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才是我的动力源泉(散文)

徐留荣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才是我的动力源泉</div>   过年,回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对不同的人,春节回家,体会不同,蕴含着的意义也不同。有的人回家过年是想感受一下春节欢乐的气氛;有的人是为了实现长辈的愿望,成全合家之欢、享受天伦之乐等等。而我除此之外,却还另有一番深意。因为只有老家才是我这个在外游子的动力源泉。   我的家在金坛市建昌镇丁家塘村,这里是中共苏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诞生地。这里地处偏僻,临近三县交界处。小小的村庄被自然的河流包围,从前,人们的出行多以水路为主。这里有革命烈士曹江临故居,中共苏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就在曹江临家私宅召开。小时候,听着父辈们讲着先烈们并不完整的传奇英雄故事,总是暗暗地记在心底。听得最多的是遭日本鬼子连刺八刀壮烈牺牲的曹江临烈士和新四军的好妈妈——“小红妈”(当时并不知道小红妈的名字叫王吉娣)的故事。<br></h3> <h3></h3><h3>  1937年冬,日军入侵金坛建昌圩,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地人民深受其害。次年6月,新四军一支队东进茅山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小红妈家单门独户,坐落在四面环水的小沙洲上,这里是抗日将士隐蔽的好地方。小红妈夫妇十分支持新四军,将她家作为活动基地。从此,部队和地方革命人士常来常往,陈毅、曾山、江渭清、管文蔚、陈丕显、章蕴等军政领导都先后在她家住过。有的住十天半月,有的住一年半载,尤其是章蕴在她家住宿、办公达一年之久。她与丈夫徐明富把新四军视为亲人,为新四军洗衣、煮饭,曾保管过新四军48捆钞票、隐藏过21箱子弹、药品等物资。后因叛徒告密,小红妈夫妇先后被捕,在遭受敌人百般毒打的情况下,夫妇俩宁死不屈,后经组织营救而获释。从儿时起,潜意识中就有一个信念,长大后也要向他们那样,干出一番事业,回报先辈们和这片土地的养育之恩。中学毕业后,我毅然跨出家门,走向了军营。   在军营的二十年里,春节没有回家,但每逢春节,总会想家。想家的时候是美好的,儿时的记忆和父母的期望伴随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有艰辛也有欢乐,但更多的是成长与成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回地方后,虽然离家更近了,但毕竟不能经常回家,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工作岗位需要我去适应、去努力。但只要有空,我总是会回家,特别是春节,带上家人回家过年是首选之事。   踏上回家的路,我思绪万千。少小离家时的土路,现在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曾经光着脚丫走过不知多少回的泥泞上学小道,现在已经浇灌成水泥大道;早先以水路出行的人们早已骑着摩托、开着汽车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河道边上的公共汽车站牌提醒我,不用再步行回家了。看看原先低矮的茅草房早已换成了各式各样的小楼房,生活在这里的父辈们尽情享受着晚年的快乐。   每次回家,都有着不一样的感受。儿时的伙伴又能聚在一起,相互谈论着从祖国四面八方带回来的信息与感受,从他们充满自信的脸上我能感受到他们在外打拼的快乐。他们感谢党的好政策,赶上了好时代。<br></h3><h3></h3> <h3></h3><h3>  2004年,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金坛市人民政府在原址上依照原貌修复了大会会址,并在会址西侧新建了苏皖抗战历史陈列馆,于2005年正式对外开放。会址前言中写道:“1939年12月15日至19日,中共苏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金坛建昌圩蔡甲村曹江临家中召开……12月19日会议通过了《中共苏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宣布中共苏皖区委成立。”现在中共苏皖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迎接着四面八方的瞻仰者。   我站在门前,望着隔壁的旧址,回想着儿时的欢乐与憧憬,虽然时过境迁,似乎言犹在耳,时代在飞奔,我要踏着时代的脉搏,不断调整前进的方向。只有在此时此刻,我才能真正静下心来,让思绪飞翔……   过年,回家。家,才是我真正的动力源泉。     (曹锁洪)<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