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站滞留旅客20万

郑永康

<h3>春运记事(2)</h3> <h3>2006年1月19日至25日,正值春运,由于京广铁路郑州一带强降大雪,造成由北京西站开出的20多列客车延误,20多万旅客滞留北京西站。</h3><h3>我20日下午去北京西站送客看到,车站北广场和站内挤满了拿着行李等待上车的旅客。车站大屏幕显示当日晚点的列车为T29、T55、T513、T145、K267、K185等20多列车次,广播里不停地滚动播放车辆运行信息,嘱咐乘客耐心等待,注意收听车站广播。</h3><h3>铁道部、北京市政府启动紧急预案,领导亲临现场布置指挥解决滞留旅客的饮食和休息一系列问题。车站全体干部职工、铁路民警、武警部队都已到一线维持车站秩序,做好旅客的解释道歉和说服工作,保证旅客出行安全。采取了打开站内所有进出口通道,出站口改变为进站口,武警形成人墙,分流人群到站内外各个空间。地下二层广场建立临时候车区,安排旅客按车次集中有序分列排队等候。抢建临时板房,增设100多个购票窗口,还特别设立务工人员购票专区。铁路部门迅速安排开行了9趟临客列车,以缓解北京西站人员滞留压力。后勤保障生活方面及时跟上等措施,有效地缓解了滞留旅客的后顾之忧。随着南方的天气好转和清理,滞留状况才逐渐缓解,直到25日,我再去西站,见旅客有明显减少。</h3> <h3>在北广场上,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h3> <h3>电子大屏幕上,来回滚动播放20多趟列车晚点的信息。</h3> <h3>政府、铁道部、武警部队、公安行动迅速,执行预案。</h3> <h3>武警战士形成人墙,按进出分离人群,有序管理。</h3> <h3>快速搭建板房,增加临时售票窗口,满足务工人员购票需求。</h3> <h3>开放车站所有进出通道,出口变为进口。</h3> <h3>把车站所有空间开放,容纳旅客。</h3> <h3>通过数小时的疏通分解,整个车站人群变得有序了。</h3> <h3>连续几日开放车站地下二层广场,作为临时候车区,按车次依序排成长队,整个车站变得井然有序了。</h3> <h3>直到25日我再去探访西站,车站人流明显减少了。</h3>

车站

旅客

北京西站

滞留

列车

购票

临时

北广场

有序

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