖子乡的党委秘书温学中在门口迎候我们,进屋后杨素珍老人从炕上下来迎接并高兴地说:“欢迎你们来串门”,并让重孙子给我们倒热水喝。老人家思维敏捷,眼晴炯炯有神,谈话中对答如流,乐观向上,生活简朴,心地善良,待人忠厚。年轻时的往事记忆尤新,还做针线活给我们表演,当时我感到惊讶,太神奇了……。</h3><h3> 春节到了,岁月如梭,“天增岁月,人增寿”,我把我当时现场拍的照片晒给大家,愿亲人和朋友们鼠年吉祥,同时也祝福在沈阳的杨素珍老妈妈健康长寿。</h3><h3><br></h3><h3><br></h3><h3><br></h3> <h3>老人出生在1915年,如从北洋政府算起,大概经历过三个朝代,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今己五世同堂了,102岁的她虽然拄拐杖,但身体还很健壮,面容红润,笑容可掬,脸上印记着历史的岁月。</h3> <h3>她老人家说“有些活自己能动手的都自己动手,可活动筋骨,纳个鞋垫还可以呢,就是眼睛花了",说着,就把针线拿来给我们做个表演,老人随手戴上花镜,手指戴上顶针,穿针引线……。</h3> <h3>几秒钟后线就穿过了针,并给我们纳起了鞋垫,并笑着说:“慢多了,可不如年轻时了。”</h3> <h3>老人的手虽然多了几条皱纹,但手不抖,针线在鞋垫中穿来穿去,也很熟练,年轻时好着呢,还能绣花呢。</h3> <h3>她拿出100岁时全家孙男弟女给她过大寿的照片给我们看,40多亲属,人丁兴旺,家族团结合睦,真让人羡慕。</h3> <h3>老人说:“当听说现代化高铁在我家乡穿过,做梦都没想过,真高兴,我这么大年岁了坐火车没几次,高铁开通了,我要亲自坐一下,上沈阳去我儿子那去住,这也是我老来得福,太幸运了,国家发展这么快。”望着一排排有序的桥墩,穿山越岭的山洞,老人的腿脚走起来似乎更有劲了……。</h3> <h3>在家的亲属也陪同老人一起来看既将完工的高铁,一起来记载人生历史意义的瞬间,滕老师说:我们给他们拍个照片吧,留做纪念,这是一张最伟大最有纪念意义的照片。</h3> <h3>呆的时间不短了,我的就要回城了,老人领全家人热情地把我们送出屋门,临行前我握着老人的手在窗前请王前锋政委给我俩留个影,做为永久的纪念。</h3><h3> 走出院门口,我回头望了望站在门口向我们挥手的老妈妈,看到她那慈祥,善良的面容我心里很久不能平静……。</h3><h3> 祝她老人家健康长寿。</h3><h3> 把握好人生旅途 书写美好快乐人生。</h3><h3> 人生不易,好人一生平安</h3><h3> 这是我对家人,亲朋好友发自内心的祝福!</h3><h3> 四哥2020年I月21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