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民政人的情书

鲁北启航

<h3>作者:杨斌</h3> <h3>亲爱的民政、亲爱的兄弟姐妹:<br></h3><h3>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转眼间,我与民政已厮守了十六个年头。而今,马上要到新的工作岗位了,纵有千种风情,即使万般不舍,也不得不说再见了!离别之际,数度哽咽,匆匆忙忙写下这段文字,是我的真情实感,也是我对民政、对民政兄弟姐妹的真情告白。</h3><h3> 十六年,金庸先生赋予了杨过与小龙女不离不弃的传奇绝美爱情。一个在峭壁之下寒潭之中品尝着孤独与寂寞,接受岁月的洗礼;一个在海角天涯江湖之上锻造着武功与性情,追寻时光的印记。</h3><h3> 十六年,我也从不羁的青年走到了不惑的中年,民政给了我太多太多的爱——让我依赖;兄弟姐妹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帮助——无法忘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在此,真诚的向民政,向民政的兄弟姐妹们说一句:“人生中有一段旅程,我们相互陪伴一起走过,谢谢你们!我爱你们!”</h3><h3>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穿越十六年的时光隧道,太多的往事涌上心头,太多的时刻晶莹剔透……</h3><h3> 人生若只如初见。初来乍到时的样子记忆犹新,往事如昨。第一站是到军休所报到并工作了几个月。彼时我是最小的,很多人都是我的长辈。而如今,从年龄上来说都有人称我叔叔了。随后,便到低保办工作。这十六年来,除了2008年被县委组织部抽调半年、2018年去西小王镇挂职8个月之外,基本都是从事社会救助工作。2019年机构改革后才开始负责区划地名工作。刚接触社会救助工作时,牵扯到软件系统问题带着电脑主机去省厅求助。胡晓妹科长非常的热情亲切的接待了我,问题解决后还带我去餐厅吃饭并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咱们全国民政是一家啊!”这句话始终温暖着我,也永远铭记于心。这就是民政人的大气、仁义与胸怀!</h3><h3>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如果说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我们民政就是世界上最温暖的事业。民政工作是对“为人民服务”最直观的诠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民政人每天都在温暖别人,同时自己也生活在温暖之中。这就是民政人最大的骄傲与福报。这些年来,我始终以民政人感到自豪。无论看到那里的民政工作取得突破,听到那位民政人获得荣誉,都特别的兴奋。我们市局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张金梅局长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在“亮结果”政务公开活动中横扫须眉从容折桂,一时成为我在非民政人面前吹牛的资本。我们无棣救助站98年出生的小伙王浩,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当我把他的事迹与细致照顾流浪乞讨人员的照片发到很多群里后,向我了解情况介绍对象的络绎不绝。但凡向我打听“工资收入多少啊?家庭条件如何啊?买车买房了吗?”之人。我全部严词拒绝并如此回复:对不起,你的思想境界无法企及民政人的灵魂高度,请止步!当然,我们民政人也是非常辛苦的,风里来雨里去,“5+2、白+黑”是家常便饭。尤其是乡镇基层民政所的同志,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女同志,他们真的是既平凡又强大的一砖一瓦,放在脚下可以承载重负,放在头顶就会遮风挡雨。民政人不仅要有菩萨的心肠、金刚的身体,还要有孙悟空的本领,火眼金睛、七十二变、越挫越勇,当然还得承受着紧箍咒的约束与压力。无论你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告诉我们坐标,我们将第一时间到达。这就是民政人的情怀、温度与风范!</h3><h3>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十六年间,有太多太多的美好回忆,此时此刻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甚至同志们之间曾经有过的摩擦与争吵都那么的美妙。对了,还有我办公室窗台上的那盆君子兰,是门红泉老大哥送我的,陪我十年有余了。我不太会照顾它,这些年来,它虽不曾开花却也扬扬其香。似乎为了契合我的人生信条——我从来没有长大,但却从没停止成长。这两天我老注视着它,它似乎也懂我。</h3><h3> 相见时难别亦难。人生就是一次次的相遇,一次次的别离,又一次次的重逢。亲爱的民政、亲爱的兄弟姐妹,十六年,在你们的呵护中一步步坚定地走来,我也会带着你们的爱与祝福一步步的走下去,请放心!即将分开了,你们一定不要忘记:不要忘记想念我关注我,想念我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们。</h3><h3> 我与民政的爱情是忠贞的、难舍的、浪漫的,更是永久的。</h3><h3> 好了,不说再见,在此道一声:再会,彼此珍重!我们的爱情也在浪漫的诗句中升华吧。</h3><h3>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h3><h3>&nbsp;</h3><h3> 杨斌</h3><h3> 2020年1月18</h3> <h3>滨州市民政局张金梅回复:一段民政路,一生民政情。人生记忆最刻骨往往是付出最多时刻,感谢你为民政事业十六年的付出,祝福履新顺心顺意。不说再见,我们都是民政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