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海口市区与美兰机场晚上22:00-02:00航班结束后和早上04:00-07:00航班开始前产生的大量接送客的车流造成的交通压力,加之春运期间往返客流急剧增加,造成车辆在机场接送旅客经过路口时停车次数多,通行体验差的问题,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技科多次实地调研后,对海榆大道及新大洲大道沿线8个路口实施绿波带无缆协调控制。<div> </div><div><b> 解决措施:</b><br> (1)对新大洲大道琼山大道路口、新大洲大道绿地城路口、新大洲大道海榆大道路口、海榆大道谭龙路路口、海榆大道仙云路路口、海榆大道美灵湖行人过街、海榆大道鸿洲江山行人过街、海榆大道机场路口的晚平峰及晚低峰方案进行优化,增设夜间航班及早间航班接送方案。<br> (2)对上述路口设置绿波协调方案,新大洲大道协调方向为东西双向,海榆大道协调方向为南北双向。</div><div> (3)对上述交叉口对应方向延长绿灯时间。<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大洲大道<b>优化前</b>行车效果测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榆大道<b>优化前</b>行车效果测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榆大道与新大洲大道<b>优化前</b>行程时间及停车次数</h3><div> </div><div> 上述路段实施绿波带无缆协调后,夜间22:00-02:00和凌晨04:00-07:00时段的机动车通行效率以及通行速度得到了提高,有效减少了经过上述路口时的停车次数。</div><div><br>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大洲大道<b>优化后</b>行车测试</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榆大道<b>优化后</b>行车测试结果</h3> 以<b>海榆大道</b>沿线的5个交叉口为例,其调整前后数据对比如下:<br> <b>优化前</b>,车辆在夜间时段经过上述路段时出现停车次数多,等待时间过长。其中南北方向海榆大道晚平峰路段<b>平均停车次数2次</b>,<b>平均停车等待时间为1分钟</b>。优化前,晚平峰期间路段拥堵指数为1.1,平均速度为41km/h。<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优化前</b>由南向北行驶车辆的在仙云路口停车等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优化前</b>由北向南行驶的车辆在谭龙路口停车等待</h3> <b> 优化后</b>,车辆在夜间时段经过上述路段时停车次数及停车等待时间有效减少,提高了路段平均速度。其中南北方向海榆大道晚平峰可以<b>实现不停车通过</b>。优化后,晚平峰期间路段拥堵指数为1.01,平均速度为50km/h。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优化后</b>由南向北行驶的车辆在仙云路口不停车通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优化后</b>由南向北行驶的车辆在谭龙路口不停车通过</h3> 由高德数据平台和城市大脑获取优化前后的路段拥堵指数和平均速度进行对比,发现优化方案下发后,两个路段的<b>拥堵指数分别下降了7.3%和5.8%,平均速度分别提升了4.7%和10.3%。</b><div> </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优化前后路段各项数据对比</h3> 优化方案下发后,安排试验车实地行驶测试,<b>停车次数由原来的4次减少至1次</b>,新大洲大道和海榆大道<b>行车平均速度分别提升了47%、53%,停车延误时间分别减少了82%、66%。</b>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实验车辆实测路段通行效果对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