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海昔日神秘功勋之地

5945(李宏伟)

<h3>  可可托海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富蕴县城东北48公里的阿尔泰山间。额尔齐斯河从镇中穿流而过。“可可托海”,哈萨克语的意思为“绿色的丛林”;蒙古语意为“蓝色的河湾”。</h3> <h3>  可可托海,有世界著名的“三号”矿脉,被世界公认为稀有金属“天然陈列馆”,有钽、铌、铍等86种矿产品,盛产海蓝、碧玺、石榴石、芙蓉石、玉石、水晶等多种宝玉石。</h3> <h3>  可可托海的神秘三号矿坑,是一个与共和国命运都息息相关的功勋矿坑,该矿坑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矿坑,深200米,长250米,宽240米,边壁上的盘山道呈螺旋状,积水漫到矿坑腰部,盛产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用矿物中的86种之多。</h3><h3><br></h3><h3>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重大贡献;</h3><h3><br></h3><h3>为我国偿还(前)苏联外债作出过历史贡献;</h3><h3><br></h3><h3>为世界地质科学研究及发展做出贡献。</h3><h3><br></h3><h3> </h3> <h3>  这里曾经深藏着国家的最高机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可可托海”这个地名,完全从中国地图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111”这个神秘编号。直到1981年,可可托海矿区周围还设有三道关卡,任何人进出矿区,都必须持有新疆公安厅开具的边防通行证。</h3> <p>  阿依果孜矿洞位于可可托海三号矿坑南500米处,于1949年被当地矿工阿依果孜 · 沙里木发现。矿洞内主要有绿柱石、铌-钽(锰)矿及锂辉石、云母、石英石等矿物。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所需的八吨铌钽矿石就出自于此。</p> <p>  可可托海在七十多年的开发建设中,为我国的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和民用工业作出突出贡献,铸造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p> <h3>  可可托海功勋桥,为上世纪50年代由前苏联设计并参与建造的豪式木桁桥,承载着可可托海闪光的历史。</h3> <h3>  可可托海发现的世界唯一稀有珍宝额尔齐斯石</h3> <h3>  因历史原因,可可托海遗留着很多前苏联的风情。</h3> <h3>摄影制作:冰圈(网名)</h3><h3>拍摄地点:新疆可可托海</h3><h3>拍摄时间:2019年6月30日</h3><h3>文字描述:部分来源网络</h3><h3>配乐:来源网络</h3><h3>感谢浏览与观赏</h3>