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关张的文艺情缘

何以笙箫默

<h3>文艺范指具有文艺气质的青年。作为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武将,刘关张也有文艺范的一面。</h3> <h3>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根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年3月15日(农历二月初五)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公元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h3><h3>刘备在戎马倥偬之余,也饱读诗书,现在流传下来的作品有:</h3><h3>一、《刘备敕刘禅遗诏》</h3><h3>这是刘备临死时(公元223年)颁发给太子刘禅的诏书。</h3><h3>原文:</h3><h3>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h3><h3> 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所引《诸葛亮集》)</h3><h3>译文:</h3><h3>我最初只是得了一点痢疾而已,后来转而得了其他的病,恐怕难以挽救自己了。五十岁死的人不能称为夭折,我已经六十多了,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所以不再为自己感伤,只是惦念你们兄弟。射援先生来了,说丞相(诸葛亮)惊叹你的智慧和气量,有很大的进步,远比他所期望的要好,要真是这样,我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啊!努力啊,努力!不要因为坏事很小而去做,不要因为善事很小而不去做。只有拥有才能和高尚品德,才能使别人信服。你父亲我德行不深厚,你不要效仿。可以读一下《汉书》《礼记》,有空时系统读一下先秦诸子著作以及《六韬》《商君书》,对人的思想和智慧会有很大帮助。听说丞相已经为你抄写完一遍《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还没给你,就在路上丢失了,你自己可以再找有学问的人学习这些东西。</h3><h3>二、哲理名言</h3><h3>1、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h3><h3>《三国演义》记载:吕布受陈宫计请玄德还屯小沛,为其羽翼,备大喜。且入见吕布拜谢,关、张心中不平,玄德曰:“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从这句话,我们知道,刘备懂得隐忍,懂得等待时机,也正是刘备有着足够的韧性,才最终获得了人生的成功。</h3><h3>2、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h3><h3>这句话一直被后人沿用至今。可以说在刘备的一生,关羽和张飞这两位结义兄弟对他的帮助是很大的,也正是刘备说出了这番让关羽和张飞为之动容和感动的话,关羽和张飞这才能对刘备始终忠心不二。比如说,在关羽还呆在曹操处的时候,尽管曹操又是许诺高官厚禄,又是将吕布的赤兔马赠送给他,而此时刘备却混的非常惨,但尽管如此,关羽还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比如说,当曹操大批人马追杀的刘备狼狈而逃的时候,张飞却能够为了护卫刘备逃走,只身一人抵抗强敌。这句话也成为后世黑道中兄弟结义的准则,表达同生共死的意愿和深情。</h3><h3>3、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h3><h3>《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张飞因看不惯吕布,酒醉后鞭打了吕布的老丈人曹豹。曹豹一气之下,里应外合迎吕布入徐州城,战乱之下,张飞慌忙逃走,不仅丢了徐州,就连刘备的妻子老小也留在了徐州,成了吕布的俘虏。见到大哥刘备后,张飞惭愧的无言以对,恰逢此时关羽在旁边说了几句,张飞羞愧难当,情急之下就要拔剑自刎。见此情况,刘备赶忙向前抱住张飞,夺下张飞手中的剑说道: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今虽失了城池家小,安忍教兄弟中道而亡?况城池本非吾有;家眷虽被陷,吕布必不谋害,尚可设计救之。贤弟一时之误,何至遽欲捐生耶!”说罢大哭。关、张俱感泣。 </h3> <h3>关羽(160或162-219)本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山西运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由将而候而王而帝而圣,一生忠义仁勇,诚信名冠天下。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楷模,数千年来倍受海内外华人推崇敬仰。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封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谥曰壮缪侯。</h3><h3>关羽作为一名武将,戎马一生,却经常手不释卷,对轻生死明大义的《春秋左氏传》喜爱至深。</h3><h3>《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胡班欲干柴烧死关羽,就曾窥见,关公左手绰髯,凭几于灯下看书。</h3><h3>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其卷三十六《蜀书关张马黄赵传》曰:“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h3><h3>《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蒙曰:“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凌人。”吕蒙此语是针对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而说的,他认为,关羽实虎熊也,是一个骁勇善战的猛将。不仅如此,关羽又熟读儒家经典,春秋左氏传,颇具文士之风度。</h3><h3>不仅好读书,关羽还会画竹写诗。如今在解州关帝庙、嵩山少林寺、许昌关帝庙、洛阳城南关林、南阳武侯祠、涿州三义宫、西安碑林、潮州西湖景韓亭、广州五仙观、定州中山汉墓等地,都存有“关帝竹诗碑”。</h3><h3>在河北省衡水武强年画中,也有“关帝竹诗”的题材。各处关帝竹诗碑大略相同,一般为两竿细竹。左方一竹,竹茎从半腰稍向右斜,竹叶下垂,似经雨淋,人称“雨竹”;右边一竹,竹茎挺直,竹叶倾斜,如风吹拂,人称“风竹”,因此后人又称关帝诗竹为“风雨竹”。</h3><h3>表面看是两枝劲竹,细看你会发现,一簇簇的竹叶中竟暗藏着文字,从顶部到根部,自上而下,由右至左,连起来是一首五言诗:</h3><h3><br></h3><h3>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h3><h3>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h3><h3><br></h3><h3>一般在关帝诗竹画的右上端有一个四环连挂的“印图”,这就是“汉寿亭侯印”了。下有一方篆刻的“汉寿亭侯之印”的印文。下边还有一段文字:“弘治二年十月十八日,扬州淘河获出环钮,共重二斤四两,其文曰汉寿亭侯之印”。各处石碑的竹图基本一致,但有得分为石碑两面。各地碑上有不同的立碑或抄刻的说明,诗和其它文字的位置及字体也不尽一致。 比如定州古中山汉墓的碑文中,有道光年间时任定州同知劳沅恩的题跋:</h3><h3>“维帝大节同天,英姿振古,文采武备。镕剑戟于毫端,画合诗传韵琅于腕底,宛若王(原字:禾下一横)书芝兰,太古文章依然露叶烟稍。此若面目写一心之虚白,可知造化为师表万世,以丹青讵曰圣人不乎。道光己酉初秋,直隶定州同知,会稽劳沅恩谨跋。”</h3><h3>但看来关公之印,曾在明孝宗弘治二年(1488年),在扬州疏浚河道时被挖了出来,不知道何时什么原因被丢到了河中。至今已530多年,又不知深藏于何处了。</h3><h3>武强年画这幅竹诗图据说是关公所作。相传是刘备在徐州战败和关公失散,关公在下邳城外土山被围,为保护刘备家眷并伺机寻找刘备,于是有了“土山约三誓”。带了两位嫂嫂“降汉不降曹”。曹操爱惜关公的武艺和人品,许以高官厚禄,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金下马银,又赠送了吕布的“赤兔”宝马。想感动关公,让关公留下来为他效力。但关羽对此不屑一顾, “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心想着早日去寻找刘备。后来,关公斩颜良、诛文丑,为曹操立下战功。在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决心去找刘备。但当关羽向曹操辞行时,曹操不愿让关公离去,装病不接见。关羽无奈,只得挥笔作了一幅丹青竹诗图,以竹喻志,以画藏诗,表明心志,托人送给曹操,作为辞行之信,挂印封金,寻找刘备去了。关羽究竟有无此作,无从考证。也不排除后人以竹为题材,托关公之名作诗画竹。再经后人仿照原制,刻成石碑,流传于今。 </h3> <h3>张飞(?—221年),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勇武过人,与结拜兄弟关羽并称为“万人敌”。 关羽年长数岁,张飞兄事之。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寝则同床,刘备出席各种宴会时,和关羽终日侍立在刘备身旁。 公元196年因交恶曹豹而被吕布所破。吕布败亡之后,张飞被任命为中郎将。公元200年刘备衣带诏事情泄漏,率领关羽、张飞逃走,杀下邳太守车胄,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刘备与张飞投奔袁绍。公元208年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军无人敢逼近,刘备因此得以免难。刘备入蜀后,张飞与诸葛亮、赵云进军西川,分定郡县。在抵达江州时义释了刘璋手下的巴郡太守严颜。在巴西之战中,击败魏国名将张郃。在武都之战中,兵败而还。刘备称帝后,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同年,张飞因为暴而无恩,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谥曰桓侯。</h3><h3>张飞不仅在战场上是个万人敌,在生活中还是个书法家、画家,有流传下来的碑帖和绘画为证。</h3><h3>一、《张飞立马铭》,又叫《八蒙摩崖》。</h3><h3>明代四川流江县发现了这个摩崖石刻。明代陈继儒《太平清话》、明代曹学佺《蜀中名胜记》、清代赵一清《稿本三国志注补》中关于张飞传补注引自《方舆纪要》所述等书皆有记载。元代吴镇《张翼德祠》诗:</h3><h3><br></h3><h3>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h3><h3>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h3><h3>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h3><h3><br></h3><h3>意思是张飞的书法很有造诣,连三国著名的书法家魏国的钟繇、吴国的皇像都比不上他。</h3><h3>清代纪晓岚也写诗赞叹:</h3><h3><br></h3><h3>哪知拓本摩崖字,</h3><h3>车骑将军手自书。</h3><h3><br></h3><h3>当代学者邓拓曾在《由张飞的书画谈起》一文里说:</h3><h3><br></h3><h3>“我国书法家并不限于文人,武将中也不少,如岳飞、张飞等。”</h3><h3><br></h3><h3>二、《新亭侯刀铭》</h3><h3>号称山中宰相的南北朝时期梁人陶弘景的《刀剑录》记载:</h3><h3><br></h3><h3>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山铁,为一刀,并亲自撰铭,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h3><h3><br></h3><h3>三、《女娲补天图》</h3><h3>张飞本是涿郡的豪绅,从小饱读诗书,深具文化素养。他不仅擅长书法还擅长绘画,尤其擅画美人图。</h3><h3>明朝卓尔昌编撰的《画髓元诠》记载,张飞喜画美人,并善草书。</h3><h3>清代的《历代画徵录》也称“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h3><h3>据说,现在涿州市的鼓楼墙上的《女娲补天图》就出自张飞之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