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青春再出发

逍遥游

<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春再出发</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沈慧瑛</font></div></div><div><font color="#b06fbb"><b><br></b></font></div><font color="#9b9b9b"><b style="">编者按</b>:书评作者沈慧瑛是苏州档案学研究专家,苏州档案馆副馆长。她在读了我们苏大中文八四级师生撰写的《回望青山&nbsp;一如初见》一书后,感慨万分,特写来了她的书评。</font> <h3>读过很多书,没有哪本书如《回望青山 一如初见》那样吸引我,熟稔的往事和熟悉的人物,率性自在的大学生活中那些情同手足的同学与亲如父母的老师,足以打动同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学子的我。从踌躇满志的青涩少年到阅尽风云的成熟中年,三十年的时光,对苏州大学中文系84级学生来说仿佛就是瞬间,仿佛他们不曾分别过,他们还是那群在灯下勤读、在校园嬉戏、在抒发情怀的大学生。三十年的时光匆匆而过,青丝渐白风霜染,阅历日丰视野宽,回望远方黛山,初心如昨,他们的笔端奔腾着对母校对老师对同窗的一腔深情。<br></h3> <h3>母校是每个学子的圣地,师生交融是校园最美的风景。《蝶恋花·春风化雨》是《回望青山一如初见》的第一辑,是范培松、宣树铮、徐斯年、缪学为等先生们对三十多年前教书育人的共同回忆,师生情已然演化为父母情、朋友情。范培松先生解释这母校之所以成为“母”的原因,在于学子们大学四年充分“享受了只有在母亲怀里的孩子才能享受的‘豁免权’。在我们老师眼中,你们是正在成长的孩子,即使犯了错,也要教育,因为你们是学生。在这四年中,你们享受到的是母爱”。爱的教育,无时无刻不滋润着学生的心田,爱的教育奠定了这些学子为人处事的良好基础。很多年前人们将八十年代称之为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渴望了解世界,获得知识。当年在母校选修希腊神话课,教室内外挤满学生,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苏大王锺陵老师的选修课——《文心雕龙》研究上,除了84级学生,还吸引了不同年级的学生,甚至老师,座无虚席,抢位子成为常态。多年后学生描述当时的情景:“他的课富有诗人的激情,又有高度的哲理概括,达到哲思、才情、文采并茂。听他的课,我们往往被他的情绪感染”。同样王老师欣赏这些学生:“我喜欢八十年代这几个年级的学生,相比以后的学生,他们的求知欲更为强盛,人文情怀更为浓烈,更富有理想与追求精神。”读着王先生的这段话,不由得想起恩师沈渭滨先生说过的相似的话,他对我们82级等几届学生赞赏有加。苏大的84级中文系与复旦的82级历史系,有些微的时空差异,但我们基本上属于同一个时代,共同见证了那个崇尚知识、胸怀理想、富有浪漫的黄金时代。诚如王尧先生所说:“我们一起呼吸过,一起怀疑过,一起心跳过,一起坚守过。共同成长的经历是我们在文化母体中的血缘关系”。<br></h3> <h3>历史让人冷静审视这个世界,那么文学则是对这个世界的诗意解读,它是散文、是小说,是诗歌,可以是深刻的文艺评论,抑或如陈寅恪那样以诗证史。东吴剧社一度成为中文系学子们演绎社会生活、展露表演才华的平台,《如此无情》《柜中缘》《年糕案件》《群猴》《等因奉此》等剧目留在了徐斯年、鲁潜等师生的心底,这是无法抹去的温馨记忆,老师的梦与学生的梦交织在一起。金秋文艺晚会是中文系的保留节目,“诗朗诵、电影台词对白、情歌对唱”,这些当时的流行元素是文艺范的标配,具有极强的冲击力与震撼力,才子才女的称号似乎更适合中文系的学子们。小品比赛、学交谊舞、方塔诗社、翰墨因缘……,各式文艺活动释放着他们的青春活力,闪烁着他们的思想火花,孕育着他们的兴趣爱好,有的甚至决定了以后的人生道路与研究方向。王伟林来自这个集体,东吴园是他梦开始的地方。他有幸遇到了华人德与李鹤云两位恩师,指点他“习书问学”,他们的引路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们的言传身教更让他“渐渐悟得做人的道理”。他的书法在老师的指点中得以精进,形成自己的风格,且书学造诣颇深。时光正在老去,他们却在最好的年华。<br></h3> <h3>“人生就是寻寻觅觅的过程”,在这个寻寻觅觅的过程中相遇结缘,奏出爱情圆舞曲。在美丽的东吴校园,红楼前,方塔傍,球场上,樱花下,青春的荷尔蒙在燃烧,爱慕之情在萌芽,于是“我的排球情缘”产生了,男主角的“小心计”赢得一世情缘,他们的爱情如涓涓溪流,波澜不惊,岁月静好。“改变命运的十三天”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与工作保卫战,毕业季就是分手季,在工作包分配的年代,江南江北存在显著的差异,一对情侣因为毕业即将各奔东西。男一号从接受现实回老家到重燃希望再到失望,在不断失望、希望的轮回中度日如年,不屈不挠的争取,为个人的前途,更为甜蜜的爱情,幸福总是属于永不言败的人们。或许你窃喜过,或许你伤心过,或许你羞涩地默念过,或许你大胆地表白过,纯真的情感如娇艳的樱花绽放在枝头,又如悠扬的笛声荡漾在青春的时空里。<br></h3> 蝶恋花、好时光、忆江南、相见欢,四首词作为引首,组成四个篇章,这是84级学子们毕业三十年岁月的浓缩,这是他们才情喷发的赞歌,这是他们不改初心的守望。我读着这些温情的文字,恍如置身其中,还臆想着这四首词的意义。老师的恩情与教诲,哺育学生,使他们身心健康,学有所长,宛如“蝶恋花”般情深意重。大学时代,青春时光,最为清澈纯粹,无拘无束,人生长河中最为恣意潇洒的一段生活成就了无法忘却的“好时光”。天南地北,相聚姑苏,同窗四载结下深厚的情谊,午夜梦回,小桥流水人家就在眼前,吴侬软语又是何等亲切, “忆江南”成为学子们别后最为柔美的心弦与梦境。三十年师生再聚首,青春不再,人生无常,别时容易相见难,但同学聚会的集结令一旦发出,他们纷纷赶来, “相见欢”写不尽其中的欢愉。他们无论从政、从教,还是从商,都努力过、奋斗过,有取得成功时的欢快,也有受到挫折的惆怅,但“或与这个时代相偕,或为这个大变革时代的洪流裹挟而行,直接参与见证了这个伟大时代。”<div><br><h3>芳华三十年,青春再出发,我们依旧豪情万丈,不负韶华,携手走进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h3></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