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年味

难得胡涂

<h3><b> 撰文:难得胡涂 </b></h3><h3><b> 图片:网络</b></h3><h3><b> 音乐:吉祥中国年</b></h3> <h3><b>大江南北在外打工的游子陆续收拾行李,淮备回家乡过年,忙碌了一年,最盼望这个时候,对于中国人来说,数千年以来,家人团圆,永远是最幸福的时候。</b><br></h3><h3><b> 春节越来越近,大街小巷挂起了灯笼,而商场,超市里年货堆积如山,降价促销口号此起彼伏,搅动得人们心中痒痒,勾起了无限购买欲望。</b></h3><h3><br></h3><h3><b>电视里面的广告都是浓浓的中国年风味,年味越来越浓,归家的心情也越来越急切。春节这一传统习俗,是中国最隆重、最重视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节日。</b></h3><h3><br></h3><h3><b>上古历法里就有了“年”和“岁”的说法,历史绵延数千年,一直到延续至今,亘古未变,过年对我们中华儿女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时刻。今天让我们领略一下古诗词里的浓浓年味。</b><br></h3> <h3><b>关于“屠苏”的习俗。</b></h3><h3><b> 关于饮屠苏酒的习俗,自古以来就有,而屠苏酒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可能是比较陌生,其实啊,屠苏酒也是一个比较广泛的称呼,大家都知道,古代的酒度数都不高,那时候富人家喝屠苏酒比较讲究,穷人家没那么多条件,除夕晚上在普通的小酒里面放点柏叶、花椒,等到正月初一分给全家喝也叫屠苏酒</b><b><br></b></h3><h3><b><br></b></h3><h3><b><font color="#010101">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font></b><br></h3><h3><b><br></b></h3><h3><b>春节到了,晓寒料峭,一年将尽,井里冻一壶屠苏酒,和家人一起在春节那天小酌。明明柳枝苗条的身姿,早已透漏出些许新春气息。身边佳人劝酒作兴,恭贺长寿,杯中屠苏酒里面的柏叶翠绿清新,酒香四溢,朦胧沉醉之间,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br></b></h3> <h3><font color="#010101" style=""><b style="">岁日作 【唐】:顾况 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 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b></font><br></h3><h3><b><br></b></h3><h3><b>古人习惯性将过年成为“除岁”或“岁日”。不知不觉,人老了,又一个春节来了,更悲伤的是现在能够在一起的人没有几个了,当在这除岁之日照一下镜子,看着满头白发,不忍喝下这手里的屠苏酒啊。显然这首诗是暮年的诗人顾况,在春节这一天感叹,又老了一岁,岁月不饶人,徒伤悲啊。</b><b><br></b></h3><h3><b><br></b></h3><h3><b><br></b></h3> <h3><b>关于拜年们习俗,到现在还流传着。</b></h3><h3><b><br></b></h3><h3><b>可能在城市里的人拜年就是发个短信,打个电话,或者一起吃个饭,在农村里面特别是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的农村至今仍流传这传统拜年习俗。 这种以家族为单位,给老人长辈磕头拜年的习俗至今还在山东一带农村流行,这种磕头拜年,尊老爱幼、尊敬长辈的传统习俗还是值得提倡的,这种不仅有利于增强家族和乡土观念,对孩子的孝道也是潜移默化的。</b></h3><h3><br></h3><h3><b>古诗词里也有关于“拜年”这一习俗的描写,比如: 拜年人</b></h3><h3><b>【宋】·苏泂 来车去马拜纷纷,岁岁年年不惮烦。 拜得老人山上去,一番儿女各当门。 这是宋代的一首诗,幽默而又风趣地描写了当时过年拜年的情景。过年这一天,大街上车马匆匆全是出门拜年的人,年年岁岁大家都这么乐此不疲。碰上年纪大,辈分大的老人,这么多人来来去去拜年,烦的老人跑到山上去,留下自己的儿女来应付陆陆续续来拜年的晚辈们。 </b> </h3> <h3><b><font color="#010101">拜年</font></b></h3><h3><font color="#010101" style=""><b>【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这首诗就是明朝四大才子的作品,这首诗和前面宋朝的那一首有所不同。上一首描写的是老百姓拜年时的生活百态,这一首呢,则是描写了文人墨客、达官贵人之间拜年的习俗。在那时,文人达贵之间拜年都是递上名片贺帖,因此文征明春节这几天名贵的拜年贺帖都堆满了屋子,他自己也随着风俗给其他人投递新春贺帖,因为当时世人都觉得这样拜年很方便,也不会认为这是空虚的可有可无的礼节。 </b></font> </h3> <h3><b>挂桃符、贴春联习俗。 贴春联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大家也都是喜闻乐见,桃符是什么呢?桃符其实就是桃木做的门符,一则指的是,挂在大门上用桃木做的门神,一则是就是人们习惯把春联贴在桃木上,也就是代指“春联”。桃木可以辟邪,所以将其放在大门两侧。 其实古代人春节不仅贴春联,还要自己写春联,这也算是春节的一大雅了,文人墨客在春节临近时莫不自己写春联,祈福来年吉祥。</b><br></h3> <h3><b> 【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这首诗就是在除夕夜,宋代诗人陆游写得一首诗。诗的意思是:马上就四更天了,窗外面北风带来一场大雪,上天赐予我们的瑞雪正好除夕之夜到来,来年肯定是一个丰收之年。眼下这半盏屠苏酒还没有端起来,便急急忙忙在灯光下写起了迎接新年的对联。看来古人守岁是实打实的,除夕夜一晚上不睡觉,一直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贴对联,庆新春!</b><br></h3> <h3><b>关于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守岁、给压岁钱、放炮竹、祭灶、蒸馒头、蒸年糕等等...这些也都一一出现在了古典诗词里。所以诗词不仅仅是一种文学体裁,也是我们后世研究先人们的生活风俗的重要载体。 在诗词中体味了古人过年的风俗和热闹,你有没有喜欢上诗词?新春佳节马上到来了,让我们一起收拾心情,回家团聚,共度佳节吧!</b><br></h3> <h3><b>鼠年,是一年的起点;快乐,是人生的重点;烦恼,永远降到冰点;时间,是情谊的钟点:祝福是短信的焦点。新年,愿你占领幸福的制高点,处处春光无限!</b><br></h3><h3><br></h3><h3><b>鼠年到,鼠年到,鼠为生肖首,春乃岁时先,金鼠迎新春,吉祥福气皆来到。愿你在金鼠年里有鼠不尽的快乐、鼠不尽的笑容、鼠不尽的幸福。</b><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