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建中汤对脾阳虚大鼠肠系膜微循环功能的影响</h3><h3>陈学习(贵阳中医学院)</h3><h3>摘要:研究大建中汤对脾阳虛大鼠微环的影响。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建大组、建小组和理中组,用多因素方法建立大鼠脾阳虛模型后,分别予生理盐水、大建中汤、附子理中汤灌胃治疗15天,观各组大鼠肠系膜微环状况。结果显示,建中组、理中组及正常组微循环状况均优于模型组(P<0.01),且建大组优于建小组和理中组(P<0.01)。大建中汤能改善大鼠肠系膜循环,且存在明显量效关系,可能是其建中作用的机理之一。</h3><h3>关键词:大建中汤;脾阳虛证;微循环,动物实验</h3><h3>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1719(2002)10-0632-02</h3><h3>大建中汤,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是临床治疗脾虛寒证的有效方剂。方中蜀椒、干姜温中散寒;与人参、饴糖甘温扶脾合用,共奏温中补虚,大建中气之功。日前国内对该方的研究多局限于临床报道,国外对本方的动物实验研究也较少。所以,本课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现代微循环学方法研究大建中汤对脾阳虚证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以揭示大建中汤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h3><h3>1材料与方法</h3><h3>1.1材料</h3><h3>1.1.1器材与药物XTW一D型多功能微循环观测仪(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冷光源,大鼠肠系膜观察台,自制微循环灌流置,电热恒温水浴锅等实验药物均购自贵阳同济堂大药店,为已加工的饮片。①造模用番泻叶水浸液:取番叶水浸过夜,制备成浓度为60%的药液,3层纱布过滤后,4℃冰箱保存待用(下同);治疗用药大建中汤:药物组成参考文献,为蜀椒(炒去汗):干姜:人参:饴糖(烊化)=1:2:1:5。制备方法参考文献2(下同),制备成浓度为100%的水浸液;③对照用药附子理中汤:药物组成参考文獻,为炮附子:党参:白术:干姜:多甘草=1:2:1.5:1:1,制备成浓度为100%的水浸液。</h3><h3>1.1.2实验杂件动物实验在贵阳中医学院药理实验室进行。实验动物观察室环境良好,温度保持恒定于(25ま2)℃,湿度控制于44%RH,每日定时清洁消毒。动物词料为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全价颗粒饲料。</h3><h3>1.2方法</h3><h3>1.2.1遗模方法将实验用健康清洁级雄性成年SD大白鼠(200土10)g50只(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牌阳虚模型组)、建大组(大建中汤大剂量组)、建小组(大建中汤小剂量组)、理中组(附子理中汤对照组),每组10只。造模方法参考易杰等综合造模法改进,具体如下:将动物正常饲养3天,使之适应环境后开始造模(除正常组外)。整个造模过程分为两大阶段(均自由进水)。第一阶段为前5天,饮食失节伤脾气一一单日喂饲甘蓝10g,双日喂词精炼豬脂每天2ml;劳倦过度伤脾气一每日38℃温水中游泳至疲劳;第二阶段为后6~21天,除施加饮食失节及劳倦过度因素外,加上苦寒泻下伤脾阳一每日加灌番泻叶水浸液每只2ml。正常组给予正常进食,喂饲时间及喂饲量与造模组平行。</h3><h3>1.2.2給药方法模型组在造模21天后,以生理</h3><h3>盐水2ml灌食,每天1次。正常组喂饲生理盐水。</h3><h3>其余3组在造模后,分别采用灌法给药,均每天1</h3><h3>次,连续15天。药物及剂量:建大组按10.8g/kg体重给药,建小组按5.4g/kg体重给药,理中组按</h3><h3>5.0g/kg体重给药。</h3><h3>1.2.3观察方法按文献方法实验前将大鼠麻醉固定,用手术剪沿腹正中线开腹,用眼科钳轻轻拉出小肠回盲部置于观察台上,连接38℃恒温生理盐水匀速滴入,用微循环观察仪定视野观察。①流速用目镜测微器和秒表测定血细胞流经口径为2~3个红细胞的微血管一定距离所需时间,重复3次,取平均值;微血管口径:测量均选择第三级分枝动脉的管径;③毛细血管网交点记数:计算面积为1mm2固定区域中毛细血管与边界(血管)的交点数。</h3><h3>1.2.4統计方法用计算机PEMS统计软件包进</h3><h3>行统计学处理,经方差齐性检验后,用q检验进行</h3><h3>多样本两两比较。</h3><h3>2结果:</h3><h3>建中组比较,P<0.01;与建小组比较,4)P<0.05</h3><h3>3,讨论</h3><h3>在中医理论中,脾位居中焦能通上达下,脾胃之</h3><h3>气对温煦、推动机体气血的正常循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若机体因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损伤脾胃之阳气,表现出一系列机能下降、代谢减退、循环不足的虚寒证候,则为脾阳虚证。虚寒证候是脾阳虚证的审证要点,寒冷作用于机体可引起使微循环和组织代谢不良造成局部组织损伤。邱德文也认为,寒证的病理学基础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在能量代谢上表现为机体热量供给不足。《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提示脾阳虚脘腹冷痛证候的出现,可能是因寒邪的侵袭而致腹腔脏器微循环障碍、血管痉挛受压或伴平滑肌的痉挛等而引起,对此,贾钰华亦持相似的观点。本实验脾阳虚大鼠模型均出现微血管血液流速下降、口径变窄及毛细血管网交点计数减少等微循环障碍,也证实了脾阳虚时机体存在微循环障碍。可见,机体微循环障碍和灌注不足可能是导致脾阳虚证候出现的病理基础之一。</h3><h3>大建中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该方能明显改善微循环状况有关。本实验结果表明,</h3><h3>①建大组、建小组及理中组均能改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P<0.01),提示温补类方剂均能通过改善机体微循环状况治疗牌阳虚证;</h3><h3>②建大组疗效优于建小组和理中组(P<0.01),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提示药物剂量是影响本方作用的重要因素;</h3><h3>③建大组模型大鼠经治疗后,有些循环指标如血液流速甚至优于正常组(P<0.01),提示该方能提高正常大鼠血流速度,提高正常大鼠健康水平。</h3><h3>现代研究认为,整个生命过程始终贯穿着物质、信息和能量三者有序的活动,从宏观角度看,液态、固态物质主要在胃肠系统进行交换;从微观角度看,机体内活性物质、神经介质及ATP等高能物质都要通过微血管、组织间隙等途径进行传递,机体的微循环系统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微循环系统能向全身各脏器、组织运送营养物质,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大建中汤能扩张模型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从而有助于增加肠组织灌流量,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修复组织损伤,进而使机体组织器官得到足够的血液灌注,纠正全身的代谢紊乱和功能活动障碍。据此,笔者推测,大建中汤可能是根据机体的不同病理状态,通过微循环的整体、局部与自身调节机制,适当调节微血管的功能及血液流速,增加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量与物质交换,保证脏器组织的供血、供氧和供能的需要;并通过将食物中潜在的能量转变为机体本身所能利用的能量,输送至全身各系统以维持生命活动,改善机体虚寒证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