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的信

袁金泉

<h1><font color="#167efb"><b><i>给女儿的信</i></b></font></h1> <p class="ql-block">采薇,亲爱的女儿:</p><p class="ql-block"> 从今天开始,我和你妈妈就要更多的时间住在江宁,偶尔回来住所街了。但是你却因为上班路途和你自己的想法等各种原因,可能选择在江宁只是小住,准备长期坚守所街。当然,这个格局随时都可以改变。可是,一想到这些,我心里还是有些感慨,似乎觉得有很多话要和你说。</p><p class="ql-block"> 采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今天我们父女俩的现实就是,不管我承不承认,我的年代正在慢慢过去;同样对于你,也不管你是否愿意,你的责任已经来到。你即将独自居住、独自工作和生活、独立守护我们这个家庭最早的创业积累,也是最有意义的象征,这昭示着我和你妈妈生命的意义已经有了延续,我们家已经后继有人了。</p><p class="ql-block"> 采薇,我们家在江宁有套房子,只能说明我们多了一个住处,不是多了个家,家只有一个,永远在我们心里。对于我和你妈妈来说,女儿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对于你来说,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所以,我真心希望这样的居住方式能更加让我们彼此牵挂,更加让我们珍惜每次小聚的机会,更加让我们之间的爱护深入一些。</p><p class="ql-block"> 采薇,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也是艰难的。往大一点说,人生一世,总要做点什么,如果能力足够大,并且有机会,可以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多做点事情;如果没机会,可以为家人为朋友为邻居做点什么;再不济,那就要为自己做点什么。往细里说,做点什么其实就是所谓的理想,理想就是为了充实人生,填补生命长河中的时间和空间,让自己活的不空虚、不无聊。往难处说,就是所谓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其实,我们也没做好,但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有一样的通病,自己的理想没能实现,就寄希望于自己的下一代,我们也是非常俗气的父母,其实内心也是希望一代更比一代强的。</p><p class="ql-block"> 采薇,生活其实是美好的,这种美好不是站在旁边欣赏,而是需要自己融入其中去感受。对一个人来说,“被需要”是最幸福的,也是最真实的。你现在被很多地方需要了:单位的工作岗位需要你值班;我们整个家庭的精神慰藉需要你支撑;特别是所街这个根据地,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只能依靠你了,尤其是一些看起来是小事情却需要长期不厌其烦的事情,比如:搞卫生(起码一周要搞一次吧),倒垃圾(起码有湿垃圾就要及时倒掉),洗衣服(起码做到随换随洗),防安全(起码每天要随手关闭门窗),还有,最担心你的吃饭问题,外卖这个东西,能不吃就不要吃,一定要尝试着自己做饭吃,千万不要认为一个人就可以马虎一些,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身体的一个问题,而是因为只要有一件事情可以马虎了,后面就有很多理由为很多事情的马虎找开脱的理由。还记得原来我们隔壁的戴军叔叔吗,他就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当时他单身一人的时候,经常是每餐两菜一汤,我们不是一定要像他那样,起码值得我们借鉴。</p><p class="ql-block"> 采薇,生活没有对错,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是毕竟人最重要的属性是社会性,有些共性的东西我们还是要注意和遵守的,总的原则就是学会融入,让人认同和接受,尽量不使人难堪,不让人难受,你让人舒服了,别人未必会让你舒服;但是你让别人不舒服了,别人肯定想方设法不会让你舒服的。所以,如果不是原则问题和底线问题,有时就难得糊涂一些。</p><p class="ql-block"> 采薇,我越说越啰嗦了,也知道你可能会烦我,也知道你已经长大了,但是确实内心还是有些担心,有些牵挂,真心希望你能过得更好,希望有个人陪伴你支持你,和你一起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p><p class="ql-block"> 不说了,祝愿我们都好好的。</p><p class="ql-block"> 爸爸妈妈</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