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无言却有情 每于寒尽觉春生----行走在“农历”的时空中(24节气系列谈之大寒)

点点光个人志愿者支教团

<h3> 造物无言却有情 每于寒尽觉春生</h3><h3>----行走在“农历”的时空中(24节气系列谈之大寒)</h3><h3>&nbsp;</h3><h3> 数日前校园老师归去,学生散了,空荡的庭院没了往日的朗朗书声与嘻嘻笑闹,顿感寂寥。我静静地打点行装,思虑着故乡,思虑着故乡的一切。是不是这是寒蝉效应,这几日天公也不作美起来,寒冬凛冽阴雨连绵,手脚总也冰凉。打开日历原来今天已入“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h3> <h3>  大寒了,寒暖参半喜迎春。小寒节气总体难获儿时的记忆,今年可谓暖冬。但再暖也不能没有冬天啊,大寒天了,天自然变得与往日不同,你看寒就越发清晰起来,数月旱灾过后,湘南的雨在最冷的时节耍起欢,跳起舞来,丝丝落落带着冰凉没完没了;太阳总也不见个踪迹,它赖在云层里静静地冷眼旁观;冷风摇曳,家人静待。看“暖榻与新被,只待游子归。”’飘泊一年的人们手提行李,裹着厚厚的新衣回到家中,只为与亲人团聚,避寒取暖。这个时节,想来春运的归途会艰困曲折些。</h3> <h3>  大寒了,寒暖参半喜迎春。这几天冷到直见本质,没有指望,没有退路,便是小寒不冷大寒冷。习惯了每个节气和学生们一同行走,这天寒地冻,冰雨瑟瑟的,面对空旷寂寥的校园,那就在网上你我行走一回吧!开学立春时节我再来考考你,对这个年末新初的“大寒”知了多少,可否?</h3> <h3>  大寒了,寒暖参半喜迎春。今日大寒。大寒也是农历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时令。今年1月20日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过了大寒,立春将至,三百六十五天的新一轮回周而复始。</h3> <h3>  大寒了,寒暖参半喜迎春。两千多年前的先人,在二十四节气中定出大小寒节气。两个节气都很寒冷,但有大小之分,是为了表明不同的寒冷程度。《二十四节气解》中说:“大者,乃凛冽之极也”。就是说,“大寒”是气候达到最冷的时候,天气也寒冷到极点。人们常说“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冷。实际上,大寒仅与小寒相对,它们都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有的地区大寒温度并不比小寒温度低,大寒仅表明了古人看待寒冷气候变化的一种趋势。“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h3> <h3>  大寒了,寒暖参半喜迎春。入冬以来的支教点,“小雪”日的那场短暂冰雨,骤冷了几天。随后应了专家们“暖冬”的说法,“入九”后,天气反而转暖,似是有了暖暖春日的感觉,那位南方的支教少女,也不惧起湘南的冬天了,穿着单衣柳裙,一条毛披肩柔柔地搭在身处,似沐浴在春日温暖的阳光下,一会儿尤如夏日般地在庭院中就餐赏月,好不自在。</h3> <h3>  大寒了,寒暖参半喜迎春。今年的“大寒”日,正是“四九”第三天。湘南多年没雪,更谈不起“冰上走”的应景,可这几日湘南飘起了细细冰雨,冰雨漫漫地注入苍凉大地,万物为之一颤,寒就是此时的性格,那直入骨髓的冰寒,让还在冬日里挣扎的各种害虫以及病菌,彻底冻去,让农地里的土壤在寒冬中散架休憩,等待着迎接着春天的到来。连绵冰雨该不是在为岁月洗染,让春日来得更加地明艳动人吧!</h3> <h3>  大寒了,寒暖参半喜迎春。其实,大寒不光有寒、有冷,也有暖、有情。今年的“大寒”,紧挨着“春节”,大寒到年的脚步也越来越来近,这不四天后已是除夕。看旅途上赶路人脚步匆匆,听平日里安静的小山寨渐渐沸腾起来,人声鼎沸。城里已经消失的鞭炮声在这小小山寨里此起彼伏,传统的年的味儿一天比一天浓了,对家的思念也一天比一天重了,我嫣然一笑,未曾想,老了老了自己尽成了这春运中的一份子。</h3> <h3>  大寒了,寒暖参半喜迎春。这几日我目睹美丽山寨人们为过年奔波的情景――大家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人们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这不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存有几只大公鸡,厅堂上摆放着一挂又一挂的大炮竹等,用来登山祭祖。我目睹这浓厚的山寨“大寒”时节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h3> <h3>  大寒了,寒暖参半喜迎春。“残腊初雪霁。梅白飘香蕊。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宠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交年换新岁。长保身荣贵。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神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晁补之的这首词,正写出了应景的大寒风物!清晨,推开门窗,有香飘来,年货的阵阵香气直往心肺里钻,让人微微陶醉。</h3> <h3>  大寒了,寒暖参半喜迎春。对照古今,乡俗依旧。赶闹子上往来相迎的都是忙年的人,整个村寨天刚放亮便沸腾起来,即使连日冰雨也难以阻挡穿梭的人流。家家忙着杀猪,宰狗,熏肉,做血鸭,酿米酒,大大的炉火前烧制红薯酒;打扫卫生,早早贴起年画……大寒时节,昼短夜长。忙年的繁琐每每迎接旭日的东升,又在忙忙碌碌中目送夕阳。人们面带笑容,辛苦快乐,“嫁不完的闺女,忙不完的年”。</h3> <h3>  大寒了,寒暖参半喜迎春。大寒季节白兔山寨虽冰雨清寒,峻冷异常,但空气里却洋溢着让人乐陶陶的清新明爽。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充满喜悦的期待,弥漫着烟火味的香和节日的团圆祥和气氛,这便是大寒节气的主旋律,凝聚成山寨农家屋顶上升腾起的袅袅炊烟……真想留年在此处。</h3> <h3>  大寒了,寒暖参半喜迎春。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花草树木、鸟兽飞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们规律性的行动,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日平均气温连续多日出现-5℃以下天气方可进行,这种活动一般出现在黄河以北地区)。此外,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生于江南一带)”。亦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h3> <h3>  大寒了,寒暖参半喜迎春。小寒之后是大寒,是全年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今年大寒节气还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在此期间。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和我国最大的节庆春节。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h3> <h3>  大寒了,寒暖参半喜迎春。大寒与立春相交接,人们在饮食上也顺应季节的变化,进补的食物量要逐渐减少,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安徽安庆有大寒炸春卷的做法。我家乡有吃八宝饭,做糖醋胡萝卜丝的习俗。学校的老师可记得我曾推荐给你们品尝的这些江南美食呢?</h3> <h3>  大寒了,寒暖参半喜迎春。大寒过后就是立春,正月节,“立为建始,春木之气始至”,故称为“立”。“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农谚和张维屏的诗句,让我们领悟到“寒尽春来”的哲理。大寒的来临,是生与死,枯与荣的考验和抉择。北风呼啸的冬日正在孕育着明媚的春天。雪落梦里,洁白出纯粹;雪落无声,纯洁记忆的童话;“大寒”的雪地里,洒满了一缕缕梅香。寒至极处,物极必反,坚冰深处春水生。大寒之“寒”字,深藏着春之消息。“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冬天就要过去了,春天终于要来了!“笑问松边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谁说今人没有古人的道骨仙风,虽说眼下还是冰雨簌簌,霜雪飘飘;但冰消雪释,柳色浅黄,水文新绿,一片春色,耀人眼明;“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已指日可待……</h3> <h3>  大寒了,寒暖参半喜迎春。大寒时节,也许是苦尽甘来,也许是大寒冬尽,情暖新春。时间真快,“恍若一个转身,就又要与春天撞个满怀。”在经历了寒气的洗礼与磨砺之后,我的精神、生活、心态也随着节气的变化由“收藏”走向“激发”。鼠年的春天,还会把这神州的青山绿水蓝天瀚海激荡在心间吗?还会把这花甲生命多姿多彩的山寨故事撰写吗……</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20年1月20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